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的月亮
连绵几天的雨,终于停在了八月十四这天。初秋时节,这样的雨天,着实不多见。
整个华北都浸润在雨里,小巷子里青苔满路,石板湿滑,三三两两的雨伞飘过,把雨接住,细碎的撞击声从伞面透过来,水从伞骨上滑下,成了新的雨帘……
相比春天时候,雨丝着实凉了,携着早黄的落叶一起坠下,浅浅一层堆积在地上,秋天的气息,就在这雨里更浓了一重。
到中午,雨停了,低而厚的云层在海面上快速掠过,海也着了一层青灰色,阴郁而沉重。
黄昏时分,云淡了,太阳从云层里透出丝缕余晖,红霞终是给这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天气,带来一些暖。
今年的中秋,是三天假期的最后一天,于大多数如我一样在另一个城市上班的人来说,今夜是假期在家乡的最后一晚。明晚将在十五的月光下踏上回程,所谓“披星戴月”。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秋雨之后,浮云散尽,夜空澄澈。
在青岛的老城里走走,月光如水,洒在窄窄街巷里。前些日子颇有些恼人的蝉鸣,早已和今夜的游人一样不知所踪,蟋蟀的鸣叫,总能勾起儿时关于中秋的记忆。
院子里亮着昏黄的灯,大大小小飞虫凑在灯下飞舞,院子中一棵核桃树,小山一样一堆青玉米旁,曾祖母盘腿坐着,把玉米的外皮剥开,留下最里面薄薄的几片,再用那几片外皮,把两个玉米扎在一起,就可以挂起来晾晒……
儿时的苦恼,在于什么时候才能把那山一样的一堆玉米整完,慢慢长大之后,这种苦恼,变成了什么时候把手头那堆PPT做完……
中秋的记忆,是成堆剥不完的玉米,是树上掉落下的核桃,是架上一天天变紫的葡萄,也是裹在纸里,用麻绳捆着的酥皮月饼……
拆开麻绳,掀去覆在上面的方红纸,打开纸包,油纸裹着的月饼就出现了……每两个月饼用油纸裹在一起……
月饼是掉渣的,外皮是一层一层干而且略带粉渣面皮,中间必是用颜料点了一个红点,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咬开第一口往往还不到馅儿,暂且忍一忍,青丝、玫瑰、冰糖、果仁的馅儿,往往在第二口或者第三口才能到达舌尖……青丝玫瑰软且甜地委婉,冰糖则干脆很多,夹杂着果仁的酥脆……
那是许多年来再也吃不到却一直念念不忘的味道……
秋虫窸窣,老人们会说,它们的叫声是“襟襟盖盖”,提醒人们天气转凉, 夜里睡觉盖好被子……
月亮的光如流沙,透过树叶洒在院落里,家人围坐,几盘水果,几只酥皮月饼,月影恍惚,老人说月亮上有桂花树,我常仔细分辨那桂花树,却总因银光闪烁而无法看清……
长大以后,知道那上面其实没什么桂树,有环形山,阿姆斯特朗的脚印,还有我们丢下的月球车……这些都很牛逼,可老人们讲的桂树,依旧是最美好最浪漫的记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童年里的老人们都已不在,他们给我遥指的月亮, 依旧在今夜发出皎洁的光……
八月十四的夜,寂静大学路上,叶子随着灯光摇曳在路边的红墙。没有行人,没有汽车,只有送外卖的小哥,骑着电瓶车在路边滑过,在如水的夜色中穿行……
树影斑驳,月亮随着脚步,在法桐的叶子上穿梭,星辰点点,偶尔有夜航的飞机掠过……
明天,和很多人一样,在中秋之夜背起行囊,一路向西向北,去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城市,那个同样在月光之下的北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KV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