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及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20年12月23日
授课人:将军中学 曾璐
专题活动: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学古诗词“连贯式”教学研讨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前朗读《赤壁赋》)
一、 激趣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上午好,有这样一位文人,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余秋雨最喜欢的中国古代文人;他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他是谁呢?
生:苏轼。
师:是的,我们对苏轼并不陌生,小学时我们就学过(生)《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题西林壁》等,初中学过(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等,高中我们也在必修2学过(生)《赤壁赋》。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苏轼,再感苏轼魅力,一起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预习检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题目带来了什么信息呢?
生:念奴娇——词牌名,赤壁——地点。
师:这首词是苏轼所游之地黄州的(生)赤鼻矶,赤鼻矶下便是滔滔东去的长江。
师:怀古——(生)怀:怀想、追忆,古:古事、古人、古迹等。
师:怀古是交代体裁,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样的体裁往往会使用怎样的表达技巧呢?
生:抒情、记叙、借景抒情、借古讽今。
师:因为是写“古”所以往往还会有——
生:用典。
师:是的,观眼前之景,写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那苏轼站在赤鼻矶下,长江之畔,生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课前已经安排大家对这首词进行了预习,现在,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大家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朗读一遍这首词,感知词的整体词风。《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二。(齐声朗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对这首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同学们的读音和断句都很精准,也有点韵味了。
三、品读课文
1、整体感知
师:这首词的整体词风是怎样呢?
生:豪放。
师:是的,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豪放派代表人物,豪放词的集大成者,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这首词具体在那些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豪放情调呢?接下来,请大家分小组合作,赏析词句,感受“豪放”词风。给大家定了两个小目标,小目标:1、词的上下阕各侧重写什么内容呢?2、圈出能让你感受苏轼豪放词风的字词或句子,并做分析。时间六分钟,现在开始。
(开始按常规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加入到组内进行一定的询问和提示)
师:好的,我们同学讨论的氛围特别好,非常激烈,我也参与到了大家的讨论中去,接下来就是展示小组成果的时候了,第一个小目标:词的上下阕分别侧重于写什么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生:(举手回答)上片写赤壁所见的景,写出了险要的地势和雄伟的景观,下片偏向抒情、叙事、写人,写苏轼由此想到的古事,表达了对周瑜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师:下片侧重写抒情,叙事,写人么?他的顺序应该不是这样的,应该是……
生:先写人、叙事,再到抒情。
师:回答的很不错。
师:是的,这位同学概括的非常好,我们做一个总结。
师:我们刚才说到,上阙以写赤壁之景为主,那么:描写了赤壁哪些景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举手回答)赤壁江景。
师:那他具体看到了哪些意象?
生:江、故垒、乱石、惊涛。
师: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呢?
生:雪。
师:他是看到了真的雪么?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呢?
生:(举手回答)是浪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很好,那我们丢掉的一个是什么?
生:浪。
师:很完整了,那么大家从中景物描写中感受出豪迈之气了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出来的呢?
生:(举手回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还有“乱”“穿”“惊”“拍”“卷”。
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用什么具体的词来表现豪迈的呢?
生:长江的景象。
生:壮阔,宽广。
师:我们能不能把大江改成长江呢?
生:不能。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说一说?
生:(举手回答)就是水很急,很大,很广阔……
师:江就是长江,那大江,展示的是江的广阔。开篇即显出囊括千古、壮阔无比的气势;由长江写起,大江东去,展示出极为广阔的空间感。
师: “浪淘尽”的是什么呢?“浪”淘尽的不是砂砾而是……
生:千古风流人物。
师:不仅让人眼前出现翻腾奔涌的浪涛,更看见千古众多的英雄人物,“千古”极写……
生:时间的悠远。
师:让我们带着深入理解,一起来读下这三小句。
生:(有感情朗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一些词也能感受到豪迈,有没有哪位同学和我们分析一下?
生:(举手回答)“乱”字写出赤鼻矶山石的奇形怪状,“惊”字写出了江水的迅疾,“穿”字写出山崖的高峻,“拍”字突出了浪的力度,“卷”字写出波涛的力量。
师:大家从这几句看到了什么手法技巧呢?
生:拟人、比喻、夸张。
师:是的,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渲染了环境气氛。让我们带着深入理解,一起来读下这三小句。
生:(有感情朗读)“乱石穿空,惊涛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苏轼在这样壮阔豪迈的赤壁之景下自然而然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师:苏轼说江山如画,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呢?我们随着苏轼的眼光,看看这福眼前的江山图“画”,作者首先看到的是奔腾的长江,再是西边的古战场,但是我们的眼光并没有在古战场过多的停留,而是转到进处的江水,江水奔腾,……这幅画是怎样的一幅画?
生:广阔、壮观……
师:大家说的都很不错,老师用这个词概括。(板书:宏伟壮阔)
师:看着这宏伟壮阔的赤壁之景,置身于古战场,苏轼自然而然然就想到了……
生:“豪杰”。
师:这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呢?
生:承上启下。
师:好的我们对总结一下上阙:景:绘壮景,通古今,寓豪情。
师:接下来我们分析读法——第一句,大气磅礴,第二句,稍收敛,第三句,汹涌澎湃,第四句,感慨万千。接下来,我们带着对上阙的深入了解,再来读一读上阙内容。
生:(有感情朗读上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分析下阙前半部
师:众多豪杰中,作者又把镜头对准了谁呢?
生:周瑜。
师:作者笔下周瑜是怎样的呢?大家找出描写周瑜的句子。
生: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这里写出了周瑜怎样的形象呢?
生:(举手回答)“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出周瑜风流儒雅,幸福美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用敌人的灰飞烟灭衬托周瑜年少功成,战功卓绝,睥睨天下之势……
师:“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属于对周瑜的(生)正面描写。“小乔初嫁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属于(生)侧面烘托周瑜形象。“羽扇纶巾”是你对周瑜的印象么?
生:不是,是诸葛亮的感觉。
师:是的,但是羽扇纶巾是魏晋时期儒者装扮,这里是说周瑜有儒将之风。在上阙,就把赤壁与周郎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下片又着力写他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赤壁之战,以弱抗强,从容淡定,沉着应战,表达出了苏轼什么情感呢?
生:对周瑜的崇敬之情。
师:好的,我们对写史的部分做个总结——史:睹赤壁,慕英雄,忆壮志。
接下来,让我们也带着对周瑜的仰慕,朗读一下描写周瑜的这几句话,特别要读出周瑜的潇洒与苏轼的感叹。遥想公瑾当年,一二……
生:(有感情朗读)“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读的非常好,看来大家也和苏轼一起神游三国了。
4.分析下阕后半部分
师:刚才我们说的都是豪放的句子,这首词有没有不那么豪放的句子呢?
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师: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呢?
生:情。
师:我们先看第一句,找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
生:(举手回答)我曾经神游,仿佛回到了故国,应笑我多愁善感,早早的满头白发。
师:很好,表扬一下,故国是谁的故国呢?
生:周瑜。
师:谁笑我多情呢?
生:周瑜。
师:为什么笑我呢?
生:多愁善感、早生华发。
师:实际上这个“笑”还包含了很多。到此,我们要补充一下作者写这部作品时的背景了,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出示)写作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苏轼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师:苏轼这个时候为什么会自嘲呢?我们可以比对一下:(师生共同填表格)
周瑜 |
苏轼 |
|
年龄 |
34 |
45 |
外貌 |
风流儒雅 |
早生华发 |
职位 |
东吴都督 |
团练副使 |
生活 |
幸福美满 |
屡遭不幸 |
际遇 |
功成名就 |
功业未成 |
人生基调 |
得意 |
失意 |
师:周瑜参加赤壁之战的时候是34岁,苏轼已经45岁,周瑜雄姿英发,苏轼早生华发,周瑜是东吴都督,苏轼是小小官员,周瑜生活幸福,苏轼屡遭坎坷,周瑜功成名就,苏轼名声大,但仕途不顺。周瑜是得意,苏轼此时是失意的。苏轼神游周瑜故国之后,回到现实,周瑜与苏轼此时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感叹。作者写周瑜,实际上写什么呢?
生:写自己,笑自己,自嘲。
师:是的,苏轼是在借周瑜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苏轼站在赤壁之下,眼望赤壁豪景,怀想当年的英雄周瑜,他对于自己是一个什么态度呢?我们来看到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此时是坎坷的、抑郁的,那么我们的苏轼怎么样寻求自我的突破呢,那我们就要深入的去研讨这句话。讨论一个句子的内在含义,往往要从句子的关键字词入手,这个句子关键字是什么呢?
生:梦。
师:梦的理解很关键,还有没别的?
生:江月。
师:对,还有江月。人生如梦,梦有什么特点呢?
生:短暂,易碎。
师:在苏轼的人生之梦中破碎的梦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能不能用初中学过的苏轼的作品来举例说明一下?
生:《江城子·密州出猎》。
师:我们一起朗读一下,唤起初中的回忆。
生:(有感情朗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师:如果在这首词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苏轼的形象,大家觉得是什么?
生:狂。
师:对,就是这个狂字,有没同学记得这首词的背景?
生:(举手回答)这首词作于作者在密州任知州之时。
师:是的,此时西北边境有外敌侵犯,苏轼通过对出行狩猎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忠诚报国之意。也有人说这是苏轼第一首豪放词。这首词里得苏轼是怎么样的呢?
生:自信,慷慨,充满希望,渴望报效国家的。
师:这或许才是我们心里的苏轼的样子,然而这种生活如梦一般,幻灭了。苏轼最后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呢?
生:以一樽酒凭吊江月。
师:要理解苏轼这一行为,我们需要探寻一下江月的意义,我们回顾一下同时期作品《赤壁赋》中对于江月的描写,是哪句呢?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是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象征着什么呢?
生:(举手回答)永恒。
师:人生如梦,短促、虚幻,和江水、江月相比和永恒的自然相比,多少像周瑜风流人物尚且经不住流光淘洗,何况自己。“一尊还酹江月”是凭吊,也是释然。人生几何,何苦让闲愁萦我心头,不如放眼大江,举酒邀月祭奠。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情感,从上一句的悲慨,转变成了什么呢?
生:豁达。
(板书:豁达)
师:我们带着豁达与释然,一起来读一遍。
生:(有感情的朗读)“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师:非常好, 老师给这段情做个总结:敬江月,寄山水,抒达怀
四、吟咏悟境
师:正如叶嘉莹所说“读苏轼,要读出豪迈,但不能只读豪迈,悲慨与豪迈的结合才是苏轼。”
今天,我们跟随着苏轼,神游赤壁,让我们以他的视角看待世间的景与事,感受他的豪迈、悲慨与豁达。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这首词的理解,吟咏一下这首词。
生:(学生根据诗歌理解与阅读指导吟咏这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作业布置
师:苏轼的作品学的越多,我们越发能感受到他的独特与魅力,正如林语堂《苏轼传》对苏轼的评价: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一个酒仙,一个月夜的徘徊者。他是一个大文学家,一个诗人,一个新派的画家,大书法家,酿酒师,美食家,水利工程师,一个士大夫,一位政治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更立体的苏轼,老师推荐大家看《苏轼传》,我们今天所学的感受到了苏轼的豪放情志,但在课外资料中《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可以感受苏轼豪放之外的一面,请大家结合以往所学,以“我眼中苏轼”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人物介绍,至少用两种修辞方式。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
上阙 景:宏伟壮阔
下阕 史:周瑜 风流人物 豪杰
情:悲慨——释怀
教学目标
1. 实践中学生诗歌阅读“连贯式”教学方式,串联初高中苏轼作品,完善知识体系;
2. 深度体会豪放词风,感受苏轼魅力,唤起学生阅读苏轼作品的兴趣;
3. 感受词人豁达的胸襟,引导学生懂得苏轼“达观”的真正内涵,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品味作品语言,领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人生如梦”的内涵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具准备
白板,赣教云2.0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有这样一位文人,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余秋雨最喜欢的中国古代文人;他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他是谁呢?
我们对苏轼并不陌生,小学时我们就学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题西林壁》等,初中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等,高中我们在必修2学过《赤壁赋》。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苏轼,再感苏轼魅力,一起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设计意图:激趣探秘,设疑入境,以“旧知”唤“新知”。
二、预习检测
1.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
赤壁——地点,这首词作于苏轼所游之地黄州的赤鼻矶,赤鼻矶下便是滔滔东去的长江。
怀古——怀:怀想,追忆;古:古事,古人,古迹等。交代体裁,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抒发情感目的。观眼前之景,写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
(PPT展示:解题要点展示)
苏轼站在赤鼻矶下,长江之畔,生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2.诵读感知
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感知整体词风:豪放。
(PPT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带拼音)
设计意图:检测课前预习情况,了解题目交代的内容,了解怀古体裁,初步感知词风。
三、品读课文
1.小组合作:赏析词句,感受“豪放”词风。
小目标:1、词的上下阕各侧重写什么内容呢? 2、圈出能让你感受苏轼豪放词风的字词或句子,并做分析。
预设:不能,大江东去,展示出极为广阔的空间感,换成长江,就没有原有的气势。
苏轼说江山如画,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呢?我们随着苏轼的眼光,看看这福眼前的江山图“画”,苏轼首先看到的是奔腾的长江,再是西边的古战场,但是苏轼的眼光并没有在古战场作过多的停留,而是转到近处的江水上,江水奔腾,这幅画是怎样的一幅画呢?
预设:宏伟壮阔。
(1)问:众多豪杰中,作者又把镜头对准谁呢?大家找出描写他的句子。
预设: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问:这里写出了周瑜怎样的形象呢?
预设:“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出周瑜幸福美满,风流儒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用敌人的灰飞烟灭衬托周瑜年少功成,战功卓绝,有睥睨天下之势。
(3)问:“羽扇纶巾”是你对周瑜的印象么?表达出了什么情感?
预设:不是。这是魏晋时期儒者装扮,这里是说周瑜有儒将之风。在上阙,就把赤壁与周郎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下片又着力写他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赤壁之战,以弱抗强,从容淡定,沉着应战,就是在上篇提到风流人物、豪杰,表达了对周瑜的崇敬之情。
(4)总结——史:睹赤壁,慕英雄,忆壮志。
(PPT展示:史:睹赤壁,慕英雄,忆壮志)
(5)指导读法并一起朗读。
要读出周瑜的潇洒与苏轼的感叹,“灰飞烟灭”重读、慢读。
周瑜 |
苏轼 |
|
年龄 |
34 |
45 |
外貌 |
风流儒雅 |
早生华发 |
职位 |
东吴都督 |
团练副使 |
生活 |
幸福美满 |
屡遭不幸 |
际遇 |
功成名就 |
功业未成 |
人生基调 |
得意 |
失意 |
苏轼神游周瑜故国之后,回到现实,周瑜与苏轼此时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感叹。作者写周瑜,实际上也是借周瑜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比较: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PPT展示:总结全诗)
设计意图:读透诗歌,从知人论世、表达技巧、情感探究等方面深入解读诗歌,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四、吟咏悟境:
设计意图:在了解诗的意思后,进入诗境,体悟苏轼心灵突围过程,由“读”到“咏”。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课外资料中《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感受苏轼豪放之外的一面,并结合以往所学,以“我眼中苏轼”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人物介绍,至少用两种修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