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景║初冬收到的快递 (散文)
家乡位于梅县区和蕉岭县两地交界处,那是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庄,村庄有个奇怪的名字叫丫髻村。
依稀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跟随爷爷从丫髻村走上十几公里的山路去赶集了,照例他要挑一担农产品去售卖,而我总是赤脚跟在他的后面。
小小的少年,不耐冬日的寒冷,转过一个山坡,走过一个山弯。正是十分焦躁的时候,到了一个叫嵩山的村庄,这里是白渡镇的一个小集市。爷爷在此稍做歇息,然后用五分钱给我买根冰棒,放入嘴里,又冰又甜,还带着清香;如果到了中午,爷爷的农产品都还没有卖完,他则会在集市里的小食店给我买碗客家腌面。
这是我第一次吃到冰棒和腌面,这样的光景上演了好几回,后来我渐渐长大,和爷爷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了,再后来,爷爷远去天国,我也离开了家乡。
2000年的时候,我在梅州城区读书,班里有群学生是沿海地区来的,比较富裕,其中一个叫听框的同学经常请我们吃东西。听框喜欢打篮球,每次打完篮球后,都会请大家吃冰棒和腌面。求学时,打完篮球有根冰棒,还能有碗客家腌面吃的生活,当时感觉那就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
奇怪的是,以前认为冰棒和腌面简直是世间的珍宝,长大以后的我,对冰棒和腌面却不怎么待见。也许是后来从网络上了解到,当时所谓的冰棒,实际就是糖精加水冷冻而成;腌面如果不加汤,现在更是感觉难以下咽。反正,冰棒和腌面早已经不再属于我最喜欢的食物。
我觉得,腌面也好,冰棒也罢,都是极为普通的食物。但小时候吃冰棒和腌面的场所,却是我心灵深处最深的地方。很多年后,我到过很多地方工作,却常常想起它们,不知道那些店铺的老板后来的命运如何?至少不会像我这样颠沛流离吧?
几年前,我又回到了梅州城区工作,工作单位附近也有售卖老冰棒和腌面的店铺,但冰棒和腌面似乎又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吃起来是好吃的,但觉得味道又都不太对。
现在的物质无限丰富,随处可见各种食品,随手可买,种类也很多。慢慢地,选择多了,冰棒好几年没有吃过,腌面也基本不单独吃,要吃的话一定要配碗汤。
有一天,我的微信上收到一条消息,是同学听框发来的。他成了家,生了三个孩子,开了家小店铺。我就跟他开玩笑说,寄一点特产过来。
不想,几天过后,我收到了他寄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些听框家乡的特产。
听框结婚生子后,好久没他的信息。如今,却寄来了个包裹,让我心里在这个冬天也有了很多的温暖,这一份同学之情,让我真的很感动。
一包特产,想起一支冰棒、一碗腌面。东西未必能知人世的事情,可是这世间最贵重的还有不老的友情。
原载《梅州日报》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本站拍摄。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周华景,广东省梅州市人,常用笔名:周逸帆、萧登。曾在某国企工作多年,凤凰网专栏作者,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梅县区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李瑜;校对:夏鸥
策划:方茹;责编:饶云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