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艺文志(三)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汉书》故事。
     本文章讲的是中国文字起源,所谓的仓颉造字,以及儒学的兴起与繁荣。当时字写得不端正要被检举弹劾,可以借鉴来引入现在的教育中。请看《<汉书>研读》第167章:

志·艺文志(三)

古代六艺

《孝经古孔氏》一篇,共计二十二章;《孝经》一篇,共计十八章,分为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长孔氏说》二篇;《江氏说》一篇;《翼氏说》一篇;《后氏说》一篇;《杂传》四篇;《安昌侯说》一篇;《五经杂议》十八篇,为石渠论述;《尔雅》三卷二十篇;《小尔雅》一篇;《古今字》一卷;《弟子职》一篇;《说》三篇。

以上关于《孝经》共十一家,共计五十九篇。

《孝经》是孔子为弟子曾参讲述孝道的记载。孝是天之大经,地之大义,民之大大。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讲述,所以叫做《孝经》。汉朝建立后,有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等人进行传授,都各自成为一代名家。他们传授的经文相同,只是与孔子墙壁中的古文版本不同。“父母生之,续莫大焉”,“所以亲生之膝下”,这两句各家说法都不相同,这是因为对古文字的读法各不相同。

《史籀(音zhòu,宙)》十五篇,为周宣王太史写成的大篆十五篇,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丢失了六篇;《八体六技》;《苍颉》一篇,上七章为秦丞相李斯所作;《爰历》六章,为车府令赵高所作;《博学》七章,为太史令胡母敬所作;《凡将》一篇,为司马相如所作;《急就》一篇,为汉元帝时期黄门令史游所作;《元尚》一篇,为汉成帝时期将作大匠李长所作;《训纂》一篇,为扬雄所作;《别字》十三篇;《苍颉传》一篇;扬雄《苍颉训纂》一篇;杜林《苍颉训纂》一篇;杜林《苍颉故》一篇。

以上关于文学的共十家,共计四十五篇,收入扬雄、杜林两家二篇。

《易经》中说:“上古时代用结绳的办法进行记载,后世圣人改易后成为文字,百官用来治理天下,万民用来识别事务,大概都决定于《夬》。”“夬是用来在王庭决定事物的”,是说其能宣扬帝王朝廷的大德,用途已经为最大。古代规定八岁进入小学读书,所以《周官》中由保氏掌管教育国中子弟,教给他们六书,就是所谓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这都是造字的根本所在。

汉朝建立后,萧何草拟律令,也写了这样的条文,其中说道:“太史官考试学童,能够背诵九千字以上书籍的才能录取为史,另外还要用六体进行考试,成绩最好的录用后担任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民上书时,如果字写得不端正,要进行检举弹劾。”六体是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穆篆、虫书,这都是认识古今文字、摹刻印章、书写信件的必备之功。古代的制度规定,书写必须使用相同文字,不会写的可暂时空缺,等待询问各位故老后确定。到了衰落时代,则没有了是非标准,人们都根据各自理解随便造字。所以孔子说:“我还能遇到看到历史中的缺文记载,现在连这个也看不到了!”大概是哀伤文字的不正。

《史籀》是周朝时期史官用教育学童的书籍,和孔子墙壁中的古文字体不同;《苍颉》七章是秦朝丞相李斯所作;《爰历》六章是车府令赵高所作;《博学》七章是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以上文字大多取自于《史籀篇》,而使用的篆体差距很大,这就是所谓的秦篆。这时开始创造出隶书,起因于官府牢狱案件增多,为了简便省事,开始时只用于处置案件。

汉朝建立后,乡间的教师集结《苍颉》《爰历》《博学》三篇,把六十字断为一章,一共五十五章,称为《苍颉篇》。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写成《凡将篇》,文章中没有一个重复的字。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写成《急就篇》,汉成帝时期将作大匠李长写成《元尚篇》,都采用《苍颉》中的正字,但《凡将》却有很大出入。到了汉成帝元始年间,朝廷广征天下通晓文字的几百人,命令他们在朝廷中记字。扬雄选取其中有用的写成《训纂篇》,顺着延续《苍颉》,又改变了《苍颉》中重复的字,一共八十九章。臣我再次接续扬雄,写成十三章,一计一百二章,其中没有重复的字,这样六艺群书的记载就大体完备了。《苍颉》书中有很多古字,平庸的教师容易断错读错,汉宣帝时期就征召齐国人中能正确断句、读音的,张敝受命进行传授,后来传到他的外孙杜林时期,杜林又作了解释,和《苍颉》并列使用。

以上六艺共一百零三家,共计三千一百二十三篇,收入三家的一百五十九篇,删除重复的十一篇。

六艺之文:《乐》用来调节精神,是仁的表现;《诗》用来端正言行,是义的运用;《礼》用来明确规矩,明确了就会容易显见,所以没有注释;《书》是用来推广大德,是求知之术;《春秋》用来决断事物,是信用的标志。这五项大概是五常之道,他们相互补充,必不可缺,而《易经》是其源头。所以说:“如果《易经》不能显现,那么乾坤大道就要完结了”,这是说其与天地共始终。至于《乐》《礼》《诗》《书》《春秋》这五学,也随着时代有所变化,就像阴阳五行交替运用一样。古代的学者边耕种边修养学问,三年能精通一艺,掌握其大概情况,专注研究经文,所以平时使用少蓄积多,三十五岁就精通五学了。后代的经传已经偏离了这个方向,博学者不愿意思考听取多疑的含义,一味追求用支离破碎的僻义去避免别人诘难,牵强附会,巧为立说,破坏文字形体;仅仅解说五个字含义的文章,就达到二三万言。后来的人们相互攀比,所以从幼童时抱守一艺,到头发花白后才能讲说。并且满足于自己学习内容,诋毁他不知道的,最后骗人也骗了自己。这是学者的大患,所以总括六艺为九种。

《晏子》八篇,晏子名婴,谥号平仲,在齐景公时期担任相国,孔子称赞其善于与人交往,《史记》有其《列传》;《子思》二十三篇,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孙子,任鲁穆公的老师;《曾子》十八篇,曾子名参,是孔子的弟子;《漆雕子》十三篇,是孔子弟子漆雕启的后人。《宓子》十六篇,宓子名不齐,字子贱,是孔子的弟子;《景子》三篇,是记载宓子的论述,疑是其弟子所作;《世子》二十一篇,世子名硕,陈国人,是孔子弟子的弟子;《魏文侯》六篇;《李克》七篇,李克是子夏的弟子,担任魏文侯的相国;《公孔尼子》二十八篇,是孔子弟子的弟子所作;《孟子》十一篇,孟子名轲,邹城人,是子思的弟子,《史记》中有其《列传》;《孙卿子》三十三篇,荀子名况,赵国人,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史记》中有其《列传》;《羋子》十八篇,羋子名婴,齐国人,是孔子弟子的后人;《内业》十五篇,不知作者姓名;《周史六韬》六篇,作于周惠王和周襄王之间,有人说是周显王时期,有人说孔子曾经向他请教;《周政》六篇,是记载周朝时的法度政教;《周法》九篇,是讲述效法天地、封立百官的;《河间周制》十八篇,疑为河间献王刘德的论述;《谰言》十篇,不知其作者姓名,所论述的是君王法度;《功议》四篇,不知作者姓名,是论述功德事项的;《宁越》一篇,宁越是中牟县人,为周威王的老师;《王孙子》一篇,也叫做《巧心》;《公孙固》一篇,共计十八章,是论述齐闵王失国后向公孙固请教,公孙固就为其陈述古今成败之事;《李氏春秋》二篇;《羊子》四篇,共计一百章,羊子是原秦朝的博士;《董子》一篇,董子名无心,曾经诘难过墨子;《俟子》一篇;《徐子》四十二篇,徐子是宋国外黄县人;《鲁仲连子》十四篇,《史记》中有其《列传》;《平原君》七篇,为朱建所作;《虞氏春秋》十五篇,作者是虞卿;《高祖传》文十三篇,是刘邦和大臣论述古语和诏策的;《陆贾》二十三篇;《刘敬》三篇;《孝文传》十一篇,记载汉文帝所说及其诏策;《贾山》八篇;《太常蓼侯孔藏》十篇,孔藏的父亲叫做孔聚,在刘邦时期作为功臣受封,孔臧继承其爵位;《贾谊》五十八篇;河间献王《对上下三雍宫》三篇;《董仲舒》一百二十三篇;《倪宽》九篇;《公孙弘》十篇;《终军》八篇;《吾丘寿王》六篇;《虞丘说》一篇,是记载虞卿诘难孙卿的;《庄助》四篇;《臣彭》四篇;《钩盾冗从李步昌》八篇,是记载汉宣帝时期论述几次上书言事的;《儒家言》十八篇,不知作者姓名;桓宽《盐铁论》六十篇;刘向整理的六十七篇,其中包括《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杨雄整理的三十八篇,其中包括《太玄》十九篇,《法言》十三篇,《乐》四篇,《箴》二篇。

以上共有儒学五十三家,共计八百三十六篇,收入杨雄一家三十八篇。

古代五经

黄其军

作于2021年8月14日(古历辛丑年七月初七)

(0)

相关推荐

  • 【孔门】漆雕开:独开一派,为师亡身(上)

    <韩非子·显学>中称自孔子去世后,儒学分为八派,其中一派为"有漆雕氏之儒".然孔门七十二贤中有三位姓漆雕者: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漆雕从).另外,孔门三千弟子中还有 ...

  • 孔子所创立的哲学流派为什么叫“儒家”

    儒家之所以称"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唐代贾公彦也说:"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 ...

  • 【孔门】子思:刚毅好大,承志安贫(上)

    孔伋字子思,以字行,他是孔子的嫡孙,尽管他算不上是孔子的弟子,然而他跟随孔子参加过一些活动,并亲承孔子教诲,同时他的思想直接继承于孔子,所以子思被视之为孔子重要传人.元至顺元年,子思被封为" ...

  • 《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及其流传

    和许多先秦古籍一样,<论语>经过秦火和战乱曾一度失传,至汉代复出现若干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 <古论>.&l ...

  • 《论语》是怎样传下来的? 芮明

    . <论语>是怎样传下来的? 原创 芮明  中华书局1912  2021-6-14 . 近日,备受期待的<典籍里的中国>终于更新了,播出了第五期节目<论语>.节目以 ...

  • 志·艺文志(一)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艺文志(二)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艺文志(四)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艺文志(五)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艺文志(六)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艺文志(七)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艺文志(八)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汉书·志·艺文志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 ...

  • 第三届中华长江文学奖2021年度诗人奖初选:王志河诗三首

    母亲远去的背影    王志河 艰难的 从自己的喜欢中抽出腿来 走上岔道 一路荆棘 一路景色 陌生的 忘记了年龄,只留下 童年 走累了的时候,开始 寻找母亲 我这么小该从母亲的影子里 寻找母亲 当然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