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已至,春未远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西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
一年一冬酿,酿好冬阳生。
未入冬时美味就在酝酿。要酿出好的 冬酿酒 ,全凭酿酒师的经验,用上当年新收的糯米,洗米、蒸饭、入坛、撒入酒曲。秋季新采的桂花,风干、和入糯米。
等风声响起,酒坛里的美味便悄然生发。
而寒极之时,糯米香、桂花甜。
冬酿既好, 冬至 终临……
我们惋惜传统失落,记忆不再。并非他们远离,只是我们未曾走近。在这样特殊的时间段里,我们将目光聚集于姑苏之地,便能真正领略属于这片土地的故事。究竟什么才是冬至的本味?走进居民区,寻访菜市场,听长者讲述故事,领会凡人凡语里冬至样貌。
冬至之所以流传,自有它存在的道理。感悟冬至,体验专属的时令限定。
最是人间烟火气,抚平世间凡人心。
冬至节气里的安稳与美好不经意间泻落一地。花白的发丝积淀着时令的千变万化,深深的皱纹蕴藏着城市的记忆密码。那些街头巷尾的平凡故事,那些口口相传的古老民谣,在长者的时光匣中,在孩童的咿呀声里,向我们缓缓道来。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中国的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仅仅是指种庄稼的季候,也指人对自我的调理,对于代代延续的农耕民族来说,冬至这一天便是 数九 的开始。最冷的日子来临之时,家里挂上“九九消寒图”,盼着这九九八十一天,到了艳阳高照,耕牛遍地走的时候,就又要开忙了。冬至这一天,万物闭藏,百业休憩,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以喜气洋洋的状态,自我犒赏。包饺子,煮汤圆,香气阵阵,热气腾腾,这是千百年来祖先对生活热爱、对时令尊重的结晶。
一字一句是时光的回音,是温情的守候。我们在冬至这天守望传统,面庞在氤氲的热气里熠熠生辉。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怀不会改变,后辈同样在现代的光影之下,捕捉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是朝气,是活力,是创造,是新潮的叠加闪烁光芒,我们一同描摹属于中国人的年味记忆。
过去从未走远,来者依然坚守。当老酒碰上新酿,当传统遇见新潮,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这便是时令的意义。
冬已至,春未远。在冬日守望春晖,在冬至企盼春归。年岁流转间,时令循环,向往美好的心却未曾改变。
原来,冬至就是生活。
来源: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