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故事】徐良能与兰溪开国

徐良能与兰溪开国

水亭畲族乡古塘村位于兰溪市西面,县道长荷线穿村而过;离诸葛八卦村仅4公里,距杭金衢高速游埠道口约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兰溪徐姓重要居住地。古塘村始建于宋咸平六年(1003),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始祖为徐元洎,汉建昭时寓居东阳太末(金华折桂里),始迁祖徐塈,行太一,宋咸平六年(1003年)携孙徐宗迪由金华折桂里迁居兰溪水亭古塘村。

古塘村人才辈出、文化内涵丰富。整个村落背靠凤凰山,依山旁势,布局于两翼之间。村中徐塘,是衢江一小支流发源蓄水池,其流水进出自然,水清似镜。昔日水阁楼,坐落于该塘面上,门对小桥流水,沿石板故道,进入楼阁,是一处供人休闲垂钓的好去处。令人喜之。其中古井旁有千年古木——槐花树,是村标志性的一张“金名片”。自古至今,皆说与村同岁,甚至有说:“现有槐花树,后有古塘村”。所这些,与一世祖许塈治易置村,涵养清正,爱好山水,孝弟传家是分不开的。第七世裔孙,为官一生,两袖清风的徐良能就生于此。

徐良能(1104-1174),字彦才,古塘村人。从范俊学治易经。南宋绍兴五年(1135)进士。历宿松、安吉,皆有惠政。宿松任,抚流亡,勤劝课。不以土产供馈遗。前政私赠给俸尽为削去。县吏认为旧例所当得,良能道:“非例也,赃也;想以此诱惑我。”闻者皆服其廉。任安吉,竭力赈济艰食之民,除水灾之赋,民为之绘像祀于学宫,刻有政绩碑。并作“渔樵耕织”四歌谣歌吟于道路。其“《渔歌》:市价渔平酒义平,卖鱼买酒快予情。扣玄笑指一溪水。若此官清官吏清。卸任日,众争相赠礼,一无所受。不欠任御史检法官,升太常博士;首陈预谨边防,精择守令,虔供祭祀三事。继而由检察御史升殿中侍史给事中,封兰溪开国男。久居言职,因疾告休。著有《杂著》、《奏议》及《易说》若干卷。《中国名人大辞典》、《浙江通志》、康熙《金华府志》、光绪《兰溪县志》皆有记载。

通过上述徐良能传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好官、清官、勤官。而且全面地概括了他一生为官清廉,为人正直的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他平易近人,热爱民众的情感生活。更显示了他尚俭戒赌,严于律己的做人之道。正如安吉民众吟除了“若此官清官殳清。”“唤来官长又亲临”哪似鱼水般亲情的官民关系。又仿佛看到量能卸官之际,安吉广大民众,夹道欢送,争相赠礼而被拒收,目送远去的清官,恋恋不舍的离去,那动人情景,啊!真要为官为官的徐公,喊一声“谢谢,再见!”

据《古塘徐氏宗谱》载:“锡笼兰溪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于宋乾道七年(1171)六月二十二日下。”说实在是宋高宗与孝宗两代皇帝眼看这位忠于他们一生的儒臣,久居言职,疾病在身,两袖清风,离京告休,心里上亦挺难过的,食邑三百户以茶归故里。此时的徐公锡笼龙图阁待制,兰溪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以茶归故里。此时的徐公既沉静又明知,当着皇上面,以疾恳切求退。但因于黄帝的敕命,不得不将“兰溪开国”之印带回故里。事后京都又呈送匾额于古塘世禄堂,聊表皇上心意。匾额曰“宋世名家”;楹联曰“大宋龙图弟,兰阴世禄家”。

该谱又载:《喜得祖印记》一文,得悉他回归故里,亲手深埋地下。直至清光绪丙午(1906)出土复现。(附图)现存兰溪市博物馆,属国家二级文物。质地铜,即高3厘米,长4.8厘米,宽4.8厘米,重280克。印呈正方形,长扁形钮。印正面刻有“兰溪开国”纂体阳文印文;印背面右侧刻有“乾道七年”(1171),左侧刻有“日月使府”,笔画极细浅,印边有一小孔,完整。既然徐公带回故里,为何要给它深埋呢?深埋地下700余年,又为何完整无损呢、带着这二个问号,比要作个解释。

事是这样的:封他“兰溪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其意是徐公两袖清风,身有疾病,生活无依,任凭这颗印,可到当地县级机构领去相当其时三百户税收粮钱,收之供养。徐公严于立己,哪肯收用。故回归故里,择地深埋。那其印又为何完整无损呢?得以徐公自幼聪慧,尚理智,攻易学,著易说有关。据《喜得祖印记》详细有载:“按是印出土,实可传奇,吾族有掘土築墙者,从一角直下,约深文许,见灰沙地一层,又深丈许,仍灰沙地一层,再下第三层,直则砖铺砌,平坦鳞叠。”这样如此的深埋,是应该完整无损的。埋藏的地理位置,亦是易学而定,即世禄堂前于位。

通过这件事,更知徐良能为官四十余年,效忠宋高宗、孝宗二代,忠贞不渝,一心为民,勤政廉政,严于利己,不愧谓一名好官清官,是值得令人学习的。

最后以宋代陈子志《詠徐待制诗》缅怀这位清官儒臣。

古今多少立名翁,得志行来一道同。

汉代澄清悲范氏,宋庭弹劾服徐公。

怀忠屹立云霄上,肃政推明耳目中。

好似鹰鹯秋嗣健,长怀搏击奋天风。

(0)

相关推荐

  • 兰溪之美

    兰溪之美 美丽兰溪,浙西明珠.兰溪美,历史多悠久.春秋地属越境,战国列楚之疆,秦入会稽乌伤,汉属戍地三河,隋隶吴宁婺州,唐初立县得名(注1).宋为望县,元升为州,明复为县,清代沿之,民国为实验县,今则 ...

  • 寒嫣:秋雨访陈轸故里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金华兰溪芝堰村建筑群

    金华兰溪芝堰村建筑群位于兰溪市黄店镇芝堰村.距世德堂北11.3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芝堰村古街成于明.清,贯穿南北,两端都有古樟作为标志,全长300余米,宽2.8-3.2米,街道断面一渠 ...

  • 重阳抒怀(文:兰溪又一村)

    标签: 设计 音乐 制图 分类: 书法绘画 (点图放大) 兰溪又一村

  • 浙江金华:上族祠

    上族祠,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1020-3-318,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上族祠位于兰溪永昌街道下孟塘村. 上族祠是当地徐氏家 ...

  • 章懋:文起“道学里”八婺“担三石”

    2019-12-10 00:00:00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记者 叶 骏  文 <明史>卷一百七十九 列传第六十七 立德.立功.立 ...

  • 【走进畲乡】 走进水亭古塘村:聆听兰溪开国徐良能的故事

    走进水亭古塘村:聆听兰溪开国徐良能的故事 水亭畲族乡古塘村位于兰溪市西面,县道长荷线穿村而过:离诸葛八卦村仅4公里,距杭金衢高速游埠道口约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兰溪徐姓重要居住地.古塘村始建于宋咸平 ...

  • 金华市古村落文化研究会讲好“金华故事”可行性方案

    金华市古村落文化研究会讲好"金华故事"可行性方案 金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村落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工作,相继成立了"金华市古村落文化研究会"等社会团体,以社会主义 ...

  • 【金华故事】马腰孔村的由来

    马腰孔村的由来 马腰孔村是孔子后裔集聚村,最早的定居点,在现在村子的东面,叫前山.形状像一匹奔跑的骏马.根据家谱记载,第一栋住房在现在的养老院的地方,就好像住在马的腰部,后称马腰孔.现在村里人每天可以 ...

  • 【金华一茶】话说兰溪龙门茶

    话说兰溪龙门茶 在兰溪市范围内,有两个龙门村,一个是兰溪西乡的龙门,在黄店镇余粮山行政村龙门自然村,一个在兰溪市北乡的龙门,在兰溪市梅江镇龙门村. 这两个龙门村也出的好茶.两地泉水潺潺,飞瀑如流,依靠 ...

  • 【金华故事】诸葛村诸葛亮家训及敬老习俗

    诸葛村诸葛亮家训及敬老习俗 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位于兰溪.建德.龙游三市(县)交界处,距兰溪市城区18公里,330国道和省道龙葛线在此交接,是浙江中西部重要集镇.这里是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嫡传后 ...

  • 【金华故事】姚村木雕枝艺(传统技艺)

    姚村木雕枝艺(传统技艺) 姚村的木雕工艺始于清光绪末年,延续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改革开放后,姚村花雕开拓了广泛的市场,其技艺也日益精湛.除了民用木雕外,还运用于古建筑修复.大型建筑配套.旅游胜地装饰及 ...

  • 【金华故事】永昌古街蕃昌之地​

    永昌古街蕃昌之地 兰溪市永昌街道永昌村历史悠久,周围有众多的古遗址(孔塘殿山,许店山,大洋山),以及墎背驻防所遗址.出土了许多文物价值很高的石器,陶瓷器.其中唐永徽三年的纪年墓出土的四系罐为国家一级文 ...

  • 【金华故事】刘文彦与虹霓山

    刘文彦与虹霓山 迁虹霓山村始迁祖为刘文彦.其始祖为迁汤溪始迁祖刘清.刘清,乃是招讨节度使刘泽的嫡孙,青州司户刘宝的长子.在北宋英宗赵祯庆历年间出任监察御史.刘清自幼清慎明敏.为官后,他以父亲为楷模,清 ...

  • 【金华故事】骅骝黄村:南宋宰相范钟、黄潜善后裔的家风传承

    骅骝黄村:南宋宰相范钟.黄潜善后裔的家风传承 骅骝黄村位于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4000米.村民委员会驻骅骝黄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有耕地80亩.辖骅骝黄.下高2个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