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日渐消失的老行当,重拾儿时记忆里的老长沙.

从前车马慢

东西坏了得拿去修

看书看报的人还很多

生活虽苦,但快乐来得很简单

广告万学海文,考研就选海文考研!27年专业考研辅导品牌,连续9年培育全国考研总状元!^^万学海文直播课/全年营/冲刺营/复试...而今科技与电商发达

一切都那么唾手可得

却总让人心里觉得少了些味道

“磨剪子嘞,锵菜刀...”

“收长头发,收旧手机...”

“修洗衣机热水器旧电脑...”

那些耳熟能详的吆喝声也少有听闻

广告福汇FXCM是国际知名外汇交易供应商,享誉业界,信赖之选。提供优质便捷的中文客户服务^^和交易工具。在同一平台交易39种...曾经遍布长沙城区大小街道的老行当

也在日渐消失

不少已遍寻不到了

近几日里

我们走访了几家老街小店

与老一辈们聊聊他们的工作现况

感受这些老行当背后的故事...

0 1

缝纫店

‍在高姨这位40多年的老裁缝看来,今时已不同以往。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大家喜欢找裁缝量尺寸、做衣服,哪里破了可以自己缝补;现在制衣、售衣成本低廉,但靠网购买来的衣服总不那么合身,不熟针线活、来店里改衣服的人会更多一些。

“近二十几年,我的家和店都在这里,店址就在巷子里来回折腾呗。来的人基本上都是熟人,这一行也不存在打广告,都靠大家口口相传。”

高姨回忆道,刚刚改革开放时,是缝纫生意的顶峰时期,人们刚刚走出穷苦日子,口袋里有了一点用于打扮的小钱。十几年前生意好的时候,有时熟客忘了,隔了好几天才来拿衣服,衣服堆积在一块,她得翻许久才能找到。

现在虽活儿比以前少了些,高姨也逐渐步入了老年,手上的功夫却丝毫不慢,还是那么爽利干练。

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12点,待高姨往店里一坐,路过的人便能听见缝纫机传来的阵阵响声。改大小、换裤边、换拉链...凡是与衣服相关的活儿,她都能做。

小到刚学会讲话的孩童,大到拄着拐棍的老人,只要拥有“穿衣话语权”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高姨的客人。“老一辈的人来改衣服,是觉得不想浪费了这块好料子;年轻人来找我改,主要是网购不合身,想改成更随自己身形的样子。”

有的看似大改的需求,实则不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就能来取;有时仅是一处小细节,就得花上半天的功夫。

高姨感叹道,现在日子越过越好,观念也与以前不同,那些收集存放的旧衣服,几年后可能都会被舍弃,愿意做手艺活儿的人也很罕有,她退休之后大概不会有后辈接班了。

“干缝纫这一行,比较费眼睛,也比较耗时,需要熟能生巧。现在这一行已经进入了青黄不接的阶段,估计等我们这些老裁缝退休后,缝纫行当可能真的会消失喽。”

0 2

制秤店

‍不管是去太平街吃小吃的本地人,还是外地来旅游打卡的游客,应该都曾经过过文嗲的这家小小制秤店。

这家秤店就位于太平里入口的一侧,门口摆放的吊椅,其实是一杆体重秤,一侧的立牌还展示了一则“立夏称人”的小故事。

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多家报社争相报道,文嗲凭借着这门手工杆秤制作技艺,在这条老街上已开店50余年。在这50多年时间里,他制作了13 多万杆秤,成为了长沙城颇有名气的手艺人。

菜市场卖菜、中药房抓药、镇宅辟邪、新婚赠礼...杆秤不仅可以用于测量,也是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秤不离砣,公不离婆,秤也有称心如意、白头偕老的寓意。假如身边有朋友结婚的话,送一杆秤也是蛮好的。以前旧时结亲,那些新娘子们的红盖头,就是用秤杆挑开滴”,文嗲向我们介绍道。

制作一杆大秤需要至少一天的时间,有些小秤由于精度更高,耗时就会更久。每一根秤杆都是采用了千年不腐的紫檀木,经石头慢慢磨制而成,称之为“铁杵磨成针”都不为过。

谈及电子秤与手工杆秤的区别,文嗲讲,电子秤有温差和电磁干扰,而这种传统的手工杆秤,测量重量时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会更加精准,不仅可以称药材,有的小秤甚至还可以用于称头发。

作为手工杆秤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人,文嗲很欣慰地说,现在这门老行当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徒弟的手上,等他退休了之后,大家还能继续在这小小店铺前,近距离感受到传统制秤手艺的魅力。

0 3

钥匙铺

‍从事配钥匙、修皮鞋的喻师傅,09年将店铺搬到了梓园路北侧,到现在已是第12个年头。

“我是92年入的行,当时没有拜师一说,都是我自己琢磨的。”喻师傅讲,他还收了个徒弟,现在在树木岭那边开店,也是干配钥匙、修鞋等老行当。

在喻师傅刚入行的时候,一双皮鞋、一把伞,价格都不便宜,修皮鞋、修伞的人多一些。随着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买新鞋和新伞都很便宜,他 现在主要是配钥匙、门禁卡和换锁芯。

“以前不像现在网购这么发达,大家的鞋子都会去商场里买名牌滴,所以来修鞋子、换底的人还是蛮多。有时候坐在修鞋的机子前面,一整天都不要起身。”

面积不算大的这间店铺里,摆着两个放配制机器的柜子,每一个抽屉里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钥匙。

喻师傅向我们介绍,随着钥匙和锁芯的进化,配钥匙的机器也在更新迭代,不同机器对应不同的钥匙款式。无论是简单的钥匙还是复杂的钥匙,都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配好。

就连配门禁卡的机器也进行了升级,一台机器可以配房卡、门禁卡、卷闸门遥控器等多种款式。

以机器夹住原钥匙,以机器铣出对应的凹槽与纹路,再用锉刀将边缘打磨光滑。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很看重手上功夫和眼力,每一把新钥匙得做到分毫不差,才能打得开房门。

我们临走前,恰逢一位住在附近的阿姨,来取之前送修的皮鞋,俨然一副熟客的模样,走前还不忘叮嘱喻师傅和阿姨:“昨天给你们的那些恰滴,如果不是这两天搞,就记得放冷冻里头哈,不然会坏嘎克。”

这样亦客亦友的关系,大抵便是喻师傅在社区里一开就是十几年的原因吧。

0 4

理发店

‍若之前打树木岭立交桥下路过,或许在某个瞬间,你的目光曾被罗爷爷的这顶小雨棚所吸引。

从事美容美发二十多年的罗爷爷,一直都驻扎于桥下。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是他的工作时间。

64岁的他,到现在身体依旧很硬朗。一把剃刀、一块海绵、一块毛巾、一把电动推子、一把发剪,就是他的全部工具。

罗爷爷回忆道,以前他当学徒的时候,得学三年以上,由师傅一点一点教,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要达到师傅认可的水准才行。“现在的美容美发不像以前那样严谨,三个月就可以出师啦。”

他说,他也带过一些徒弟,时不时还会来他的小摊坐坐,跟他唠唠嗑。

“过去滴美容美发,和现在比,确实是不一样啦,没有这么多花哨的工具和技术。原先女同志们做头发,没得这些染头膏的,头发做不了这些红的、黄的颜色,只能烫一点弯弯”,罗爷爷感叹道。

老人家和年轻人的发型需求也不大一样,老一辈很多还是希望发型能够规整、精神一些,所以罗爷爷在修剪时,会特别注意处理刘海、耳后和鬓角的地方。

来这里理发刮面的,基本上都是住在附近的爷爷奶奶,偶尔也会有年轻人来。爷爷们爱来这剃胡须和理发,奶奶们则是修修发型、焗焗油。

罗爷爷一边替熟客刮面,一边笑着对我们说,“刮面你们没搞过,要是刮的话你会发现,真的好韵味滴咧!蛮舒服!”刮面剃头之后,还有面部和颈背按摩的环节,光是看着就觉得很惬意。

剪的次数多了,罗爷爷与老客人们也逐渐熟络了起来,有时也会约着去谁家里坐坐。他跟我们笑着解释道,其实每天来这儿工作,更多地是想跟大家聊聊天、交交新朋友。

0 5

人参米

‍提到人参米,老一辈们甚至比小辈更津津乐道。他们细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街角传来放三眼铳似的炮声。

打人参米的师傅会挑一个空坪起灶,架着一个黑乎乎得葫芦形状的炉子,炉子前面有个小口,是放米的地方。等米放进去,米炮匠会用力把炉子拧紧,然后开始慢悠悠地转。

等到时机到了,米炮匠就会拿出一个轮胎做的皮桶,从里面拉出一个长的麻袋。这时候,细伢子们也晓得人参米马上要炸出来了,互相推挤着散到一边,捂着耳朵又期待又害怕地看着。

米炮匠拿出一根铁棍,用力往机关上一敲——随着巨大的“嘭——”声,浓浓白烟也喷涌而出,瞬间把细伢子的尖叫声、笑声都笼罩进去。

炮声一响,细伢子会像小鸟一样蜂拥而至那个街口,各自抱着家里大人给的搪瓷盆子、铁皮桶子,口袋里兜着一小把米或者玉米,在街口排成长队,嘻嘻哈哈的等着烟熏火燎下出来的人参米。

等到人参米打出来了,细伢子们会小心翼翼地捧着装满人参米的盆子铁桶,绷着上半身、憋着气,生怕一呼吸就把人参米给吹跑咯。

米炮匠从来不连续吆喝,那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响,空气中散开一阵麦芽的甜香,孩子们叽里呱啦的笑声,比吆喝声更吸引人。

以前虽然穷,但快乐也来得简单。一点点甜味的人参米,就能让细伢子开心好久。不仅仅是吃到嘴里的甜,还有人参米那轰的一下爆出来的惊喜感——像是全员参与的盛大欢喜。

如今,现代人生活选择太多,逐渐老去的米炮匠,那一份充满年代感的手艺,不知能否后继有人。若干年后的小辈们,还能观看到这一份惊喜么?

0 6

报刊亭

在手机占据大家绝大部分阅读时间、纸媒式微的现今,那些绿色的报刊亭,也逐渐地在长沙日渐变少。

位于一中校门口附近的这座报刊亭,仍旧在坚守着“岗位”,2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都从未关门,陪伴了无数一中学子走过春夏秋冬。

平日里喜爱唱美声、综艺感十足的那位蔡嗲,不知大家还记得他么?

一位一中毕业生向我们介绍:“蔡嗲每天笑眯眯地跟路过的同学打招呼,而且还会记得每个人平日里喜欢买些什么,甚至有些女同学还会和他讨论自己暗恋的男生呢”。

上学迟到时,如果有家长的请假条就不会被记名字,于是大家时不时求蔡嗲帮忙。久而久之,许多“迟到大户”就都找蔡嗲签字,连执勤的学姐都认得他的笔迹了。

寒假来学校补课的学生,常在课后跑来报刊亭看书,蔡嗲便在报刊亭里摆了一个小火炉,邀请大家坐进去一起看书扯谈。

犹记蔡嗲过世的那天,大课间都没做广播体操,送行的学生伢子涌来一波又一波。

而现在,报刊亭由阿姨和蔡嗲儿子继续看管着,依旧承袭了蔡嗲立下来的“规矩”:学生伢子放学后,都可以来看书、看报,与他们聊聊天。

阿姨说,他们是第一批开报刊亭的,也是坚持得最久的一户了。不仅目送了一批批学子的毕业,也见证了报社和杂志社的兴衰。

据阿姨回忆,那个时候的学生比现在更爱看书,许多毕业班的学生下了晚自习,十一点多时还舍不得走,还站在报刊亭看书,现在倒是都没有这么多了。

“十来年以前,那时候看书看报的人比较多,《知音》、《故事会》和那些漫画书销量很好,在全国都很风靡。现在利润不同以往了,不仅是报刊亭不好做,也有不少优秀的报纸与杂志不复存在,这样的变迁很叫人痛心。”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卡、游戏点卡,曾经在报刊亭每天能买到的这些小物,都已不复存在。而这间小小的报刊亭,还在继续保持着我们记忆中的模样,守护着清水塘这条通往一中的小路。

若你恰巧路过此处,不妨买上一本杂志,与阿姨攀谈几句吧!

//////////

老社区里的小店,沿街的吆喝声

剃头匠,老裁缝,制秤师傅

这些记忆里寻常而不凡的老行当

汇聚成这座城的匠人精神之魂

惟愿时光走得再慢一些

让下一代的年轻人们

还能近距离到这些手艺活的魅力

责任编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