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马 辉/嫁 妆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邮 箱675833642@qq.com

要 求:

  1、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作家》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

  2、作者投稿时,请同时发来以下授权书:

  该作品是我的原创首发,我授权《西南作家》杂志旗下微信公众号独家首发并标原创。有诸如一稿多投、抄袭等问题,由作者承担一切后果。

  3、关于稿酬

  按照常规,本微刊所发文章,暂无稿酬。若有读者打赏,则在系统到位后,赏金如数转给作者

嫁  妆

文/马 辉(黑龙江亚布力)

    

  

年近80的母亲,手腕上戴着一对明晃晃的银镯子,上面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和一条遨游于天空的祥龙,还有“龙凤呈祥”四个大字,花纹和字迹已被岁月打磨的有些模糊,这些依稀可辨的图像,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古老和沧桑,以及主人对它的喜爱。这是母亲唯一的嫁妆。

常听母亲说起她结婚的一些事,言语之间透露着很多遗憾。1958年,父亲从山东移民到黑龙江,移民的道路遥远而艰苦,那时政府只负责路费而不负责伙食,祖母只好把家里仅有的玉米面和上野菜,蒸了3个菜团子,作为路上的干粮。父亲和同伴们坐上了大铁皮闷罐火车,经过三天两宿的跋山涉水,来到了渺无人烟的大森林安营扎寨,成了一名光荣的林区工人。开始时,父亲住的是工棚,二十多个人挤在一张大火炕上。后来在山沟平整的地方,盖起了一排排茅草房,结婚的工人就分一间,在此生儿育女,这就是林场的雏形。1962年12月,父亲回到阔别4年的家乡山东,目的只有一个一一完成终身大事。在媒人的介绍下,年仅19岁的母亲,义无反顾地跟着父亲千里迢迢来到东北大森林的家,一个小小的林场,一间小小的茅草屋。父母根本就没有金钱举行婚礼,没有酒席,没有鞭炮,连一块糖都没舍得买,左右邻居根本不知道母亲是新娘子。一说到这些,母亲总是一副很委屈的样子。听母亲说,那时候,每人一年才能领到一尺半布票,结婚时,每人能领到7尺布票,只够做一件上衣的。父亲便把自己的7尺布票给了母亲,母亲才能穿一身新衣裳出嫁。但当时的布料都纯棉线的,一洗就缩水,还特别不结实,母亲的新嫁衣很快成了旧衣服,而且没有换洗的新衣服。外婆把多年积攒的钱,给母亲买了一对银镯子当作嫁妆。外婆本来想给母亲置办一些柜橱之类的嫁妆,无奈路途遥远,不好携带,只好买了一对在当时觉得价格不菲却没有实用价值的银镯子。这对银镯子母亲已经戴了58年了,它成了母亲的宝贝。

我是1990年结婚的,我和老公是自由恋爱,再加上我们都是家里的长女、长子(老公家兄妹6人,我姐弟5人),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我们的婚礼是在家里的院子里举行的。我们的婚房是两间40平米的砖瓦结构的小平房,我和老公亲自动手,把墙粉刷一遍,窗棂上又刷上了红油漆,小砖房焕然一新。老公在院子里用帆布搭起了一个大帐篷,又垒起了两个灶台,支起一口大锅,到邻居们家里借来了桌子、椅子、凳子、盘子之类的东西,左右邻居都来捞忙,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吃了三天。我的嫁衣是一件红色的连衣裙,一件红色的斗篷,盘着高高的发髻,头上插满亮晶的头饰,脸上涂满厚厚的脂粉,浓妆艳涂的,从当时拍的照片上看,我怎么越看自己越像《甄嬛传》里的嫔妃们。我也没有像样的嫁妆,当时母亲要给我买一枚金戒指,我觉得不实惠,死活不要,母亲见我态度坚决,很是无奈,就送给我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我喜欢的不得了。虽然双方的家庭经济不太宽裕,但父母们还是把电视机,录音机,电饭锅,电炒勺之类的电器置办齐全,我和老公就开开心心地过起自己的小日子。

时间在我和老公打打闹闹,恩恩爱爱中悄然流逝,2018年8月12日,女儿结婚了。她的婚礼是在城里的大酒店举行的,女儿穿着洁白的婚纱,女婿西装革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座宾朋,为这对新人送上声声祝福。女婿送给女儿一枚钻戒,一块金表,一个超百平的楼房。女儿的嫁妆则是一辆白色的小轿车。他俩都是独生子,我们双方资助,他们蜜月去欧洲旅行了。

男婚女嫁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而变化的是婚礼的形式,女人的嫁妆。银镯子、自行车、小轿车,这是祖孙三代人的嫁妆,它们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这些嫁妆宛若历史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折射着林区日新月异的变化,祖国一日千里的发展,人民生活今非昔比的富裕。我忠心地祝愿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富强,我们子孙后代的嫁妆越来越丰厚。

   

  

                                                 

  

  作家简介

马 辉,黑龙江人,语文教师,哈尔滨作家协会会员。偶有文章见报。

   

(0)

相关推荐

  • 散文||甜甜的红苕糖【征文】

    甜甜的红苕糖 我的家乡在大山中,盛产红苕,四五月裁上苗,不需要施肥除草,初冬收获时,一锄挖开泥土,又多又大的红苕便在地里翻滚.这时,母亲就忙里偷闲为我们熬红苕糖,她边熬边说:我白天要出工,抽空还得给你 ...

  • 【方志四川•散文】马晓燕​ ‖ 我还是你心里那个小女孩

    我还是你心里那个小女孩 马晓燕 按以往惯例,在婆婆家过完大年三十,余下的几天假期,我们会选择外出旅游.但今年春节,我决定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陪父母,我的这一决定得到了爱人和女儿的同意.遗憾的是,由于这场 ...

  • 【005】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方四清作品

    母 亲 方四清(安徽) 母亲今年85岁高龄,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说话声音宏亮,中气十足.走起路来脚下生风,步伐稳健,步履轻盈.耳聪目明,没有老态龙钟的迹象.一生风风雨雨,起起落落,坎坎坷坷.为了儿女, ...

  • 马腾驰//李立新这个人

    李 立 新 这 个 人(散文) ·马腾驰 如果仅仅说李立新是一个性情中人的话,那么,这个表达还不够准确,至少应该在"性情中人"前边加上"豪气的"3个字. 李立新 ...

  • 散文|冬虫夏草专辑欣赏

    [主编直通车] [作者简介]冬虫夏草.实名王义尚,1957年生,山东菏泽定陶人.乡间田埂上走来,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从政府机关内退,受聘于山东菏泽新闻学院<记者摇篮>报编辑部副总编.自19 ...

  • 马腾驰//回望2020年

    回望2020年(散文) ·马腾驰 时间过得真快,2021年,已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了过来. 说时间过得快,那真是快呢,"吱"地一下,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快得让人心惊,快得让人多了感慨.心 ...

  • 西北作家 || 陈忠武:马家坪的冬天(散文)

    记得那年重阳节过后,天阴沉着脸,像积压了已久的心事,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浓雾跟风似的,扑上来,东一团西一团,零零散散,最后连成一片,包围了整个村庄.阴沉的天气持续了半月,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下了起来,大地笼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父亲的春联/马国春

    渐进春节,空气里酝酿着的年味儿越来越浓了,街面上熙来攘往的人流,川流不息的车辆汇成了一支蔚为壮观的忙年大军,街边上的商铺.摊点兜售的商品:吃的.喝的.穿的.玩的.用的,似乎一切都是为年而备,为年而来. ...

  • 西北作家 || 王建立:“我”是疯子——读野水《圣诞狗》

    (野水:编辑,作家,出版人,影视策划人.渭南市作协.西安市作协.陕西省能源化工作协.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乡土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 ...

  • 马有常:真情感人 质朴动人 ——漫谈陕西青年作家刘建志散文

    真情感人  质朴动人 --漫谈陕西青年作家刘建志散文 马有常 在朴素的语言中流淌着朴素的感情,构成刘建志散文质朴的风格 窑洞是作者几代人生活的根系,除了冬暖夏凉的特点,它沉淀着农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

  • 郭西明丨母亲的蓝围巾(散文)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冬天母亲总会围着一块蓝围巾.在村头,在田野,在雨雪中,在寒风中,母亲的蓝围巾常常被风轻轻卷起.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蓝围巾,就看到了母亲,母亲的蓝围巾成为我记忆中一道最美的风 ...

  • 马腾驰//母亲为我理鬓发

    母 亲 为 我 理 鬓 发(散文) ·马腾驰 不敢说,我是一个把时间抓得多么紧的人,但至少这么多年以来,我不愿也没有把珍贵的时间虚度浪费了. 啥时候,我心里都亮晶得很,咱笨拙,咱不聪明,如果笨鸟不先飞 ...

  • 《婆婆的镯子》“跟妈妈要8箱嫁妆”的刘茵,她,才是真的清醒

    妈妈,你说得特别对,如果说我结婚之前,我在他们家就已经没有地位了,那以后的日子是真的没有办法过了,那么妈,你打算给我多少嫁妆,毕竟儿子的婚房都是一次性付清的呢,那我呢?唯一的女儿的嫁妆,怎么着都得装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