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当温和的企业遇上狂野的资本
万科的控制权争夺战尚未打出结果,民生银行的话语权之争又开始了。虽没有万科那么激烈,但也已经看出许多端倪,那就是为了在企业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因为,民生银行第七届董事会即将换届,谁在董事会上获得的席位多,今后的话语权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万科的控制权之战还是民生银行的话语权之争,我们都闻到了资本散发出来的浓重的血腥味,看到了资本锋利的牙齿,看到了资本的无情。与企业管理层温和的战略思维相比,资本的战术思路,是很难与其形成共识、达成统一目标的。
问题在于,在中国已经初步具备资本开放条件、资本可以凭借市场规则进出市场,对企业股权展开收购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管理层仍然坚守传统的管理模式,坚持已经形成的战略思维,应对可能出现的资本冲击的话。那么,对企业发展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万科出现今天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管理层对资本力量的认知度不高,对国有资本的信任度又太强。
相反,虽然民生银行也遭到了资本的冲击,但是,由于民生银行的管理层没有万科管理层那样的战略思维,没有将资本挡在企业之外的想法,且股权一直比较分散。因此,资本的进入,并没有引起企业的严重震荡,也没有引起管理层的极度恐慌。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是因为万科的控制权之争引起了过多的关注,继而也对民生银行的话语权之争产生了兴趣。实际上,两者性质相同,后果却不会一样。原因就在于,管理层对待企业的态度不一样。民生银行的管理层是董事会选出来的,是具有强烈的市场化意识和资本容忍度的。而万科的管理层是国有大股东认可出来的,只有市场意识、没有资本意识。
这也意味着,如何对待资本,已经到了包括万科在内的许多企业应当关注的时候了,到了管理层应当正视并在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和约束的时候了。如果等问题严重了,再出台相关的制度与规范,可能问题就严重了。因为,资本及其所有者更多的是玩战术,而不是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只有当企业的发展战略满足资本的战术时,两者才能形成有机的统一。否则,就会依靠战术对企业进行强制收购、强制占领、强制占有。相反,企业及其管理层更多的则需要战略,在战略的基础上再考虑战术。更重要的,只要企业不出现资金问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引进资金的。自然,也就不会考虑资本。
问题在于,如果企业是一家非资本市场运营公司,亦即上市公司、公众公司,资本可能只能对其观望观望,至多试探性地问一问要不要资金、要不要战略投资者。一旦遭到企业拒绝,也就对企业没有任何办法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由于资本市场是完全开放的,相关的制度和规则也仅仅只是在某种条件下才能对资本适用,譬如增持的比例、收购的比例、要约收购的比例、收购红线等。而且,只要资金的来路没有问题,监管层对其也无可奈何。宝能对万科的收购,就是最好的例子。
比较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宝能对万科的收购,主要是通过杠杆资金来收购的,其中,万能险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因此,资金的合规性、风险性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高杠杆资金毫无疑问要比一般性资本的风险大,对企业回报的要求高。因此,其战术的野蛮性也会更强。更多的杠杆资资金,是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高额回报。所以,各种不规范行为就会发生,并与企业及其管理层的战略思维发生严重矛盾,最终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与稳定,也会对中小投资者产生严重伤害。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万科的控制权争夺战和民生银行的话语权之争,前者是没有任何情感的拼杀,后者则是有规则的较量。宝能的资本战术与万科的企业战略,根本不在一条道上,只能以你死我活来结束纷争。不管最终谁赢了,都是遍体遴伤。后者则有可能在纷争中寻找到利益共同点,形成相对平衡的话语权格局。
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不能抑制资本行为的阶段,以战术为核心的资本如何才能与战略为基础的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依靠资本的自觉和企业的防范,是很难做到的,而必须靠制度的规范和规则的完善。允许资本发挥作用,这是当下的中国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也是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之一。但是,不管承认与否,资本都是比较野蛮的,是喜欢血腥味的。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与规则,讲究战略的企业是无力应对的。尤其是实体企业,根本没有这样的经验与能力。
从这点来看,华为不上市,倒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不然,象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资本是不会庭的。而以做实业为上的任正非,也是没有能力与资本玩家决一高低的。那么,华为也就会面临今天的万科这样的格局。那也太可怕、太令人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