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随景—2009老北京三景点
图文/杜辉
正阳门、琉璃厂、田义墓,正阳门也就是大前门,估计是来北京旅游的必去景点之一。琉璃厂已经衰败了,标志性并不是很明显,去的人就少了许多。田义墓在稍微偏点的石景山,估计北京人都没几个去过的。
正阳门:
正阳楼被北京人称为前门楼子,正阳门也就被称为前门,更通俗一点的就是大前门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众多的商业品牌,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的大前门香烟。总是看长辈抽这个,好像是棕色的烟卷,而且很便宜。
前门往南就是曾经最具北京地标的旅游区大栅栏。不过现在改造后也就退出了北京人的视野。弄得太过时尚,缺乏了老北京的味道。众多藏在胡同里的老字号、小吃也都搬走了,那大栅栏还留下什么?不过是个地名而已。
正阳门上以前有不少文物、展览。现在弄得比较商业化了,展品也少了许多。不过站在上面俯瞰天安门和前门,视野宽阔,自有情怀。其中有个据说是北京的中心点,看看即可,拍个照留念下就是。
琉璃厂:
琉璃厂分东西两条街,也许和小时候住这里的关系,总觉得东边才是正宗的琉璃厂,西边就是蹭热度的胡同。正经的古玩商店也大都在东街上,喜欢的还是可以逛逛的。琉璃厂和大栅栏一样,曾经也可以作为北京的地标。但是经过岁月的打磨,还有文玩市场的冷却,这里也就没有了曾经的风光。在不宽的老胡同中,更突显了一丝落寞和破败。不过也更多了一点点老北京的味道。其实以前的街道都很窄的,这和改造后的大栅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附近的胡同也大都商业化改造了。没有了老门老房,多的是颇具情调的餐饮文化商店。
小时候就住在边上的杨梅竹斜街,每天上下幼儿园都路过这里,见过不怪,审美疲劳,也就不觉得这里新鲜了。琉璃厂这有个中国书店的总店,爱看书的还是可以去看看,有时候能淘换到不错的古旧书。西边的荣宝斋商业化太过,基本就算起哄的了。感觉意义不大。
田义墓:
这地方估计北京人都少有人知道,更不要说来过。终究石景山以前算郊区,而且交通不便。这其实就是宦官博物馆,北京作为几朝古都,有皇帝自然就有太监,文化中当然就有他们的位置。现在大家听得做多的中关村,其实就是太监墓。以前叫中官,就是太监,后来为了好听一些才改为中关了。
从网上找了有关田义的生平介绍,还有田义墓的由来,附在文下,让大家了解一下(来源360百科)。
田义:
宦官,号渭川,陕西华阴人,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九岁入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万历皇帝见其办事恭谨,练达老成,赐其蟒衣玉带,以示嘉奖。万历十一年,南京盐贼四起,民不聊生。万历皇帝派田义到南京,委以南京守备之职,缉拿盗贼。田义在南京六年,忠实执行旨意并完成了任务,回京后,田义先后掌司苑局,巾帽局,司礼监印,同时兼掌酒,醋,麦局印,并御赐上方剑,许在禁地乘马。这在封建社会是少有的恩遇。
万历三十三年,72岁高龄的田义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因病去世,万历皇帝悲痛不已,辍朝三日,安排安葬事宜。
死后皇帝特赐他模式口茔地一区作为佳城。他以后有十几位太监羡慕田义的人品和威望并追随他而葬在了田义的墓地中,因此形成一个规模不大,但内容丰富的太监墓群。
田义墓:
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葬有明朝万历皇帝身边最宠幸的当红大太监田义及其他十几位明清太监的墓群。到了清代,此墓已废弃,无人管理。有一僧人至此,对墓园景物十分钟爱,恐其遭贪利奸徒破坏,于是奏请康熙皇帝批准,在墓园东邻建"慈祥庵"一座,称为"东曲",并将田义墓作为"西曲"归入庵中。又由于庵前有一巨大的石香炉,"石香炉庵"便由此得名。慈祥庵有殿宇两进,三楹,内供观世音像,两侧为禅堂,有一小门与田义墓相通。目前殿宇作为"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