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中成药,可解决几乎所有的常见胃病
胃肠道疾病疾病可算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
胃肠道的反应对人体而言是最为直接、最为频繁和最为敏感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在肠胃都有所反应,观察胃肠道的反应几乎对所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力求用最直白的语言,对常见胃病的预防和治疗讲述最简易的方案,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的胃病不外乎胃痛、胃酸、胃胀。常用的药物不外乎中药西药。
治疗胃病的西药品种是很少的,且多以缓解为主。
常见治疗胃痛的西药有:颠茄片、654-2片,斯达舒(维U颠茄铝片)治疗胃痛效果很好,主要成分就是颠茄。
常见治疗胃酸的西药有:
中和胃酸的氢氧化铝片、盖胃平片
抑制胃酸的西咪替丁、雷尼替丁,以及目前最为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
常见治疗胃胀的西药:此类药品也称为胃动力药,能促进胃肠蠕动,如西沙比利、莫沙必利、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
相比西药,治疗胃病的中成药就让人眼花缭乱了,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中西结合的产品。
中药在胃病的治疗上具有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很多症状西药是无法解决的,但中成药的说明多采用中医专业术语,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也较难以理解,并不能起到有效的说明作用。
如何有效的选择对症治疗的中成药呢?
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诊断的知识。
胃病的治疗首要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辨别是胃寒,还是胃热。
虽然没有绝对的胃寒胃热,且多是寒热错杂的情况,但辨定是偏寒还是偏热,即可以判断疾病的大体性质,进而决定治疗方案。
判断胃寒胃热有两个比较简易操作的途径:
一,观察舌象。胃肠道的状况能非常直观的体现在舌象上。观察舌象包括观察舌体和舌苔。
健康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舌体基本可以体现人的基本体质,而舌苔则能体现出近期体质的变化情况。
如果舌体胖大白嫩,则是偏寒。
如果舌体瘦小红词,则是偏热
舌苔厚腻则多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如积食、痰多、湿盛。
舌苔黄则是偏热,舌苔白则是偏寒偏湿。
舌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内容,舌象的变化和诊断意义也不是上述只言片语所能概括的,但对于寒热的基本判断还是有所帮助的。
二、自我感觉。
人体极为复杂,病症变化多端,寒热的表现和变化有时非常微妙,甚至很多时候会呈现假象。
临床上见过舌体肥厚红词,舌苔黄腻的舌象,这是典型的湿热舌象,但应用祛湿除热的药物,病症反而加重。后来通过问询才知道患者喜热怕凉,然后改用热药,症状才大为改观。
上面提到假热真寒的情况比较少见,而上热下寒的情况则比较常见。
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有火,比如牙疼、长痘等情况,所以会服用清热解毒药物。但观察舌象则是舌体胖大淡嫩的寒凉之象。
这是因为人体食用食物之后会产生热量,热在向下运行过程中,碰到了寒凉的肠胃,然后只能掉头往上走,人便觉得有火了。
现在清热解毒药物滥用的情况非常严重,短期内会有效果,但长期服用会伤害肠胃功能,降低人体抵抗力等不良后果。
自我诊断时,要把观察舌象和自我感觉结合起来考虑才可。判断清楚寒热之后,在药物的选择上就能保证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下面介绍几种治疗胃病的中成药,这几种中成药购买方便、价格便宜,疗效确切,只要诊断准确,并相应组合使用,基本上能解决常见胃病的所有问题。
一、小柴胡颗粒,只要有口苦、咽干、恶心、呕吐、胃胀、症状便可选用。如血糖偏高,则要用小柴胡汤丸。
二、平胃丸,适合肠胃湿热的症状,常见表现是胃胀、大便黏腻腥臭。平胃丸不是很常见,也可用舒肝平胃丸或香砂平胃丸。
三、越鞠保和丸,适合食欲不振,饮食不下,一吃便饱的症状。
四、参芪健胃颗粒,适合慢性胃寒的症状。
五、曲麦枳术丸,适合饭后饱胀的症状。
六、藿香正气丸,一般认为藿香正气是祛暑药品,这是误解。藿香正气属于祛湿剂,特别是在现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应用范围是很广的。人体是一个自动发热体,如果吃了冷饮等凉东西,或者吹了冷风,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的症状都可以用藿香正气来治疗。
胃药品种繁多,但治疗原则多不出上面六种药品之窠臼。
当然,胃病的预防和调理还要注重规律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需要特别重视的是,有些胃部反应,如胃部满闷、疼痛,有可能是心脏病的症状,所以得病之后还是建议到专业机构接受专业人士的咨询和检查,以便得到最合理最正确的的治疗。不过学习一些医学知识,对于疾病的预防、日常保健养生还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