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取士压制人才?标准化格式化的考试更有利于阶层流动
这个问题要抢答一个。
相对于世袭制、征辟制、察举制、九品官人法,科举制是不是进步?
当然是。科举制最大的好处是,不依赖于个人和家族的社交网络,至少在理论上,只要你读书,你就可以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入仕当官,光宗耀祖。
虽然起点不一定平等,但是至少在科举考试面前,每个朝代都在尽力做到公平、公正,给每一个读书平等的机会。
但是,在历史上来说,科举考试起步于隋唐,而在唐朝晚期,又形成了一些著名的世家大族,也就是所谓的缙绅之家,科举考试只是表面上的渠道,实际上多数人是利用自己的家族势力进入官场。而这些人和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一样,不管政治才干如何,只要是投胎投得好,起点就比别人高,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
到北宋的时候,科举考试制度更进一步严密,逐步完善和成熟起来。但是,这仍然没有避免北宋在中后期就出现政治大家族的情况。
比如范仲淹,他是从一个穷小子通过科举考试上去的,但是他的四个儿子,除了一个恩荫入官之外,其他三个都通过科举考试当上了官。
又比如蔡京,他和蔡襄、蔡卞兄弟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他们的儿子也都通过科举入仕。
你能说这些人都必然是舞弊的吗?不一定。虽然他们确实有些渠道可以利用,但大体上仍然是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才入仕当官的。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假如你是985高校毕业,那么大概率的情况是你家里建国前曾经是地主、富农、干部、教师、医生等背景,八辈子贫农的概率是不高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些曾经阔过的家庭才知道,在一个大体平等的起点上开始赛跑,最有助于你迅速跳出本阶层实现阶层上升的,只有教育。而八辈子贫农的家庭,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的。
这就叫社会资本。而在一个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的社会里,社会资本是累积的。你爷爷上过大学当了干部,你父亲也上了大学当了医生、教授,那么你上985、211大学的概率要比其他人大很多。而爷爷是农民,父亲是农民的90后、00后别说上985、211,就是普通大学,概率也小很多,大概率是在初中毕业之后就收拾行李去广东打工。
那么,在这种阶层分化趋势难以避免、社会资本代际累积的条件下,教育和考试就特别重要,因为这是仅剩的社会阶层流动渠道。所以,一个国家要保证社会阶层流动渠道畅通,就必须让考试更加的标准化、规范化、客观化,尽量减少主观因素。
比如说,大家都在准备科举考试,但同时规定素质教育可以加分。考试成绩相同条件下,以钢琴级别来决定录取谁。这样是不是公平呢?肯定不是,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学的起钢琴。对农村孩子来说,压根没见过钢琴,怎么考?
八股考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国家规定课程大纲,统一使用标准教材,然后用统一的、格式化的考试来测试每个人的学习成绩,这样才能有公平的结果,对穷人家的孩子才更有利。那种动辄加试其它素质教育项目的考试,在教学大纲之外的考试,都是耍流氓。
应该说,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格式化答卷方式,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成功的,避免了很多弊端。即便如此,在明朝末期,仍然出现了北宋中后期那种情况,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运转了一百多近两百年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和八股文非但不是压制人才的方式,反而是给了出身寒微的人才以更多的机会。因为培养人才的是教育,而发现人才的办法只有考试。考试不公平,只会埋没更多的人才。
那么,科举制和八股文为什么后来不行了呢?问题并不是出在考试上,而是社会环境和知识体系变了。欧洲都已经工业化了,新科学、新知识在不断产生,而清朝还死抱着四书五经那一套来考试和选拔人才,自然是跟不上时代了。问题不是出在考试,而是出在教学大纲和教材。而这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必须在国家层面意识到这个问题,才能进行改革。
考试是教育的指挥棒,自古皆然。但这需要国家领导层始终对新技术、新知识、新科学保持开放和学习的态度,而不是胶柱鼓瑟,刻舟求剑。总之一句话,就是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