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玉尺》卷三 小产

小产元气虚损。不能荣养乎胎而自堕。昔人譬之以枝枯则果落。藤萎则花坠是也。然或劳怒伤情。内火发动。亦能堕胎。则犹风撼其木。人折其枝也。夫火能消物。造化自然。说者乃谓风冷伤其子脏。此未得病情者也。大抵属虚属热。当视其轻重而治之耳。是知正产者。正如果中栗熟。其壳自开。两无所损。半产者。则犹之采斫新栗。碎其肤壳。损其皮膜。然后取得其实。以其胎脏伤损。胞系断坏。而后胎至堕落。故小产后须十倍调治。总以补血生肌养脏。生新去瘀为主。世有一种恣情妄为。偷生不正。或多男女。厌于养育。往往以草药毒之。每至败血不下。冲心闷乱。喘汗交作而死者。急须以解毒行血药救之。宜白扁豆散。或有受孕至三五七阳月。胎必堕者。宜未至应堕之期。先清其热。宜芩术汤、安胎丸。若气不足。预行补助。宜八珍汤。明医杂着云。凡小产多在三五七月。若前次三个月堕。则下胎必如期复然。故须于前次小产后。多服养气血固胎元之药。以补其虚。下次有胎。必于两个月半后。即服清热安胎药数帖。以防三月之堕。至四个半月。再服数帖。防过五月至六个半月。再服数帖。以防七月之堕。至九个月。服达生散数帖。则可保无虞矣。宜千金保胎丸、金匮当归散、芎归补中汤、五味安胎丸、安荣汤、和痛汤。孰谓小产而可忽视哉。凡小产后诸病。与产后参看。

脉法 脉诀曰。半产漏下。革脉主之。弱则血耗。立见倾危。脉经曰。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瘕。腹中痛。半产而胎堕。

鳌按。脉诀脉经所言。皆由内因而堕胎者。若由跌扑挫犯及误服毒药。则不得拘此。

堕胎 陈自明曰。凡妊妇腰痛。多堕胎。

又妊未足月而痛如欲产。或应产而难。或为子烦。用知母一味蜜丸米汤下。或蒲黄末水调钱许亦效。朱震亨曰。有贾氏妇。但孕三月左右。必堕。诊其脉。左手大而无力。重取则涩。知其少血也。以其妙年。只补中气。使血自荣。时正初夏。教以浓煎白术汤下黄芩未一钱。三四十帖。遂得保全而愈。王纶曰。有数堕胎。胎元损甚者。服药须多且久。则可以留。方用四物加人参、白术、陈皮、茯苓、甘草、艾叶、阿胶、条芩。多气。加砂仁、香附。有痰。少加半夏曲。黄芩为安胎圣药。清热故也。暑月尤宜加用。养胎全在脾胃。故白术补脾。为安胎君药。若因气恼致胎不安。宜川芎、陈皮、甘草、茯苓。多加砂仁。少佐木香以行气。王肯堂曰。袁了凡先生云。受胎在腹。七日一变。展转相成。各有相生。今妇人堕胎。在三五七月者多。在二四六月者少。脏阴而腑阳。三月属心。五月属脾。七月属肺。当在五脏之脉。阴常易亏。故多堕耳。唯一月堕胎。人皆不知有胎。但谓不孕。不知其受而堕也。一月属肝。怒则堕。多洗下体。则窍开亦堕。既堕一次。则肝脉受伤。他次亦堕。今之无子者。大半是一月即堕。非尽不孕也。故凡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切勿交接以扰子宫。勿怒。勿劳。勿举动。勿洗浴。而又服养肝平气之药。胎可固矣。万全曰。孕而多堕者。男子贪淫纵情。女子好欲性偏。

又好食辛热。暴损冲任故也。其膏粱藜藿不同。欲之多寡故也。有等妇人。有胎似无胎。痰气疼痛发热。医者不明医理。不知胎宜养。病宜攻。妄施攻耗。岂不误欤。故养胎者血也。护胎者气也。或有妇人小产太多。至中年欲保全。设法服药。但欲心不绝。

又百凡上气。逆损冲任。因而殒命者有之。

又曰。脾胃伤则胎易堕。寒热交杂。子亦多痰。况多食酸伤肝。多食苦伤心。多食甘伤脾。多食辛伤肺。多食咸伤肾。随其食物。伤其脏气。不但胎易堕。即不堕子病亦多。

又曰。喜伤心。气散。怒伤肝。气上。思伤脾。气郁。忧伤肺。气结。恐伤肾。气下。母气既伤。子气应之。母伤则胎易堕。子伤则脏气不和。多盲聋喑 痴呆癫痫。

又曰。孕后行立坐卧若太久。则筋骨肌肤受伤。子在腹中。气通于母。必有伤者。睡卧处要人护从。恐邪气侵也。虚险处毋往来。恐堕跌也。张介宾曰。凡堕胎者。或气虚而提摄不固。或血虚而灌溉不周。故善保胎者专顾血。虚以胎元饮为主。次则芍药芎归汤。次则泰山磐石散、千金保孕丸。皆有夺天之功。

又胎热者血易动。血动者胎不安。故堕于内热。而虚者正多。如脾气虚而血热者。四圣散。肝肾虚而血热者。凉胎饮。肝脾虚而血热者。固胎煎。此外凡有他症而胎不安者。当于安胎条中酌治。陈士择曰。小产非正产之症。亦可作产前治。盖小产之气血亦大伤。宜急补之。则日后坐胎不致再有崩漏。用人参、当归、白术、各五钱。茯苓三钱。熟地一两。杜仲二钱。炮姜五分。此方乃补气补血之圣方。胎动而下。必损带脉。补其气血。则带脉损处可以重生。他日受孕。不致有再损之虞。武之望曰。日月未足。胎气未全而产者。谓之半产。俗呼小产。由妊妇冲任气虚。不能滋养于胎。胎气不固。或颠扑闪堕。致气血损动。或因热病温疟之类。皆令半产。忌黑神散。恐犯热药。转生他疾。宜玉烛散、和经汤之类。薛氏云。小产重于大产。但人轻忽致血者多。治法宜补形气。生新血。去瘀血。若未足月痛而欲产。芎归补中汤倍加知母止之。产而血不止。人参黄 汤。产而心腹痛。当归川芎汤。胎气弱而小产。八珍汤。血出过多而发热。圣愈汤。汗不止。急用独参汤。发热烦躁。肉 筋惕。八珍汤。大渴面赤。脉洪而虚。当归补血汤。身热面赤。脉沉而微。四君加姜附。东垣云。昼发热而夜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安静而夜发热。是阳气下陷于阴分也。昼夜俱发热。重阳无阴也。峻补其阴。王太仆云。如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止。时节而动。是无火也。如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动复止。倏忽往来。时动时止。是无水也。阳气自旺者。四物二连汤。阳气陷于阴者。补中益气汤。重阳无阴者。四物汤。无火者。八味丸。无水者。六味丸。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房中养生秘笈』上卷→广嗣纪要

    广    嗣    纪    要 <广嗣纪要>又名<万氏家传广嗣纪要>十六巷,明·万全撰(参见<万氏妇人科>题解).万氏医学为祖传,尤精养生.儿科. <广嗣纪 ...

  • 保胎方:

    方一补肾固胎丸:菟丝子,川续断,巴戟天,杜仲,当归,熟地黄,枸杞子,丹参,白术,阿胶,鹿角霜,砂仁,大枣.作用:补肾养胎安胎. 方二: 人参(3g) 黄芪(6g) 白术(6g) 炙甘草(2g) 当归( ...

  • 肝阳化风的辩证分型 原著 王旭高 点评...

    肝阳化风的辩证分型 原著 王旭高 点评 单志华 1.息风和阳 如肝风初起,头目昏眩者,以羚羊(角).牡丹皮.甘菊.钩藤.决明子.白蒺藜凉肝. [临证点评]"和阳"即调和平息义,肝热 ...

  • 《女科切要》卷六 产后门

    产后门 妇人产后,如无他症,不必服药,三日之内,但以荆芥炭.益母草.砂糖煎汤,频频与饮,使恶露下尽,自无血晕腹疼之患.切不可饮酒及鸡子牛羊猪肉之类.须以白粥干菜调理,或松江淡鲞蒸熟食之.半月方可食鲜肉 ...

  • 《女科切要》卷六产 后脉法

    产后脉法 <脉经>曰∶妇人新生乳子,脉沉滑小者生,实大弦急者死.又曰∶妇人生产之后,寸口脉弦疾不调者死,沉细附骨不绝者生.妇人产后,因中风伤寒发病,喘鸣而肩息,脉实而浮缓者生,小紧者死. ...

  • 《女科切要》卷三 小产

    小产 小产者,言非大产,在四五六月之间而堕者,所谓半产是也.若二三月,人像未全,还是血块.苟有所伤而堕者,非曰堕胎,三者皆属根蒂不固,冲任经虚,须分是火是寒治之.有火者清之,白术.黄芩之属,而益以养血 ...

  • 《女科切要》卷三 广嗣论

    广嗣论 夫阴阳交媾,当经尽之后,无有不成胎者.惟男气不足,女血虚寒,故二气不交,徒施不聚.世之无子者,曾不问自己脏腑之亏,但以涩清壮阳之剂,误为生子之良方,伤天地之和,即或有孕者,无非热药偶成,因贻毒 ...

  • 《女科切要》卷三 胎前门

    胎前门 受妊脉法 两尺脉微而带数,两寸浮大两关滑:身中无热脉亦洪,此是妇女胎脉法. 男女脉法 左手滑大而疾男,右手滑大而疾女:更参乳核孰先生,右女左男信无差. 双胎脉法 双胎脉法问如何,两手俱洪断不诬 ...

  • 《女科切要》卷三 逐月胎形论

    逐月胎形论 初月胎形似珠露,未入宫罗在昆户:犹如秉烛在风前,风急此时难翼庇. 初月胎形,如草上珠露,未有宫罗也.在昆户之所,未入腹内也.其形欲聚欲散,未得坚强也.如月信报之,当时头晕恶心,不喜饮食,六 ...

  • 《女科切要》卷三 妊娠调护法

    妊娠调护法 <保元论>云∶妇人妊娠,常令乐意,运动气血,安养胎元,早当绝欲,节调饮食,内远七情,外避六淫.性宜静而不宜躁,体宜动而不宜逸.味宜凉而不宜热,食宜暖而不宜寒.毋久立久坐,毋久行 ...

  • 《女科切要》卷三 安胎

    安胎 安胎饮 治孕妇三四月,胎动不安. 熟地 当归 茯苓 甘草 川芎 白术 半夏 阿胶 地榆 白芍 加姜三片,水煎服. 紫苏饮 紫苏 陈皮 当归 白芍 川芎 人参 甘草 腹皮 安胎和气饮(又名达生散) ...

  • 《女科切要》卷五 娄氏十产论

    娄氏十产论 一曰正产,妇人怀胎,十月满足,忽腰腹作阵疼痛,相次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痛甚,乃至腰间重痛,谷道挺进,继之浆破出血,儿子遂生,此名正产. 二曰伤产,妇人怀胎,未产一月之前,忽然脐腹疼痛,有如欲 ...

  • 女科百问 二卷 产宝杂录 一卷

    女科百问 二卷 产宝杂录 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