没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适的群
村上春树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人是喜欢群居的,合群是本能。当一个人越来越不合群的时候,往往是经历过太多不愉快的事情,或者习惯了靠自己,不再随便求人。
其实,没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适的群。“不合群”是换了一种方式与人交往。
01
不合群的人,往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泰戈尔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你成长的时候,身边的人,慢慢拉开了层次,从熟悉变的陌生,从一起奋斗到各自安好。
比方说,曾经在一起读书的同学,当初大家都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慷慨激昂地趟过了青春的河流,后来,大家走出校园,各奔东西,从事不同的工作,在不同的地方。再后来,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的层次就不一样了,有人混得风生水起,有人越来越落魄。还有的人,变成了缺德的人,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少年。
有句顺口溜说:“不如开个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这句话有些难听,但是很现实,总有一些同学,连聚会的目的也不单纯了。再相聚,已经毫无意义,相见不如怀念。
当你和一群不友好的人在一起,你会发现自己很孤独。大家都在附和着群里的主角,说着虚伪的话,只有你静坐一隅,看透了他们。你越明白,你越有一种想要逃离的感觉。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忽然发现自己压根就没有朋友。不是自己遇到的人太少了,而是曾经遇到的人,都是冲着某种利益而来,并不是真心交往。
有人说:“你有没有朋友,借一次钱就知道了。”真的,谈钱就伤感情,当你开口借钱的时候,别人就会躲着你,就怕你借钱不还。似乎,贫穷成为了某些人眼里的“瘟疫”,都怕传染。
趋炎附势的人多了,雪中送炭的人少了。当你看透了这个事实,你就不想合群了。人与人交往,都不真诚了,不属于自己的群,就别挤了,宁愿一个人独自走路。
02
不合群的人,往往是自己没有利用价值。
《论语·卫灵公》里写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别人和你不同路,你又和别人在一个群里,那么两个人就是互相制约的关系,走得快的人,总是要坐下来,等一等走得慢的人。等得太久了,就会有脾气,就懒得等了。
别人可以帮你一时半会,但是不会帮你一辈子,你还得靠自己站起来。
当一个人越来越优秀的时候,身边不缺朋友,也会有人主动邀请你加入很多的群;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你就是加入了某些群,也会被人踢出去。
我的一个儿时玩伴老林,读书的时候,成绩真的很糟糕,就是别人教他,也不开窍。老林读书的时候,很自卑,连村里的伙伴们都懒得和他玩。大人们常常告诉自家的孩子:“别和老林一起玩,他会把你带坏的。”
现在,老林在东莞办了一家电子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他也算是村里的“红人”,他的年收入有二三十万。这样的一份收入,在村里应该是佼佼者了。有的村民,估计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此时的老林,生活热闹多了。不是他很喜欢热闹,而是求他帮忙的人多了。很多村里人,去了东莞,一时半会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就在老林的厂里借宿。老林也很热心,帮助好几个村民找到了工作。
其实,人与人交往,本质上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如果你没有利用价值,那么你就别加入群了,因为谁都看不起你。
当一个人不够优秀的时候,也没有多少群可以加入,似乎所有的群都不合适。那些穷人的群,你看不上,那些富人的群,别人又看不起你。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当你想要高攀别人的时候,起码你自己也要有利用价值,也是一个不赖的人。
03
不合群的人,也有自己的小圈子。
如果你认真观察,你一定会发现,那些不合群的人,并不是一个亲戚朋友都没有,而是他的圈子小一些。
比方说,一个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的人,他并不是和所有的同学都断交了。他还会和某几个同学常常联系,他们才是同一个层次的人,或者在某些利益方面,达成了共识。
比方说,一个喜欢小偷小摸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被人排挤,个个都怕惹麻烦。可是小偷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他也会加入一些“不三不四”的群,和群友一起商议着见不得光的事情。
当一个人越来越不喜欢社交的时候,其实是对社交失望了,习惯了做一个不往群里走的 人。
当一个人喜欢独处的时候,其实是找到了合适的生活方式,是在暗下决心,一定要进步。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看风景,一个人思考,一个人奋斗,总有一天,一个人也会慢慢崛起。
有人说:“孤独是优雅的礼服,独处是一瓶香醇的老酒。”
当一个人外表很冷,内心却很暖的时候,就不怕一个人独自走路了。没有人温暖自己的时候,就学会自己温暖自己;当有人愿意同行的时候,也无需拒绝。有没有合适的群,一切顺其自然。
哪有人拼命拒绝合群,不过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群,不过是害怕被群所伤。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