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探亲做了件事,乡亲们欢呼,老家县政府却把他告到了北京

姚喆将军是我军的一员悍将,他从早年参加平江起义开始,就一直在战场上和敌人周旋,一生当中参加过多场战役,在军中,他更是有“姚一刀”的美誉。

更何况,姚将军也是湖南人,是毛主席的老乡。

在战争年代,很多危险任务,毛主席都派姚喆前去搞定,姚喆也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可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将军,竟然在建国后做了一件事,被老家县政府一下告到北京去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姚喆

回乡探亲,将军气愤难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这对于久经沙场的姚喆将军来说,确实能松掉一口气。

第二年,趁着工作不那么繁忙了,姚喆终于有机会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乡,这些年在外打仗,已经很久没亲眼见到家中的父老乡亲了。

不过,刚刚成立的国家一切都百废待兴,是彻彻底底的一穷二白。

那会,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这也就意味着全国绝大多数的人口都要靠“老天爷”赏饭吃,如果出现个什么自然灾害,最少都得饿上一年。

纵观我国的革命史,向来都是和人民群众不可分割的,人民穷,政府在这个时候日子也不好过。

中国人自古就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仅仅还剩下的一点余量,早已在国民党败退的时候就给搜刮干净了,开国的那两年,日子是相当清苦。

姚喆刚刚回到家乡,看着路上乞讨的百姓,顿时心里就不是滋味。

他本就是农民出身,当初选择参加革命,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过上好日子,如今新中国也已经成立了,可还有这么多百姓还在街上要饭。

走着走着,他心里渐渐难受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颜面去面对那些牺牲的将士。

从当地百姓口中得知,不少人已经去逃荒了,大家家里都没有余粮了,再不逃荒,真的要活活饿死了。

姚喆着急了,可他在战场上如何神通广大,也没法解决粮食问题,柴米油盐又不能一瞬间从地里长出来。

可这个时候,事情似乎突然有了转机。

一列车队突然从前方驶来,参与战争多年的姚喆不可能不认识,这就是前方部队的补给车,里面肯定装满了粮食。

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完全解放,还有不少地区依旧处于战争状态。

回想着沿街乞讨的难民,姚喆根本管不了那么多,直接命令士兵将这个车队团团围住。

负责运输补给的邵阳县干部看到了姚喆将军以后,也连忙说:“报告首长,我们运送的这批粮食可是军粮,前线的部队战士们也等着吃饭,请首长放行!”

听到干部这么说,姚喆顿时间气不打一处来,指着路边的饥民就对这位干部说:“他们都快饿死了!你们的心是不是肉长的?见死不救?”

这位干部看到长官竟然如此发怒,也不知道从何去解释,运送粮食是上级下的命令,粮运不到,前线的战士们吃不上饭,这要追查下去,他们也难逃其咎。

于是,他只能苍白地解释道:“首长,我们也是奉命行事,饥民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也不归我们管。”

“好,你们不管,我来管。”

姚喆将军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当年从戎报国是为了什么。

说完,他便命令自己手下的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分粮,负责运输的干部当然知道眼前的这位就是赫赫有名的姚喆将军,自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由于当时饥民数量比较多,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粮食就被分的一干二净。

乡亲们连连拍手欢呼,对姚喆将军感恩戴德,可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也不想担责任,便赶紧把情况汇报给邵阳县政府负责人。

当负责人闻讯赶来,姚喆将军已经不见了踪影。

不过他已经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部队编号,起初和他交涉的那几位工作人员也能够证实。

事关重大,如果前线的战士们没有收到粮,这一层层怪罪下来,自己肯定难辞其咎,于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以后,还是把有关情况写成一纸诉状,将姚喆告到了北京。

这件事,不久后就传到了姚喆的耳朵里。

他的表情始终都比较自然,知道自己的错误,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为此,他还说:

“告了就告了吧,就算毛主席知道了,我也觉得我没错,当初参加革命战争的时候,农民对我们多好,现在军队就应该为人民奉献,怎么忍心让他们饿肚子?”

不过,公道点来说,于情,这件事确实没啥问题;于是,前线的战士们也在饿肚子,也不合适。

告状信很快到达了北京,高层也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专门派出人前来和姚喆谈话。

听了同志们的话,姚喆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冒失,并要求组织来处分自己。

最终,上级考虑到他做这件事也是为了当地民众考虑,并没有什么坏心思,一车军粮没了问题也不算太大,到时候再补上一车就可以解决,于是只是对姚喆进行了批评教育。

敢“抢”军粮,姚喆为啥有这么大的胆子?

不少人纳闷了,虽然是将军,可军粮关系到前线战士的战斗力,姚喆为什么敢于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抢”军粮呢?

其实,从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开始,他身上的才能便开始逐渐得到体现。

那会,他担任保卫中央首长安全的重任,当他第一次近距离走近毛主席,十分紧张,还是毛主席先开了口:“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现在还不是哭的时候,遇敌抢险,都要靠你!”

听到这样的重托,姚喆向毛主席保证:“唯毛主席马首是瞻。”

看到小伙子认真的样子,毛主席也笑了。

后来,姚喆果然不负众望。

姚喆当时是保卫团团长,遵义会议就是在他的警卫工作下召开的,可以说,毛主席已经把中央领导人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了姚喆。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他就亲自率人参加了收复晋西北七城的行动,“姚一刀”的外号就在那个时候被发扬光大了。

后来,朱德总司令发出了挺进大青山的命令,姚喆等人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始了长期艰苦的斗争。

有了这个根据地,日伪军对于蒙古的反动统治遭受了巨大威胁,所以,从1941年到1943年,日寇已经是恼羞成怒,对大青山根据地进行了更加频繁的“扫荡”,姚喆等人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不过就是这样,他依旧没有松懈,成功巩固住了根据地。

据说,毛主席还曾对乌兰夫说过:“内蒙古的革命史,不能不提到我这个小老乡。”

不仅如此,姚喆还帮助主席完成了一些“私事”。

有一次,毛主席想要派人去看看贺子珍,当时她已经有点神志不清了,很多老同志想要去看看她,不过她都坚持闭门不见,要么就是认不出来,最终,毛主席还是让姚喆前往。

怎料,姚喆刚刚到达家门口,贺子珍便主动迎了出来,第一句就是:“老姚,你到哪里去了?怎么现在才来看我。”

贺子珍

这就说明,最早那批革命领导人和他们的亲属,都对姚喆非常信赖。

而他之所以有敢于“抢”粮的脾气,是因为他从平江起义开始,跟随的人就是彭德怀。

早年的经历,让他在彭德怀身上学到了更多作战本领,也同样学到了彭德怀的暴脾气。

那会,无论路途有多么艰险,他始终跟随彭德怀南征北战,成为了彭德怀非常赏识的爱将,逐渐养成了“横刀立马”的风格。

彭德怀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元帅,那么陶喆就是其麾下的“侠客”。

在整个红军时期,姚喆的作战风格都十分英勇,经历了二百多次战斗,有五次负了伤,其中还有三次压根不愿意下来治疗,一直等到战役结束才回来。

因此,有次彭德怀还问他:“你除了打仗,还能干什么?”

“报告首长!除了打仗,我什么都干不了。”

这句话也把彭德怀逗乐了,拍了拍姚喆,说:“我就中意你这一点。”

结果,不久以后,姚喆在率红十团主攻沙县的战斗中,和反扑之敌展开激烈的战斗时,被人在脸颊上狠狠砍了一刀,因此他就这么多了个“姚一刀”的称谓

脾气,也随着战争越来越大,颇有些像彭老总,这也不奇怪,战士们没点脾气,怎么打硬仗、打狠仗呢?

有这样的脾气,又有了这样的地位,又是彭德怀一手带出来的兵,敢当场截住运粮车放粮,这也一点都不奇怪了。

由于他并没有受什么处分,所以在归队后,又和董其武一同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当时担任的职务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副司令员。

董其武

在朝期间,由于表现优异,他受到了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的嘉奖,到这里,可以说这位将军经历了人民军队的大部分战争。

虽为久经沙场的猛将,可他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自己是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才打赢了这么多场战争,所以,他也时刻都保持着恻隐之心。

这样再看他“抢”粮一事,就显得不奇怪了。

有人还对他说过:“姚喆,尧者也,有尧一样的仁者之心。”

不过当他听到这句话后,更是连连摆手,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有不幸,尽力援手,一直是我的本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