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肺就可以了?忘了这件事,体质怎么也调不好!
古人说:'伤春悲秋’,秋季很容易让人出现情志方面的问题,而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爱哭闹、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等。这是因为肺金克肝木,肺气过旺影响肝气的疏泄导致的。因此在秋季除了润肺,养肝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最近,不少家长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想要了解秋季如何养肝,今天就来详细讲解一下。
秋主肺,但秋季养肝也很重要
很多家长会不明白,秋主肺,秋季不是应该养肺吗?为什么要养肝呢?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行,而五行相生相克,脏腑之间是互相制衡的。
秋主肺,肺金克肝木,肺气旺盛会抑制肝的疏泄功能。肝主气的生发,肺主气的肃降,二者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孩子的气机才能通畅。如果肺气过旺,不停地克犯肝气,会引起气机运转不畅甚至失调。肝主情志,负责疏泄气血,肝气不畅,孩子就很容易发脾气、动不动就哭、烦躁不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气滞”,很容易生病,体质也会慢慢变差。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的体质特点是“肝常有余”,所以以为孩子肝的功能很足,不用补了,平时也不注重养肝。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尤其是到了秋季,肝不停地被旺盛的肺气攻击,是比较虚弱的,就更要注重对肝的养护。
秋季养肝与春季养肝有何不同?
春季与秋季都要呵护孩子的肝木,但方法却是相反的。
春主肝,阳气升发会带动肝木,导致肝气旺盛,肝木克脾土,制约着脾胃的功能,这对于本来就脾常不足的孩子来说,就更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所以春季要帮孩子疏肝,要让肝气调达、不能过亢。而春季给孩子疏肝,饮食上要遵循“减酸增甘”的原则,以此抑制肝气过亢,同时培补脾气的亏虚。
而秋季却有所不同。秋主肺,肺气太盛反而会抑制肝的疏泄功能,导致孩子肝郁、情志不舒,然后出现情志方面的问题。因此,秋季养肝的重点应该是把旺盛的肺气收敛回来,就能减少对肝气的抑制,从而达到养肝的效果。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意思是酸味的食物能收敛肺气,辛味食物能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饮食上要遵循“增酸减辛”的原则。
秋季养肝,要做好这几件事
上面讲到,春秋两季的养肝方法是恰恰相反的,尤其是在饮食上,所以家长要及时地做好调整,关键做好以下几步:
1、消化好是食疗调补的大前提
我经常强调,任何的食疗调补的前提都是孩子消化好,否则只会让脾胃更加壅滞。所以,家长每天要坚持“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舌苔、睡眠、大便、口气是否正常,如果有一个方面或以上不正常,就提示孩子是积食了,要及时地用三星汤消食导滞,配合素食,坚持2~3天。等孩子消化好了再用食疗调补,这才是正确的调理思路。
2、饮食上要“增酸减辛”
秋季的饮食要遵循“增酸减辛”的原则,要少吃生姜、大蒜、大葱、辣椒等辛味刺激的食物,否则会助长肺燥,使肝气进一步受损,孩子情志问题就会更为突出。同时,可以给孩子多吃些酸味的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山楂、柠檬、乌梅等。酸可以收敛肺气,让肺气不至于过度旺盛,另外酸入肝,可以呵护秋季肝脏的不足,避免肺气过盛克制肝木。
秋季养肝首选的食材,我推荐乌梅。保健方可以选择乌梅冰糖饮(食疗见文末),乌梅冰糖饮是由乌梅、冰糖组成的,既能润肺生津,又能兼顾补中益气,还能呵护脾胃,每周用1~2次都是可以的。这都是家庭常见食材,而且制作简单,味道酸酸甜甜,能迎合孩子的口感。学龄期的孩子可以早上冲一杯带回学校,能喝上一整天。
3、顾护情志,适当运动很重要
我经常强调,情志致病。调理孩子的体质要在衣、食、住、行、情志、医疗六大方面入手,不能只依靠食疗方,家长也不要总妄想靠着一碗汤就能把孩子的体质调理好。如果孩子最近突然出现动不动就哭、爱发脾气的情况,家长不要急着责怪孩子,更不要打骂他,否则会对他的心理、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情志受损还会让孩子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家长要明白,孩子发脾气、爱哭闹不一定是“不乖”、“不听话”,而是孩子的身体因为季节的变化而不舒服。要耐心和孩子沟通,顾护好孩子的情志,让他的神志保持安定宁静,情绪保持平稳,不要疯玩,不要让他过于兴奋,周末多带孩子到户外晒太阳、爬山,适量地运动也有助于舒展肝气,让孩子的心情开朗起来。
最后,想强调的是,秋季润肺养肝的工作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健脾。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水谷精微充足,才能不断地输送和滋养于肝,肝才能得以发挥正常的作用。而脾得肝之疏泄,则升降协调,运化功能健旺。除了坚持做好上面提到的“10秒判消化”,及时消食导滞,在消化好时也不能忘了帮孩子健脾,具体的方法我在《儿童脾胃课》中有详细的讲解,家长可以订阅学习。顾护好脾胃,孩子才能体质变好,秋冬的病痛才会少。
乌梅冰糖饮
材料:
乌梅 5 克,冰糖 5 克
功效:
退热养阴。
宜忌:
◆适用于有上火表现,如夜烦低热的症状。
◆虚寒体质慎用。
◆ 3 岁以上辨证服用。
◆ 蚕豆病可以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