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跑步、消除油腻、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运动是为了对抗油腻。跑步不仅可以单独对抗油腻,也是其他运动的基础。”
我相信大多数业余爱好运动的人,其运动初心,都是从健身塑形、对抗油腻这个地方开始的。
而走上这条路的人,在开始的时候,大都会选择跑步这个形式。
对我来说,也是如此。只不过,出于年轻时的训练惯性,我始终对跑步以外的力量、柔韧等方面的训练,依然很重视。
虽然如此,跑步在占运动时间上,还是最主要的。
改善心肺系统
其他运动形式,无论是抗阻性运动——如举重等力量运动,还是技巧性运动——如体操、武术等,在维持均匀持续的有氧状态方面,都不如跑步。因为跑步的状态是人可以控制的:要按照某个强度(心率)长时间维持,可以;要按照某个速度长时间维持,也可以。
可以说,锻炼心肺系统,跑步,特别是慢跑,是最佳的手段。
我过去训练的是其他项目,跑步是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内容,有时候也专门跑步。但是从来没有系统性地认真练过跑步。
2013年到2015年,有两年比较认真的跑步,2019夏到如今最近两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真跑步。
就心肺能力来说,我从来没有达到过现在的状态,哪怕跟年轻的时候比,也是如此。相应的,在跑步能力方面,就表现为从来没有拥有过的耐力。
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也基本上没有跑超过10公里。在学校的时候,唯一的一次是从学校跑到天安门看升旗——刚刚在高德地图上查了一下,10.4公里,那次跑后,连返程时上公交车都费劲。
而现在10公里就是标配,30公里以内,都是抬脚就出发。
得到稳固的有氧基础
最近我们一直在说有氧基础这个话题。
我在专业平台RQ上测试过3次,因为是免费用户,只能4个月测一次,不好意思,光是蹭用了。
这个平台的测试条件,是在配速1区(慢跑)维持90分钟一个的匀速跑步,计算这期间心率发生漂移的百分比,10%以内算良好,5%以内算优越级。
我测过3次。
第一次测试,是在2020年的10月底,经过了4周低心率区跑,比较认真地、专门为了提交测试而去跑了个样本,得到的是4.6%(在优越级5%以内)。过了三周,11月下旬,不小心把自己搞伤了,一直停跑了3个月。
第二次测试,是在伤后开始复跑后的4月份,在复跑一周,膝盖伤还有明显感觉的情况下,录了一条样本,实测6.X%(略超5%),在中止了这么长时间,两腿落地还有点轻微不均衡的情况下,这个结果好得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第三次测试,又一轮四个月之后,8月份,就在前几天,用7月初热天时的一次记录做样本,6.4%(略超5%)。这是在最近跑过的、时间长度符合条件的记录中、完全随机地抽取的一条样本。如果系统判断速度不够均匀,会自动以不合格为由拒绝。既然被采用,看来最近根据心率跑,都能维持匀速。
虽然第二次、第三次都是采用了比较差的样本(一个是长时间停跑后开始复跑一周、且伤没有好透的时候,一个是用热天很容易拉飘心率情景下的记录)——来看看不同质量的样本,会显示出什么样的区别。因此,后两次没有得到优越级的评分是自然的,但是,依然在10%的良好线以内,超出优越级的5%线一点。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两个质量较差的样本能得到这个结论,如果适当准备一下,注意一下气温、休息、匀速等条件,得到优越级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下一次,是在12月了,那时候应该跑的样本会质量高一些。
说到用有氧基础的话题,我这里要感谢本号读者、网名“观察者”的跑友在留言里提供的很有用的知识点,他说:
对MAF180补充几点:
1、每月进行MAF测试并记录,看到进步才有信心,同时避免训练过渡综合征。
2、MAF配速与5公里比赛配速对比,耐力运动员一般相差一分钟左右,超过两分钟,就说明有氧能力还有提高的空间。
非常有益的提示,也补充了我的知识点空白。感谢这位跑友!
希望经常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和帮助,这样我能提高自己的运动与健康知识水平,更好地写总结,写心得,来回馈给大家。
根据跑友的观点,我好奇地用5月份的一次比较尽力的5公里测试(当时是为了测试腿伤的恢复程度),和7月份的一次1小时MAF做了对比,两者的配速分别是4'43'和6'38'。两者相差真的接近2分钟,说明的确还有空间。
而这个MAF测试,与上述最后一次有氧耐力的样本,是在相邻的几天里发生的。恰好都是在“保持速度则容易拉飘心率”的7月份做的。而共同得出成绩偏低的倾向,也是一致的。
这说明之前我们一直说的“热天状态会变差”,这句话是有实例依据的,是站得住脚的。
恢复良好状态
1、瘦身塑型,消除油腻。我是在2017年的冬天,第一次被朋友说油腻。那也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专门向身边的小年轻们请教什么意思,得到的答复,是人胖了以后,显得肠肥脑满的样子。“威叔你没有到这个程度,但也说明胖了”。
这个词实在是太贴切了。也是我发心重新通过瘦身塑型,回归良好状态的初心。
现在,距离那个时候,瘦身40斤,缩小腰围15公分以上。整个人都觉得清清爽爽。
2、长时间跟踪检测,保持血压在80/120这个黄金基线附近。这个血压的数值,是连续由正规的健康咨询医生,用医院用的血压计测量的,不是家用设备。
在2017年到2019年,因为长期的失眠、压力、焦虑,导致血压长时期偏高,低头剪脚趾甲时,有明显的不适感!按医生的说法,如果连续两年低压超过90,其实可以被当作高血压病人来看待,是需要服药的。我没有天天跟踪,不能得出“长期维持”这个结论,但是无论是自己不定期地检测,还是年度体检,或者其他时间去卫生问诊台上做测量,没有一次不超过90的!实际上相当于“持续两年低压超过90”。
之所以没有吃药,不是“靠意志力对付疾病”之类的痴狂,那是蠢。
我没有吃药的原因,是跟医生有过交流的。虽然从本质上说,超过两年都在90以上,可以被当作高血压病人。但是,“一则你不是天天跟踪数据,存在着在波动的可能;二则你有锻炼的习惯;三则你觉得工作压力和焦虑持续很大”,那么有可能这些焦虑和压力因素去掉之后,有机会得到恢复。
这是我在2019年(也就是距离第一次发现血压高的2017年持续两年后)发心用项目管理的方式,重塑健康的起因。
从2020年7月瘦身40斤成功,到现在正好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家庭跟踪,和不定期的医院仪器检测,以医院仪器的读数为准,始终在80/120的基准线上。完美。
3、收获美好睡眠。导致过去血压不稳定的罪魁祸首是失眠。而且这个问题困扰我数十年(它与压力和焦虑混合,导致血压不稳),现在彻底摆脱了。我在公号里,写过很多睡眠与健康方面的文章。在文后的“历史文章”栏目中,可以看到链接。
POLAR VM有很好的睡眠跟踪与分析功能,可惜我实在不喜欢睡觉戴表,那样反而很容易把自己弄醒。
过去用MIO FUSE检测,非常精准,是我用过最好的睡眠跟踪设备,佩戴也比较舒适,但是它的数据不能与其他平台共享,也就不想检测了。
4、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都精力充沛。
促进其他运动
有的人说,我只爱健身,不爱跑步。
这句话,我一直很存疑。毕竟我在大学毕业以后,有10年的时间,是在健身房里运动为主,且大学期间,也有不少力量性训练。
以我自己的体会,真正的健身训练,大多数动作的完成,还是要依靠有氧、无氧能力——除了靠近“极限重量”的举重、卧推等瞬间力量性动作,与有氧无氧都没有什么关系。
有的人说,大重量推举属于无氧运动,是不准确的。
就单个大重量推举动作而言,是瞬间的事情,谈不上有氧供能,还是无氧供能的问题。
可能有人反驳了,如果一连串的大重量推举动作串联起来呢?
老威说,如果能够一口气做几个,十几个,说明一定不是“极限重量”——极限重量一定只能那么一下,甚至一下都未遂。
如果不是“极重”,而是最大强度的某个百分比——要是连续做,单次重量不会超过最大承受重量的50%,甚至更低到20-30%——那就是一组HIIT。
HIIT的训练,大家都不陌生,它依赖的,就是身体的无氧供能和有氧供能的支持。如果没有良好的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基础,那么完成HIIT,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可能做一组还勉强能完成,重复做,就不能维持了,而健身之所以产生效果的前提,是——多次重复,反复刺激。
所以,如果没有好的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要说“把健身做好”,其实也是个伪命题。而建设好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最好的方法,莫如跑步——无论是热衷于慢跑(像老威这样的老同志),还是热衷于跑快速度(像很多热情的青少年),跑步都是培养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的好途径。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经常在电视上看一些大力士们翻转巨型轮胎这类力量性节目,如果一个有氧或无氧能力很差的人,要把一人多高的轮胎侧翻着走过50米距离,也许第一下凭肌肉力量可以做到,但很快就翻不动了。后面能继续翻的支持,就是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