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兰溪】三泉村世德文化的挖掘和利用
18
三泉村世德文化的挖掘和利用
1、三泉村世德文化的挖掘
三泉村,在群山环绕的的隐秘山坞之中,村后为山峰峻峭的柱竿山。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东鲁唐氏迁入此处,繁衍传承而成悠久村落,相传村中有泉三口从而得名。村中唐氏族人在“尊祖”、“敬宗”、“收族”等儒家理念的影响下,和睦发展。
三泉村世德堂兴建于宋淳熙八年(1181),迄今已近八百四十年历史。其中进由宋羲公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宫殿式,九鳌三叠梁。现存三进,面阔皆三间,占地710平方米,仍保留着宋代的风格,其正厅檐下的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和内槽三叠梁等都是当地古建的罕见孤例。因南宋末年唐姓后裔抗元名将唐元章、唐良嗣叔侄及阵亡将士不折不扰的民族气节而更名为将士厅,后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德的意思是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郑玄笺:“以其世世积德,庶为终成其大功。” 清 韩程愈《睢阳袁氏(袁可立)世系谱序》:“余少侍先君子(韩自重),于每闻述睢阳袁氏世德及少保公言行事,心窃识之。” 清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以遗绍自肩,谓世德传衍在予。”
三泉村自建村开始,出过进士8人。其中有唐季、唐元嘉、唐龙、唐仁、唐汝楫(状元)、唐邦佐、唐骧、唐壬森。留于青史的有宋代的唐韶、唐元章、唐良嗣、唐良骥、唐元嘉、唐良栋、唐明、唐季、唐柏、唐楠、唐循、唐良贤、唐龙、唐仁、唐汝承、唐钺、唐汝舟、唐舜钦、唐汝礼、唐邦佐、唐汝楫、唐廷倚、唐起鳞、唐邦契、唐骧、唐正身、唐顺应、唐象发、唐壬森等30余人。可以说都是一些善学、饱学之人。三泉村的学善堂就是劝善、劝学之所在。唐韶、唐元章、唐良嗣三人举起抗元大旗,唐韶与唐元章是兄弟,唐韶为唐良嗣之父,唐元章与唐良嗣叔侄两人抗元,战死沙场,可歌可泣。世德堂便成为纪念唐元章、唐良嗣抗元的将仕厅。唐良骥为唐元章之子,在柱竿山创办齐芳书院,延请金履祥教学,使三泉名人辈出。直至明代就有了三部(刑部、兵部、吏部)尚书的唐龙,以及状元唐汝楫,工部员外郎唐仁,扬州府同知唐钺。唐钺是唐龙的族弟,章懋晚年的入学弟子。唐邦佐是唐龙的侄孙,官至赣州府判。清代唐壬森,一身正气,官至都察御史。还有创造标点符号的唐彪。还有少为人知,但在四川达州名扬千古的明朝帝师、开国儒臣唐瑜,也是三泉村人,这在2014年四川达州市人大、宣城县唐瑜文化研究会一行10人到三泉考察时得到的论证。
世德传家,文武双全。这是对三泉村家风的最好的评价。
2、三泉村世德文化的利用
世世代代有美德。这是摆在三泉村村民的座右铭。
近年来,三泉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抓住三泉村的历史文化深挖掘这项工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利用本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礼堂建设、柱竿山栀子花基地建设,建设文化长廊,修缮古民居、古建筑,使三泉村世德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