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四)

俩 甲 山 故 事(四)

孙万林/著

1

第四回  穷小子挖鼠洞盗谷充饥  

              周祥瑞献妙计砸窑抢粮

魂悠悠,梦悠悠,一群老农住山沟,

日月更替如流水,晨起劳作日落休。

不过是:

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忧。

好人们,顺着垄沟找豆包,

坏人们,坑蒙拐骗抢诈偷。

情悠悠,恨悠悠,

总说“天凉好个秋”。

说书唱戏,恰如揉面一般,是慢工细活。听书看戏,也是闲来无事、悠哉悠哉的消遣。更多精彩故事,且听说书人慢慢道来。

周府举办的祈雨祝寿大会结束后,亲朋好友纷纷告辞。冯铿在向周祥瑞道别时说道:“大哥,小弟有一事相求。”

“小弟请讲。你我弟兄之间,不要说求。有事尽管吩咐。”周祥瑞说道。

冯铿说道:“我们松树山村的旱情比你这里还要严重。吃水困难,家家断炊。我两次开仓放粮,粮食囤子,早已底朝天了。山上能吃的野菜也挖光了,榆树也剥没皮了。村子里,隔三差五就有饿死的人。我看到乡亲们挨饿,心如刀绞一般。实在没有法子了,冒昧恳求大哥帮助。假如您家还有余粮,借给老弟些许。到了秋后,等牲畜长足了膘,我去坝后,给您赶回一群牛羊,加倍奉还。如果你家粮食也不足,我再另想办法,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乡亲们饿死。”

周祥瑞拉着冯铿的手说道:“我这里的情况比你们村子要好些。我也开仓放粮两次了。眼下,我家还有一仓谷子没动。老弟你放心回去吧。明天我就让管家安排车辆,给你送谷子。”

冯铿冯锵千恩万谢,兄弟告别。

次日,周祥瑞安排人手为松树山冯家送去了谷子,暂且不表。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人,要是到了饿得濒临死亡的时候,啥事都敢做。整个乌宁县一时贼盗风起。闹得最凶的要数松树山村的黄枪会。

松树山村是个林区,耕地少,林地多。村里的住户大部分靠打猎、营林、伐木为生。山民们的口粮,基本是靠用木材和农区交换。住户家里储备的口粮本来就不多。连年欠收,家家断炊。

上面说到了,周府为冯家送来了谷子。冯铿把这些谷子全部分给了断炊的饥民。可是,杯水车薪,也仅仅是解决了一时之需。不过十天,这些粮食又吃光了。

松树山村和俩甲山村一样,也是个大村子。建村之初,全村最早在这里安营扎寨的也都是从山东、河北跑过来的灾民。和俩甲山村相仿,村子里也有四家大户人家,人称“冯陈褚卫四大家”。这“四大家”中,冯家是建村第一家。当年,逃荒卖艺的冯家父子,在松树山村安了家,靠打猎谋生。接着,陈、褚、卫三姓人家相继到此落脚。冯陈褚卫“四大家”,相依为命,互相帮衬,活了下来。后来,又有一些逃荒人来到这里。此时,全村聚集发展到了三百多口人。在村里,冯家是首户。附近的山林,有一半归冯家所有。另外,冯家在北部坝后牧区还有一个大牧场。

冯铿其人,侠肝义胆,为人豪爽,敢作敢为,是松树山村里全村人的主心骨。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作为一村之长,冯铿理所当然要担负起为民请命的责任。旱灾发生后,冯铿几次开仓放粮。冯家储备的粮食,很快就放光了。为了拯救饥民的性命,冯铿多次带领黄枪会信徒和饥民们,到乡里、县里请愿。当官的总是说官府里的粮库也空了,没有粮食接济穷人。饥民们有的出门乞讨,有的投亲靠友,一些老弱病残的饥民,只能靠挖野菜、扒树皮充饥续命。山里能吃的野菜都挖光了,山上能充饥的树皮也扒光了。

命悬一线的饥民们,恰如嗷嗷待哺的羔羊,实在是可怜至极。

饥民们纷纷聚集到冯家大院,请冯氏兄弟为大家想活命的办法。

冯锵出面和饥民们在院子里商量抗灾的办法。其中一个黑大个黄枪会信徒大声对冯锵喊道:“冯二哥,我们咋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老少少全都饿死啊。你挑个头,带领我们去抢官府的粮仓吧。我们黄枪会没有一个怕死鬼。只要你敢出头,我们都跟着你走。”

冯锵对聚集在院子里的灾民们说道:“弟兄们,砸窑不可莽撞行事。要抢官府的粮库,首先要搞准官府粮仓的情况。不然,也无从下手。弟兄们,请诸位散去吧。容我和冯铿大哥等人商议一下,首先把官府粮仓的情况搞准确,再发起行动。我冯锵就是豁出这条命,也要干一票。到了行动的时候,一定提前通知大家。”

众人散去。

冯锵回到议事厅,和冯铿、卫武等人商量组织饥民抢粮的事情。

冯铿早就有了带领饥民抢粮的想法。但是,没摸准官府粮库的情况,也不敢贸然行动。

冯铿说道:“我前几天已经派出两个密探,打探官府粮库情况。探子向我禀告说,乌宁县城里有三个粮仓有粮,另外,俩甲山吴仁家里有两个代收代储的粮库,也有谷子。据说,吴家的粮食放在地下仓库。当务之急,是搞清这些粮库的具体位置,然后才能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冯锵对大哥说道:“大哥,这个事情就交给我和卫武老弟吧。我们俩立即去侦查官府粮库的位置。搞准确后,再商量砸窑的行动。”

冯铿同意冯锵的建议,嘱咐冯锵、卫武说道:“你俩去一趟俩甲山,把我们抢粮的打算告诉周祥瑞大哥,请求大哥协助。假如周大哥能够把俩甲山村的饥民也召集起来,和我们同时行动,人多势众,想必抢到粮食的可能性更大。”

冯锵、卫武遵照大哥冯铿的安排,先到乌宁镇,对设在镇内的官府粮库做了侦查,而后到了俩甲山村。

他俩在周府大门外面遇到王敬之。敬之陪同冯、卫两人到了周府会客厅。

会客厅内,周祥瑞和妹夫王守烈正在议事。

冯锵对周大哥和王守烈说明来意。

周祥瑞说道:“俩甲山的饥民也正在谋划到官府粮库抢粮的事情。我看这样吧,咱们两个村子就来一个联合行动。你们在松树山村组织,我们在俩甲山村召集,两个村的人一起干。”

王守烈说道:“官府的粮食确实是在吴府代储,据说吴府有几个地下粮仓,代储粮食。不过,粮仓的地点保密。外人没有人知道准确地点。”

在一旁听着大人们说话的王敬之突然插话说道:“这个不难。我知道吴府粮库的位置。”

王守烈白了身边的儿子一眼,大声训斥道:“臭小子,整天胡说八道。大人们正在商量正经事情呐,你也想掺和。滚一边待着去。”

敬之辩驳道:“我不是胡说八道,我真的知道吴家粮仓的位置。不信,我现在就领着你们去看看。到了那里看一眼,你们就知道我说的话是真的了。”

冯锵看到敬之一本正经的表情,相信敬之不是开玩笑,就对敬之说道:“快说说,吴府的粮库在哪里?”

敬之向大人们说了他发现的一个秘密。

事情是这样的:

四天前,王敬之的同学李杰信说“家里断顿绝粮了”。前天,王敬之从家里装了一袋小米,扛到李家,放到李家炕上,对杰信娘说道:“大娘,我听说您家断顿了,就从我家米囤里搲了两升小米,给你送过来了,先吃几天,吃完了,我再给你送来。大娘,杰信干嘛去了?”

杰信娘说:“谢谢。杰信和同学们到村外挖野菜去了。”

此时,大门口传来一阵说话声。敬之朝门口一看,是大个子同学赵中仁背着李杰信进了院子。还有钱华礼、孙英智随在后面。

这四个孩子,都是周府佃农的孩子,同年生,都是十五虚岁,是王敬之在“民生学堂”里同班不同届的同学。敬之比他们早上学两年。

“民生学堂”有一条规定:凡是周府佃农家的孩子,都可以免费进入学堂读书识字。

“民生学堂”是个四年制的“复式学堂”,两年收一届学生,共有两个班,男女生分班上课。同班的同学年龄相差较大,年龄大的十五、六岁,岁数小的才八、九岁。

大家把李杰信放在炕头上,只见面黄肌瘦的李杰信紧闭双眼,呼吸微弱,额头上沁着虚汗。

原来,下午放学后,赵钱孙李四个穷小子挎着柳条筐,结伴到村外的田边挖野菜、撸树叶。

挖了半筐苣荬菜、小白蒿的李杰信突然歪倒在地上,饿昏迷了。同学们轮流着把李杰信背回李家。

杰信娘赶紧为杰信熬粥。

李杰信喝了两碗稀粥后,就缓过神来了。

敬之对同学们说道:“大家都不用为挨饿发愁。你们几家吃饭的问题我有办法解决。明天的这个时候,你们几个各自拿上一把铁锹和一个口袋,到村外南大沟找我。到时候,你们就有米吃了。”

大家问敬之,米从何来?

敬之说道:“不用细问,我自有办法,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次日晚上太阳落山前,同学们按着约定,来到南大沟。

敬之问同学们:“知道为啥叫你们到这儿来吗?”

同学们都摇头说道:“不知道。”

“仔细看看,这沟堂子里和以前有啥不同?”敬之问道。

几个人同时环顾四周,都说,没啥不同。

敬之从沟劈缝里掏出一把土,问大家:“看看这把土里有啥?”

大家看了看敬之手里的土,都说:“土里有谷糠。”

敬之说:“琢磨琢磨,荒郊野外的,哪儿来的谷糠?”

大家都是一脸迷惑。

敬之接着说道:“告诉你们吧,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秘密。”

原来,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放学后,敬之到南大沟玩耍,发现沟劈缝里有很多谷糠。他感到这事有些蹊跷。仔细观察,他发现附近有一个土窑洞。他钻进窑洞一看,里面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耗子窟窿。敬之断定:这些谷糠一定是这里的耗子吃剩下的。他听老人说过,老鼠爱偷吃谷子,光吃米,不吃糠。“但这么多谷子,耗子是从哪里倒腾来的呢?”敬之回家后,始终琢磨这件事。

当日晚饭后,敬之再次来到沟里。他有了一个惊人发现。

窑洞里,成群结队的耗子到处乱窜。夜晚,是耗子们活动最猖獗的时候。

老鼠发现有人进来,纷纷钻进了耗子窟窿。

敬之发现窑洞内一个土窟窿下有一大堆谷子。

敬之找来一根树枝,捅那个土窟窿,有大量的谷子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敬之断定:这里附近一定有一个谷仓。这里离吴府很近,这些谷子肯定是吴家谷仓里流出来的。

敬之接着对同学们说道:“我还发现,最近咱们家里的老鼠都不见了,我们家的老猫也整夜不回家。”

敬之带着大家走出窑洞,指着沟帮子上的老榆树说道:“你们看那树上,落着好几只夜猫子呐。它们是来这里抓耗子吃的。是吴家的谷仓招来了耗子,大量耗子又招来了夜猫子和老猫。”

敬之说的意思是,在这个沟堂子里有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猫头鹰是这条食物链的“霸主”。

当然,敬之当时还没有“食物链”这个概念。

听敬之这么一说,大家都恍然大悟了。

敬之吩咐同学们用铁锹挖开窑洞里的那个黑窟窿,土窟窿里流出大量谷子。

大家动手把谷子装进口袋里,各自背回家里。

敬之吩咐大家明天晚上还要来此地装谷子,并且嘱咐大家:此事一定要保密。

听了王敬之说的这些发现,冯锵特别高兴。他说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正在为找不到官府的粮库发愁呐。真是天助我也。看来老天有眼,可怜天下的穷人。”

众人都大喜过望。周祥瑞当即表示,配合松树山黄枪会,发动俩甲山村的饥民同时行动。

为了商讨抢粮计划,周祥瑞随同冯锵到了松树山村,见到了盟弟冯铿。

周祥瑞对冯铿说道:“官府和吴家的粮库都有保安队严密看守。假如饥民们赤手空拳贸然行动,不但抢不到粮食,恐怕还要白白丢掉性命。我有一个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冯铿说道:“大哥您说,如何行动?”

周祥瑞说道:“我看这样办。派出一些黄枪会的弟兄,到县城活动,故意暴露行踪,放出口风,就说是黄枪会要到乌宁镇的粮库抢粮,引起保安队的注意。官府必然调动全县的保安队,加强县城粮库的防守。我们密切观察保安队的动向。一旦发现驻守俩甲山的保安中队离开俩甲山,我们就可以趁机在俩甲山吴府的粮库动手,打开吴家粮库,抢到粮食。还请冯锵老弟带领盖东洋的弟兄们密切配合。不知此计是不是可行?”

冯铿频频点头,对周大哥的计策连连称赞。

冯锵也说道:“此计甚好。我们盖东洋绺子一切听从周大哥安排和调动。保证能把声势造大,达到调动保安队的目的。”

接下来,众人议定:两村联合行动到吴府砸窑,时间定在保安队离开俩甲山村当夜亥时。明日开始,盖东洋绺子派出三十名胡子兵,到县城附近活动,调动保安队。周祥瑞和冯铿等人分头负责组织两个村饥民准备好棍棒、口袋、车辆等物,做好到吴家粮库抢粮的各项准备。

这正是:

大灾之年贼盗起,周府慈善发救济。

冯氏兄弟要砸窑,敬之发现大秘密。

祥瑞献出抢粮计,调虎离山要奇袭。

声东击西抢谷子,要知后事看下集。(☆)

注释:

搲 —— 东北话读音为wǎ,有的地方也读wā或wà。“搲”字和“舀”字的意思相近,重“舀”为“搲”,如搲米、搲土。

夜猫子 —— 猫头鹰。

孙万林,笔名山叟,网名幽谷听风。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祖籍山东莱州,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乡西山村。曾在部队班排连营团各岗位上工作过。转业后,在赤峰市国土局、赤峰市建设委员会任纪检书记、调研员、党组成员等职,已退休。先后有100多万字文学作品在国内各种报刊、杂志、出版社发表。其中,1988年,军事学术论文《实行“两个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防后备力量》,在“全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学术研讨会”上,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军事科学院评为优秀论文,并被军事科学院《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论文集收录刊发。农村题材30万字长篇小说《山水依依》于2009年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内蒙古晨报》连载。《俩甲山故事》是他的第二部长篇作品。

(0)

相关推荐

  • 清末苏皖水患因隐瞒成灾 千万饥民下江南 最终流民成寇

    1906年,清光绪32年,这一年中国南方降雨过多,中国南方大部发生了洪涝灾害,其中尤以江苏,安徽的水患最为严重,持续的降水不但导致农田颗粒无收,还淹没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仅江苏一省的灾民人数就达到了 ...

  • 新小麦陆续上市各方抢着收购,中储粮某粮库随行就市

    新小麦陆续上市各方抢着收购,中储粮某粮库随行就市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十四)

    俩 甲 山 故 事(十四) 孙万林/著 1       第十四回  假联谊恳谈小鬼子施威  编借口抗会周村长受刑 书接上回. 2月27上午,张海鹏的队伍,完成了预定任务.日军又给他下达了新任务,命令他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廿四)

    俩 甲 山 故 事(廿四) 孙万林/著 1 第二十四回  鲍鸿派密探刺探老营盘  黑田进深山夜袭盖东洋 一杯茶水一把琴,开腔就唱招招人. 今天说的是糟心的事,不是打仗就是死人. 你若是胆子特别小,赶紧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一)

    俩 甲 山 故 事(一) 孙万林/著 1 开  场  白 百年烟雨雾朦胧, 浓墨重彩绘人生. 谈古论今稼穑事, 树碑立传赞老农.  各位稳坐雅言,说书人开腔亮嗓,撷来一段<巾帼叹>,权作新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三)

    俩 甲 山 故 事(三) 孙万林/著 1 第三回  庆寿诞聚宾客演戏唱影 请神仙抢龙王断腿折臂 三弦一拨响嗡嗡, 我来说,你来听. 说书人, 评古说今,仅凭一把弦,奏响古今中外绝唱, 海阔天空,全靠一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五)

    俩 甲 山 故 事(五) 孙万林/著 1 第五回  俩烟鬼抽大烟命丧黄泉                冯老二开三枪打死石原 琴声噎咽,唱词悲催.评书继续,书接上回. 说的是塞外轶事,唱的是百年经纬,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六)

    俩 甲 山 故 事(六) 孙万林/著 1 第六回  冯锵躲灾避祸落草为寇  褚玲颠沛流离被逼成匪 日暮苍山远,地暗亦天昏. 回首百年事,几段辛酸文. 崎岖山间道,过往三代人. 茫茫人生路,拳拳一颗心.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七)

    俩 甲 山 故 事(七) 孙万林/著 1 第七回  黄枪会调虎离山施妙计  盖东洋声东击西抢官仓 说清楚冯锵和褚玲的传奇人生后,再回过头来接着前面的茬口儿细说"盖东洋"绺子砸窑抢粮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八)

    俩 甲 山 故 事(八) 孙万林/著 1 第八回  因打井周吴两府起纷争 为还债寡妇一家失良田 三弦一拨笑盈盈, <俩甲山故事>接着听. 若有镚子扔两个, 买壶茶喝润喉咙. 书接上回.说话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九)

    俩 甲 山 故 事(九) 孙万林/著 1 第九回  表哥来信诚邀表妹进城  父母苦口劝说女儿选婿 三弦拨动嗡嗡嗡, 稳坐雅言接着听. 说的是,大千世界稀罕事. 听的是,渺渺人生乱世情. 说闲书,恰似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