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龙骨、牡蛎(先煎)各24g,桂枝、白芍、生姜各10g,炙甘草6g,大枣5枚。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用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解肌散寒,调和营卫,滋阴和阳,安内攘外。配加龙骨、牡蛎二味,固表敛汗,镇心安神,固肾摄精。全方共呈调和营卫,滋阴和阳,镇纳固摄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阴阳不调,营卫不和,精、气、神、津液失于摄纳之病证。
本方具有调整汗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镇静,强心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心悸、汗多、遗尿、失精、舌质淡润、脉虚大或芤迟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上肢颤抖、阵发性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衰弱、自汗、盗汗、遗尿、带下、早泄、遗精、不射精、阳痿、肺炎、心房纤颤、脑动脉硬化症、癒病、慢性胆囊炎、慢性结肠炎、前列腺炎、脉迟症、多发性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症、农药中毒后遗症、风疹、斑秃、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崩漏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心悸、多汗、遗尿、失精、脉虚大或芤迟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心房纤颤(心肾两虚,阳损及阴型)治宜调和阴阳,兼顾心肾。
以本方加琥珀末(冲)10g,酸枣仁15g,党参20g,丹参、白术各9g为主治方。
2.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阳浮越、肾阴亏虚,水不济火,营卫不和型)治宜温阳定悸,潜镇安神,调和营卫。
以本方加肉桂4g,制附片15g,生铁落100g,酸枣仁18g为主治方。
3.脑动脉硬化症(肾虚不固,阴阳失和,瘀血阻滞型)治宜补肾固摄,调和阴阳,活血祛瘀。
以本方加菟丝子、覆盆子各12g,丹参20g为主治方。
4.癔病(思伤心牌,阴液亏损型)治宜调和阴阳,健脾益胃,生津养血,疏肝解郁。
以本方加浮小麦30g,郁金、合欢皮、制香附、炒枳壳、陈皮各10g为主治方。5.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卫不和型)治宜调和营卫,温阳摄阴。
以本方加五味子、桔梗各6g为主治方。
若见喷嚏流涕者,加辛夷花、蝉衣。神疲形瘦,气虚乏力者,加太子参、茯苓、白术。饮食不香者,加鸡内金,陈皮、焦神曲。
6.支气管肺炎(营卫不和型)治宜温卫和营,健脾益气。
以本方加党参、白术、百部、紫菀各10g为主治方。
若面色铣白,多汗者,加黄芪、浮小麦。咳嫩频作者,加桔梗、桑白皮。虚喘无痰者,加乌梅、五味子。痰多而清稀如水者,加广陈皮,法半夏。
7.流行性乙型脑炎(气阳不足型)治宜益气和营。
以本方加黄芪12g为主治方。
若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大便溏薄者,加焦山栀子、苍术。
8.慢性胆囊炎(肝阳困顿,气机不利,中阳不振型)治宜温阳健脾,疏肝理气。
以本方加薤白、炒枳壳、陈皮、郁金、玄胡索各10g,砂仁4g(后),青皮8g为主治方。
9.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运化失司型)治宜温补脾肾,生津固涩。
以本方加制附片、五味子各6g,炒白术12g,党参、陈皮各10g,炮姜3g,焦山楂30g,木香5g为主治方。
10.阳瘘(精伤气耗,阳损及阴型)治宜调和阴阳,交通心肾。
以本方加干地黄30g,黄芪20g为主治方。
11.不射精(阴阳两虚,精关失调型)治宜调和营卫,启闭精关。
以本方为主治方。
12.尿失禁、遗尿(下元不固,膀胱虚寒型)治宜温补下元,固涩止遗。以本方加益智仁、巴戟天各10g为主治方。
13.前列腺炎(阴阳两虚,湿热下注型)治宜补益阴阳,清热利湿。
以本方加黄柏、知母、金樱子、沙苑子、芡实为主治方。
14.多发性神经炎(痉病)(气血不足,寒湿入络、筋脉失养型)治宜调和营卫,祛风除湿。
以本方加黄芪30g,防风12g,白术18g,鸡血藤40g为主治方。
15.斑秃(肝肾亏损,精血不足型)治宜滋补肝肾,调荣养发。
以本方加何首乌25g,菟丝子15g为主治方。
16.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脾虚气弱,营血失养型)治宜健脾益气,调和营卫,镇心安神。
以本方加党参12g,黄芪30g,当归10g,鸡内金5g为主治方。
17、月经过多(冲任虚寒,血不归经型)治宜温摄冲任,固涩业血。
以本方加黄芪、杜仲、桑寄生、乌梅炭各15g为主治方。
【随证加减】
1.汗多者加黄芪、浮小麦。
2.遗尿者加益智仁、桑螺蛸、覆盆子。
3.心悸易惊者加灵磁石、酸枣仁、茯神。
4.失精(遺滑)者加芡实、莲须、菟丝子。
【化裁变通】
1.深师龙骨汤(《外台秘要》)
龙骨、茯苓、桂心、远志、麦冬、牡蛎、炙甘草、生姜。治心阳虚损、心悸、健忘,悲伤不乐。
2.龙齿散(《圣惠方》)
龙齿、茯神、人参、桂心、生姜、甘草、牡蛎、麦门冬、熟地黄、当归、白芍。治产后脏气虚、惊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