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立身本——《素书》悟读之【5】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原始章第一》【5】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译文】
所谓德,就是指人顺应自然的安排而各有所得,它支配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而尽其所能。
【悟读】
以德服人,立身之本。
古代著名家训之中,“德俭忠学廉”,哪个更为重要?
朱熹重视道德修身,他说德就如“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朱熹家训》曰:“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这是告诫子孙后昆,不以辈分论高低,要重视以德服人。
“德”,《易经》说“赞天地之化育”即为德;佛教解释为“慈悲喜舍”,慈为仁慈,悲是悲悯,喜即用欢喜心助人,舍就比较难了。因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知索取,不肯舍去, 故须用舍来对治自己的贪念。
儒家则认为德乃“博施济众”,本意为舍己为人,即效法“天道”,成就他人,恩泽天下,使天下人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各尽其材。本章之欲,是指事物依顺天道天理将要应该之意。
真正德之境界,乃古贤理想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境界。德之功用,对别人来说,是使之得其所欲;对自己而言,则体现为一种崇高伟大的道德品质。
夫子说,学为君子,修的便是一颗仁德之心。孟子强调,“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求其放心而已”就是把失去的善心找回来,此孟子思想之重点。
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动人的那一缕。人处世间,无外两事:一曰做人,一曰做事。而其中做人,强调的就是一个人的德行;人生,未必人人皆成功,未必人人皆豪杰,但首先一定肯定必须做一个善良仁慈之人。
浮生恰如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生命设若不终结,修行须知不停止。
先贤前圣之智慧,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修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应该是不刻意不经意的自然而然。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冲击伟大灵魂的事,坚决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