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企业知道新红利时代的到来 “劳动力红利”的升级版 —“工程师红利”

有多少企业知道新红利时代的到来

“劳动力红利”的升级版

—“工程师红利”

中国的红利时代并没有结束,只是由人口红利升级为“工程师红利”。

那么,有多少企业知道新红利时代的到来,从而张开双臂,拥抱新红利时代的到来呢?

据媒体报道,瑞银中国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正处于一轮创新热潮之中,尤其在信息技术、新兴工业、家电等行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强,人口红利将升级为 “工程师红利”。

毫无疑问,“劳动力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在发展的起步与成长阶段,是最关键的因素。正是有“劳动力红利”做支撑,中国企业及其产品才有竞争力,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才能连续多年保持出口拉动型增长格局。

但是,随着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劳动者对收入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第一代劳动者那种薪酬加奉献的劳动格局、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很难维持,劳动力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如果维持现状,多数企业将难以生存,也无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所以,很多分析都认为,中国的“劳动力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凭借“劳动力红利”参与国际竞争。

显然,这是不恰当的分析,更是不恰当的结论。“劳动力红利”,决不单指廉价劳动力,也不单指简单劳动,更不只是加工收入。“劳动力红利”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就看如何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对“劳动力红利”实施有效转型。如果转型得当,“劳动力红利”仍然是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对当下的中国来说,尽管低技术、低技能、低文化条件下的廉价劳动力已经淡出市场,但是,高技术、高技能、高文化的廉价劳动力已经来到市场,并逐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升、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的新动力。

按照瑞银中国相关人员提供的数据,中国每年大学理工科的毕业生数量超过300万人,为美国的五倍,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研发人员薪资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左右,这种“工程师红利”可以弥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所带来的影响。“工程师红利”,无疑也是“劳动力红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升级版的“劳动力红利”。

而事实上,中国推出的创新政策和创新目标,实际也是围绕“劳动力红利”做文章。所不同的是,此轮“劳动力红利”是伴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伴随“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伴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提升、伴随“中国数量”向“中国质量”变化而行的,是发展理念转变的体现。简单地讲,就是“劳动力红利”重要,经济转型更重要。以“工程师红利”为基础的“劳动力红利”,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应当说,按照中国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结构以及就业以后的收入情况来看,是完全有条件释放“工程师红利”的,是能够有比较优势的。关键在于,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动力。要知道,如果大学毕业生没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很难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是不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为什么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引进人才难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大学教育与企业需要存在脱节,大学教育没有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没有做到因需施教,而是关门教学、闭门培养。所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工程师红利”能否有效释放的关键。

反过来,企业有没有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对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能力发挥也十分重要。因为,只有企业需求了,只有企业对创新者的重视度提高了,才能倒逼大学和大学生反思,倒逼大学和大学生转变教学与学习观念,围绕企业需求去调整教学思路、转变学习观念,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和市场需要。自然,也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对此,瑞银中国的报告也指出,近十年来,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支出以18%的年化复合增速增长,远高于GDP增速,中国正处于一轮创新热潮之中。而推动这轮创新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国政府对于研发的支持加大,二是居民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三是中国提供了对早期产品容忍度更高的测试环境,四是中国有充裕的资金来支持创新发展。这也意味着,释放“工程师红利”的条件和环境还是比较好的,是能够让“工程师红利”成为新一轮发展的“劳动力红利”的。尤其对褓经济来说,这是最希望看到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工程师红利”需要伴随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产生,需要有更好的发展实体经济的条件和环境。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先生曾经提醒,清华大学的状元百分之七、八十都弃工学文去了,转行经济管理、金融领域了。显然,这是对实体经济发展相当不利的现象,也是影响“工程师红利”释放的问题。毫无疑问,与目前对实体经济的重视还没完全到位有关,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还存在问题有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重视实体经济决不能只放在口头上,停在会议中,躺在文件里,而必须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譬如信贷资金的投放、财政资金的使用、土地资源的提供等,都要切实向实体经济倾斜。只要实体经济复苏了,实体企业不再步履艰难,那么,“工程师红利”一定会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劳动力红利”没有消失,消失的是我们的观念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谭浩俊【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