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于谦与大明王朝

明正统十四年(1449)的土木堡一战,蒙古瓦剌部的太师也先挥师痛击明军,50万明朝精锐大军全部溃败,此役即“土木之变”。

损兵折将尚在其次,关键是御驾亲征的英宗朱祁镇竟然也被俘虏了。

面对危如累卵的形势,英宗的弟弟、负责临时监国的郕王朱祁钰紧急召见大臣们召开朝会,商讨战守之策。

独挽河山

明朝没有皇位突然空缺时紧急承继的定法。此时既无祖宗之法可寻,又无以往成例可依,以至于各方都显得手足无措。于谦急切感到朝廷必须拥立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这样才能安定民心、稳定政局,也才能粉碎瓦剌挟持明英宗犯边的图谋。

于谦也未尝不清楚这种有悖礼法的举动,将使自己踏上一条不测之途,但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从保全社稷生灵的大局出发,又不得不如此。

他召集群臣上奏太后,请求在“国势危殆,人心汹涌”之际立朱祁钰为帝,以安人心。太后把此意转告朱祁钰,他却惊让再三,群臣力请,仍厉言拒绝。于谦正色劝道:“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愿陛下弘济艰难,以安宗社,以慰人心。”朱祁钰这才即帝位,即明代宗。他在诏书中遥尊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这一重大举措结束了举国无君的局面,给也先试图利用朱祁镇要挟明朝以有力的回击,赢得政治上的首轮胜利。

十月初一,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也先刚刚在土木堡之战中灭了明军50万精锐,气势自然非同小可。于谦虽然调集了22万人防守京师,但这些二三线部队真的守得住北京城吗?重兵压境之际,在如何迎敌上又出现了不同意见,特别是总兵官石亨主张“敛兵,坚壁老之”。如按照这一主张,明军只需在京师城内布防、据城固守即可。

关键时刻,于谦再次语出惊人:只有出城迎战,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于谦认为也先来势汹汹,如果闭门不战,示之以弱,只会使其更加猖獗,“益轻我”。

一切安排妥当后,于谦身先士卒,亲出德胜门督战。十三日,也先派兵万人直抵城下。

也先见以明英宗要挟明朝的图谋破灭,又害怕被各路勤王军队断了退路,只得于十五日夜挟持英宗向北撤退。瓦剌兵于十一月初退出塞外,京师解围。

夺门之变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球被踢到了也先那一边。打又没打过,谈又没法谈。也先即便想再决高下也无隙可乘,而欲与明朝通商则边市停顿;况且他的部下也不愿再战,有人还私下与明廷议和。也先劫持的俘虏皇帝也失去了讨价还价的作用,不得不考虑放朱祁镇返回明朝。

而现任皇帝朱祁钰自然一百个不乐意。坐稳了皇帝位的景泰岂肯轻易让出位子,他反复咬定这是也先的阴谋,坚决不肯迎回太上皇。满朝文武不得不明哲保身,噤若寒蝉。只有于谦从容站出来奏道:“如今皇上的大位已定,不会再有什么隐忧。现在理当迎回太上皇,万一也先真有何阴谋,我方也占住理了。”

别人的话可以不听,但于谦的话不能不听,朱祁钰只得同意。

朱祁钰当上皇帝后,废皇太子朱见深为王,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可惜好景不长,仅一年多后朱见济就病死了。朱祁钰再也没有儿子,这时一些大臣主张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但朱祁钰坚决反对。拖到景泰八年(1457)元月十六日,于谦等大臣复请立朱见深为太子,但尚未及奏,就发生了大事。

原来此时朱祁钰因为立储受了几回折腾,一病不起。在于谦等商议再立朱见深为皇储之前,武清侯石亨被召到景泰帝病榻前看望。石亨见朱祁钰病势沉重,投机之心顿起,回家后就找到因力主南迁被叱逐出殿的徐有贞共谋,要搞一场宫廷政变使英宗复辟。

先前饱受于谦打击的徐有贞求之不得。扳倒了景泰帝,自然就能扳倒于谦,何愁不能报一箭之仇?于是决心铤而走险,孤注一掷。他们以边吏报警为由调入人马,于十六日夜偷开长安门放进兵马,用大木撞门翻墙闯入南宫。英宗朱祁镇多年来都憋着一肚子的委屈,一看让他复位,当然喜出望外。众人进得殿内,扶英宗朱祁镇坐上宝座,一面开启大门,一面敲响钟鼓。

此时正是十七日清晨,百官聚集午门外准备入朝,忽见大门打开,众人只听得奉天殿鼓噪不止,不知何事。正疑惑间,只见徐有贞从殿内走出,大声对大臣们说:“太上皇复位了,快进祝贺。”众人惊骇入殿,看到一身睡袍的朱祁镇坐在宝座上。因为走得太匆忙,他甚至还没来得及换衣服。

大臣们都糊涂了,但到了这份上不管谁做皇帝,先保住自己的饭碗要紧。于是群臣恭列朝班,向英宗叩拜,高呼万岁。病榻上的景泰帝听到呼声异常吃惊,随后知是英宗复辟了,他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好,好!”正午,英宗重登奉天殿行即位典礼。被软禁7年的朱祁镇复辟成功,朱祁钰不久被勒死,死时才30岁。

于谦一夜之间变为谋反叛逆的罪人。英宗刚刚宣诏登基完毕,就一举逮捕了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徐、石罗织了一串大罪,于谦深知辩也无用,廷审时笑道:“亨等意耳,辩何益?”而此时杀不杀于谦,明英宗尚在犹豫不定。他说“于谦曾有大功”,事后皇太后也对英宗涕曰:“于谦曾有功于国家,不用当放归田里,何必置之于死?”但徐有贞轻轻一句话,就促使英宗下定了决心:“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英宗为了复辟的名正言顺,最终将于谦送上了祭坛。

夺门之变后的第五天,于谦惨遭杀害,时年60岁。史称“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

公论后定

在南宫复辟的任何一个时刻,手握重兵的于谦哪怕动一根手指头,徐有贞等人的阴谋也必将胎死腹中,而于谦也绝不至于身死家灭的下场。后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其中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曾引了一段当时人的重要记述。根据这一说法,于谦也许早就知悉了徐、石等人的私下密谋,他只是顾及一旦自己介入,朱明王朝这两兄弟必然鱼死网破,“势不俱全”,国家势必又陷入危局之中。

如果于谦当机立断,名正言顺地拥兵迎立英宗,自可避免徐、石之流的构陷机会,可这样一来无疑出卖了对自己恩遇有加的朱祁钰,这种背主求荣的事肯定也是为于谦所不齿的。在这种无解的难题中,他只能牺牲自己,“功则归人,祸则归己”,从容赴死以保全江山社稷,以及自己的清白名节。

仔细想来,舍此而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这也符合于谦“忧国忘身”的为人和信念。在于谦看来,肉体生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清白和气节。于谦终身践履着这一苦行僧似的儒家道德准则。

为此他一再坚持“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思想,坚决拥立景泰帝时,不仅置作为人质的英宗安危于不顾,也使自己深陷政治旋涡之中。而他以忠孝为立国之本的名义,坚持迎回太上皇时,也并非不知道秋后算账的危险。但他最终坦然以自己的一死换取大明王朝的稳定过渡,试图保全知遇之主景泰皇帝的性命,维护自己的人格清白与道德完美。从中可以看到“民为邦本”与“君权至上”的冲突,这也是于谦悲剧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林则徐曾倡议重修于谦墓,并题联道:“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万古大明已成土,而于谦作为一代伟丈夫却熠熠生辉地活在青史之中。

(0)

相关推荐

  • 明朝那些事之,被俘虏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一)

    明英宗画像 一.后人吐槽他的功与过. 谈到大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大家对他的槽点有很多,有的吐槽他是"祸国殃民"的丢脸皇帝,御驾亲征被瓦剌首领"也先"活捉 ...

  • 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皇权下骨肉兄弟的相爱与相杀

    一个喜欢历史喜欢文学,有梦想有故事的公众号,欢迎点击上方"长夜守灯人"关注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发生了改变大明朝命运的土木堡之变.几十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英宗被 ...

  • 荐读《常令名节不堕地》

    10月11日,<解放军报>发表<常令名节不堕地>一文,读后有感想如下. 从该文开篇所引用的明朝名臣于谦在<静夜思>一文中"豪华一去难再得,壮气销沉土一丘. ...

  • 明朝那些事儿之代理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钰

    影视剧中大代宗 大明王朝自太祖朱元璋建国,共有15位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归葬南京外,其余都葬在老北京的昌平.而葬在北京昌平的皇陵都是明成祖朱棣遵循:"天子守边,巩固江山"的原则迁都 ...

  • 大明第一能臣于谦挽救了大明王朝,为何却冤死?

    大明王朝第一能臣于谦,明明成功延续了明朝的生命,但是却被以谋反的名义被杀.对于于谦的死,史书上只记载了四个字:天下冤之. 还记得初中时候学的一首古诗,也是一首想测千古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

  • 历史故事——大明王朝的脊梁于谦出世

    我们上一次说到随着对宦官王振最有控制能力的人太皇太后张氏的病逝,以及三杨相继离开朝廷,王振逐步开始他的擅权大明王朝.王振不仅喜欢权,更喜欢钱,而且性格乖张喜怒无常.一些人为了升官发财,每次朝会都向王振 ...

  • 对大明王朝有功的于谦为什么会被冤杀

    于谦是明朝英景之际的朝廷重臣,其挽明朝大厦之将倾,成为景泰朝改革中兴的中坚.然而这么一位大功臣,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最终竟被他所忠诚的大明王朝" ...

  •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临终为裕王指派贤臣时,为什么没有提到已经入阁的赵贞吉?

    嘉靖临终传授治国之道没有提到赵贞吉,太正常不过了.会做官的赵贞吉只顾着冲锋陷阵,却在无意中得罪了裕王和整个天下. 契合史实的需要 尽管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

  • 大明王朝之美玉

    广东省博物馆明代螭纹玉牌 玉器以质地温润.光泽优美.雕刻精湛.品类繁多.造型典雅被视为珍宝.中国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玉器有各自的特征和用途,或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或是物质财富的标志,到如今古代玉 ...

  • 大明王朝的这个皇帝,精彩一生

    自打朱瞻基设立内书堂之后,宦官的势力是越来越大,虽然大家都知道他也是好心,想让这些太监能有点学问,以此能更好的处理事务,没成想情况却往坏的那边发展.朱瞻基去世后,后面的英宗代宗时期,宦官可谓是权势遮天 ...

  • 《大明王朝1566》中的哪个角色最令人印象深刻?

    <大明王朝1566>中有这么一个角色,出场不多,戏份很少,无足轻重,却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能引起很多观众的共鸣,让人回味无穷.这个人就是田有禄! 田有禄,浙江淳安县县丞,正八品朝廷命官.海瑞 ...

  • 大明王朝的海外领土——旧港宣慰司,最终因鞭长莫及而丢失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明朝的"三宣六慰"呢?实际上,三"宣"的"宣"就是宣抚司,六"慰"的慰即为宣慰司. 明朝曾经在今缅甸阿瓦 ...

  • 大明王朝:嘉靖皇帝,为何要让陈洪“割芳草”?吕芳快要下课了

    奉嘉靖皇帝的命令,陈洪原本想在裕王府展一把威风,没成想被裕王妃治得服服贴贴:好在,陈洪的脸上.头上有了伤,又是一出借助冯保.进攻吕芳的好戏.回到宫里,陈洪先到太医院好好包扎了一下额头上的伤口,才来到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