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座位焦虑”如何破解
为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在2021年秋季新学期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座位究竟应该怎么排?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建议?近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编排座位”相关话题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近4000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70%的家长曾因孩子的班级座位问题烦恼过。近九成家长希望孩子坐在班级前几排和中间的位置,49%的家长担心坐在后排、靠角落的位置会影响孩子上课的积极性和视线,23%的家长担心孩子受到淘气的同学影响。
家长为何如此担忧孩子的座位问题?调查显示,超七成家长认为班级里面有“黄金座位”,仅有6%的家长认为“学习成绩好坏与座位无关”。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丽颖表示,这种观念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误区:“一旦学习成绩不好,孩子会认为是没有坐到'黄金座位’导致的。”康丽颖指出,这折射出家长过度关注孩子成长的外部条件,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班级座位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有适不适合具体对象之别,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何谓适合的?既契合学生的身体条件不影响视听,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和谐自在的同伴关系。”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教师郑英表示,不能用“黄金”来定义班级座位,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如何为每个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
“家长不必过多担心孩子的座位问题。适应不同座位、不同同桌下的有效学习,对孩子也是一种促进和锻炼。”浙江省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田冰冰认为,座位和成绩的直接关联不大,与成绩有着更直接关联的往往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班主任通过座位调整,针对学生学情展开有效调控,如学业帮扶调控、学生性格调控、课堂纪律调控,是能够对成绩起到一定改善作用的。”
在郑英看来,家长并不全是在意座位本身,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老师“看见”。“编排座位是教育中非常细微的一个点,但非常考验教师的智慧,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根本即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家长自然会消除顾虑,甚至全情全力支持。”郑英说。
如何保证班级座位公平公正?在调查中,超六成家长支持“开学时按身高安排座位,平时定期轮换”及“根据孩子们不同的性格和习惯,科学地安排座位”。对此,田冰冰建议,首先要让座位流动起来,通过左右循环、前后循环等方式,保持调整的固定节奏。其次要让座位的安排更趋向合理,均衡组合班内学生,发挥不同学生相互促进的作用。她举例介绍:“如果发现个别学生有成绩掉队倾向,可以适当安排成绩优异有余力的学生来进行点对点帮扶。”
重庆兼善中学蔡家校区教师吴小霞分享了“梦想合伙人”的编位方法。首先,通过投票选出能在班级各方面起带头作用的“梦想引路人”,让其自选团队位置。其次,全班同学分析自我优势及弱点,以及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合伙人。再其次,双向选择,组成梦想团队后,决定如何组合位置。“用'梦想合伙人’的方式选位,可以淡化位置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明白,比位置更重要的是合作共赢,也更加明白团队的意义。”吴小霞说。
针对许多家长不乐意孩子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现象,有着近2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郑英分享了自己编排座位的小妙招。在郑英的班上,班级最后一排被赋予了特殊定义:只有比较自律的、个子偏高的班委才能轮流坐。于是,在全班形成了最后一排就是“标杆”的共识。
在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教师徐莉看来,“座位问题”的背后也反映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如果教师习惯过多讲授,班级或许就会存在更利于听讲、更容易被教师关注的“黄金座位”。她建议教师们尝试教学方式多样化选择,除了常用的讲授式,可以尝试进行探索式、体验式、合作式的教与学方式。
“其实'座位问题’,也包含了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郑英认为,编排座位也是教师育人的一个契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学会与同伴交往。
网友留言
@cherry:我觉得我们班老师的方法很好,定期组与组调换、排与排调换,不以学习、表现、身高作为座位的标准,兼顾公平,很棒。
@一苇航之:读书时教室里任何角落都坐过,不管坐哪里成绩都是前几名。所以成绩与座位没有一点关系。我们的老师也会从同学性格、利于互助等出发来安排座位。
@徐芝华:我认为座位不是问题,课堂上的老师和学生才是关键!
作者:记者 贾文艺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20日第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