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怎么能给媳妇洗衣服,女人不能惯的”“妈,你别管”
双休日回娘家,老妈早在厨房里忙活上了,要给我们包饺子。老妈就是这样,一听闺女回去,即使身上有不舒服的地方,也要坚持做拿手饭菜。
我一边帮忙一边听老妈唠叨,话题转几个弯就到弟媳那里,说弟媳就是事多,一个暑假都管着儿子,不让回来看她们一眼;又说弟媳懒,不给弟弟做饭什么的。大体意思就是媳妇不好。
我笑老妈,你呀,是个好妈妈,但不是个好婆婆!老妈就瞪眼睛,我怎么不好了,我怎么不好了……
老妈那一辈人,最是夹缝里求生存过来的。年轻时,受了许多婆婆的气,一记一辈子。老妈常愤愤地跟我说她坐了月子那会,一天喝几顿稀饭。那稀饭可是真的稀,能照见人影子,饿得她直想哭。
好容易多年媳妇熬成婆,时事又反了过来,变得媳妇们硬气起来,她们又多多少少得看媳妇脸色,难免生些媳妇的气。她们这辈人的运气简直不要太差。
其实,说实话弟媳妇人不错,大大咧咧地,有意见都当面说出来,挺好相处的。
可老妈就是能挑出刺来,好像不找些婆媳矛盾出来,就显不出她婆婆的地位一样。
从老妈的口中,我还知道,黄姨家的媳妇最是馋,工资到手先出去吃好的,下半月一家三口回婆家蹭饭。李妈的媳妇最是尖,在家里不是赶走小姑子,就是跟婆婆吵嘴……
反正,她们口中的媳妇,基本是都是有毛病的,离好媳妇的标准差太远。
婆媳矛盾自古就有,到现今也是一样。那些婆婆说要拿媳妇当闺女养的,不是没有,但少之又少。
小陶单位就有一个同事,特别得婆婆喜欢。用她的话说,她只用生一下孩子就行,其余的都交给婆婆,带孩子、接送孩子都是婆婆的事儿,她只用安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所谓的对眼缘就是这样的吧,看你好怎么都是好。
但大多数婆媳关系,不是那么融洽。婆婆控诉媳妇和媳妇指责婆婆的故事,桩桩件件,如涛涛长江水,连绵不绝。
小陶倒是认为,没必要扩大化婆媳关系。婆婆媳妇都是人,人和人相处,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因为两个女人的身份不同,发生问题后又都容易多想,总觉得对方有所针对,所以才会有婆媳矛盾这么一说。
别把婆媳间的事情针对化、尖锐化,有问题大家都先静一静,都为那个身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想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相亲相爱一家人了。
说这么些,是因为听母亲讲了方姨家的事情,用她的亲身经历说明,婆媳之间,只要没闹到媳妇和儿子离婚的地步,所谓的矛盾,都不是矛盾,说开了,想开了,也就没事了。
方姨和母亲家隔一个单元,两个老太太常在楼下聊天,挺投缘,所以走得也近。方姨人很好,随和热心,谁家有个婚丧嫁娶的事情,方姨都是跑在前面,倾力帮助。用她的话说,就是谁家没个大事小情的,能搭把手就搭把手,不为别的,也是为自己积攒个好人缘。
方姨一直说,前两年她家嫁闺女,半个小区的人都来了,加上以前的同事,酒席都办了近百桌,那个场面啊,想想都有面儿……
她和老公都是机械厂的退休工人,积蓄不多。但方姨挺有眼光,早早在本小区为儿子备好一套房子。日子是过得紧了些年头,但现在看来,赚大了。
儿子当兵回来,等了两年,也被安排在一家大型钢厂上了班,月收入六千多。在我们这样的城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说起闺女、儿子来,是方姨的骄傲。闺女一本大学生,听话懂事;儿子长得清俊帅气,一手的好钢笔字……
方姨就是人们口中典型的“自家的孩子好”那种,能找出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无限放大。
但又很双标,另一方面又嫌女婿不够好,每天不着家,小外甥都是女儿在照顾,成天家累得,怎么吃都不胖。
儿媳妇,那就更别说了,太娇气、又小性子、不会照顾人,反正不是她眼中好媳妇的模版。对儿媳,方姨心中一直结个疙瘩。
就拿结婚那天的事说吧,当司仪问,以后小家庭谁管钱,向前一步走时,媳妇只是笑,看了看儿子,儿子就主动退后一步。
司仪又问,以后谁做家务活,儿子倒痛快,毫不犹豫大步迈向前……
方姨看着,心里不是个滋味,这还没怎么着了,儿子就摆出一副惯妻子的模样,太可气。
在方姨眼中,儿子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他怎么会做家务活。小两口管钱的事儿,她管不着,但家务活她能做。
为了儿子,方姨往儿子家跑得勤。在一个小区,抬脚就到了。她要给小两口打扫卫生,还要照顾他们吃喝,当季的水果买好、洗好、摆在盘子里,就连他们养的绿萝,也一片片叶子擦得光亮。
方姨就是这样一边累着,一边抱怨着,还要一边付出着。因为在她眼里,这个媳妇就顾自己好活,儿子么,全不会照顾。
要想儿子好,就得自己亲历亲为,自己多做些,儿子就能少干活,多休息。
其实,方姨这么做,儿子倒是无所谓,儿媳却觉得别扭。因为婆婆每次来家,按自己的节奏,不管小两口正在睡觉还是正在洗澡,开门就进家,也不避讳一下。
而且,连她们的卧室也不放过,媳妇内衣也都收了洗,又是放洗衣机一起搅合,很不卫生。媳妇觉得自己一点隐私感也没有,以后就将自己的衣服藏起来,等婆婆不在时洗。
这天,方姨来家,媳妇儿去上班,儿子正钻在卫生间埋头手洗衣服,一眼看去花花绿绿都是媳妇的,便心生不悦,儿子,你怎么能给媳妇洗衣服,女人不能惯的。
妈,你别管!
方姨没想到儿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不管,不管行吗,娶个媳妇回来当奶奶养着,你看看她自从进了门,除了吃就是睡,家务都是我在干,累得什么似的,现在连衣服也让你洗上了……说起儿媳的不好来,方姨就不住嘴。
妈,你其实不用管我们,我们有手有脚的,哪用你来伺候?你好好地养好身体就行,将来不生病,多活几年,就是我们的福气呢。
被儿子结结实实怼回家的方姨,蔫蔫地闷了几天。好在她是个想得开的,那几天思想也转变不少。从那以后,尽量克制着不往儿子家跑,实在有需要才会过去看看一下,也不帮着做家务了。
方姨后来对母亲说,不去儿子家后,她身上紧绷的弦一下子松了下来,疼痛的地方少了,人也精神很多。原来自己真的是出力不讨好呢,不讨儿子媳妇的好,就连自己的身体也在抗议呢。
她也想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保养好自己才是正事儿。还劝时不时劝母亲,没事别想瞎想,孩子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婆媳之间的矛盾,大多由婆婆引发。原因也大多是婆婆没有界限感,总想插手儿子小家庭的生活。在她的眼里,儿子不管多大岁数,也是个孩子,自己不管,儿子就过得不舒服。
其实是自己不舒服,是把儿子交到媳妇手里,担心媳妇夺走儿子的爱,但这事根本不可为。
儿子脱离开母体,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当妈的习惯了照顾儿子,到他成人也不想放手,即使儿子娶了媳妇,变成另一个人的丈夫,也想从媳妇身边抢到自己这里。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霸道、不讲道理,也是从心里不承认媳妇的存在,把她当成外人。
就像方姨那样,每天辛苦跑到儿子家做家务,无非是想自己多做些,儿子就少干些活。儿子能休息,自己累些也值得。没想儿子却一向着媳妇,不舍得她受累。
见到儿子为媳妇洗衣服,心里更不舒服。媳妇不能由老公惯着,儿子就可以由自己惯着,用双重标准要求儿子,要求媳妇。
方姨这样插手儿子生活太深,无疑是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试想,方姨总会老,总会有干不动的那一天,到时又会抱怨,都是为儿子小家庭付出过多,劳累成疾。
但前提还是儿子媳妇并不领情。
所以,做婆婆的完全没有必要,一厢情愿付出那么多,保持距离感和适度感最重要。
做个开明的、会享受的婆婆,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儿子小家庭那里,累并不快乐。
儿子、媳妇有自己的相处之道,妻子使唤老公,老公疼爱妻子,他们你情我愿,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