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虚血瘀论治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 PF)是多种发病原因不同的肺间质性疾病的共同结局,中医将其归于“肺痹”“肺痿”范畴。临床医家多从“虚、痰、瘀、毒”角度阐释其发病机理,表现为“本虚标实”,本虚有气血阴阳之别,且以气虚为主;标实即痰浊、瘀血,又以瘀血为重。肺纤维化早期以炎性渗出为主,可从“肺痹”论,气血痰互结,络阻血瘀,壅塞痹阻;中晚期则以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为主,肺泡正常结构破坏,肺功能不可逆消失,此期与“肺痿”肺叶枯萎不用,肺肾两虚,血行瘀滞,瘀血阻络相似。虽然肺纤维化的病理因素复杂,发病机理重点在不同阶段亦不同,但是气虚血瘀贯穿整个疾病过程,故应以温阳益气、化痰祛瘀通络为基本治法,同时兼顾虚实、标本同治。
气虚为引起肺纤维化的重要病理关键
《难经·八难》中有言:“气者,人之根本也……气虚则百病丛生”。肺为气之主,主一身之气,为五脏六腑之所华盖,职司卫外,为人身之藩篱,是以外邪易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伤气,或因年老体衰,或因外感而致肺气亏虚,腠理失密,卫外不固,肺之宣降功能不利,血行不畅,津液气化失司,终致痰凝瘀血痹肺,咳喘不宁。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若患者肺病及脾,子病及母,或嗜食肥甘厚味、生冷寒凉,损伤脾胃,脾运化功能失调,酿生痰浊水湿。若肺病及肾,金不生水,肾气衰惫,肾主水纳气功能失司,人体津液代谢失调,水湿不化或敷布功能受损,水液停积为患,泛溢肌肤,凌心射肺,或虚火灼津凝而为痰。总之,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发而为咳、为痰、为喘。
血瘀为肺纤维化的重要病理因素
《丹溪心法附余·咳嗽》:“肺主气运行血液,周流一身,金也”。肺主气,全身血液的运行,依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控。宗气贯心肺而行呼吸,心脉上通于肺,肺为相傅之官,助心行血。又气为血之帅,肺气虚则无力助心行血,心气、心阳虚衰,行血作用减退,则血行迟缓,滞而为瘀。诚如《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云:“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肺纤维化为多种肺间质性疾病的共同结局,病程较久,久病致虚,气虚血瘀,正所谓“初病在气,久病从瘀”“病久、痛久则入血络”“病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之中必有瘀凝”。当瘀血生成,又可阻滞气机,常与痰兼夹为患,相互胶结,致病多顽恶。
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为肺纤维化基本治法
气虚为肺纤维化基本发病机理,是引起本病的重要病理关键;血瘀为肺纤维化的重要病理因素,贯穿病程始终。故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为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阳气具有温煦、宣发、推动的作用,其温煦、蒸腾气化为肺津血阴精输布和排泄的动力。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治疗方法,既针对了气虚发病原因治疗,又可促进瘀血、痰浊等病理因素的消散,减少有形实邪的积聚,扶正祛邪,延缓肺纤维化组织的增生。痰浊、水饮、瘀血常兼夹为患,临床应用时,常常在辨证应用黄芪、淫羊藿、仙茅、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尾、地龙等温阳益气、活血化瘀药物基础上,酌情配伍豁痰化饮之品。
参考文献: 田丽,刘学,张伟.从气虚血瘀论治肺纤维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06):12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