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期华县的万斤大学、高塘戏曲研究院……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县的那些大学
1958年7月,陕西省委在武功召开关中各县县委书记和宣传部长会议,提出要继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书记挂帅,全民动手,大办教育事业。要求各地大量举办为政治,为生产服务的职业中学和工农业、水利,千斤、万斤大学。这些大学不能用公办大学条件去要求,校址可在庙宇里,上课可在田间、工地。文化程度低的工、农、社干部都可以上。教师可聘请下放干部、附近公办大学教授、劳动模范、老农、土专家。省委和省人委《关于文教工作十二条奋斗目标)第四条也提出“社社,厂厂,乡乡,县县办业余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普及业余教育”。

上世纪80年代在华县街头看社火的老人  张韬 摄

华县大力贯彻会议精神,掀起群众办学高潮,办了一批职业大学,有的有校名,有的称大学班、系或组。华县当时各种类型的大学21校,连同各乡、社的大学班组共计190系(组),学员13593名(女3389),兼职教员821名,仅录有校名的大学如下:

华县城关乡晨光七社小麦万斤大学

华县城关乡晨光三社家禽大学

华县少华乡医学研究院

华县少华乡亚光三社农业大学

华县少华乡亚光四社农业大学

华县瓜坡乡红柿一社红专大学

华县瓜坡乡红旗一社红专大学

华县瓜坡乡红旗八社农业大学

华县东赵乡晓光五社农业大学

华县柳枝乡华锋一社农业大学

华县柳枝乡华锋二社农业大学

华县柳枝乡华锋三社大学

华县柳枝乡华锋四社农业大学

华县辛庄乡卫星农业大学

华县辛庄幼儿教养员大学

华县大明乡光明一社农业大学

华县高塘戏曲研究院

华县高塘燎原大学

华县港子乡红专大学

华县金堆乡第二农业社农业大学

第五工程段红专大学

部分业大简介:
城关乡晨光七社小麦万斤大学(每亩产万斤),设政治课,技术课,文化课:语文、科学常识、算术(包括珠算)。系别有:小麦系、蔬菜系、棉花系、玉米系。
少华乡医学研究院,本医学院分中医部和西医部,中医部分医科和药科,西医部分公共卫生科、医科和药科。院长由少华乡乡长兼任,副院长由乡医院业务负责人担任。每周六晚上上课2——3小时,如遇雨天可改为白天,以不误生产为原则。
瓜坡乡红柿一社红专大学,课程有政治课、技术课。农业系:小麦、玉米、棉花、栽培科、等等。工业系:水泥制造科、肥料制造科、基本建设科。园艺系:果树插接和培植、竹园管理。教学以就地取材,能者为师,以民教民,由党支部书记、社主任、劳动能手和学校教师分别担任政治、文化、技术等课的教授。
高塘戏曲研究院,设四个系:剧务系、创作系、音乐系、教材搜集系。曾自编五幕剧:古典历史刷《雕凤簪》,新剧《两面旗》、《一条心》、《学文化》、《新婚之夜》,快板《早日登上文化楼》、《人民公社好》。演出共计13场,均系自编自排,观众每次约2000余人。编写的现代历史佳剧《美人计》,主要内容反映刘志丹领导渭华革命的事迹。
东赵乡晓光五社农业大学,设四个系:5000斤小麦系,3000斤棉花系,20000斤玉米系(以上均为亩产斤数),700斤毛猪系(1头猪斤数)。各系设主任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
瓜坡乡红旗八社农业大学,设置政治课,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教育课”,逐步学“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技术课分小麦系、棉花系、玉米系,农具改革科。根据“就地取材,能者为师,以群教群”的精神,由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学校教师、下放干部分别担任各科系教授。每周6节课,包括政治1节,技术2节,文化3节,每节1小时,全年上课40节,共240小时。

原文来源:《华县教育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