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理中汤》,拥有3点不传之秘,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每一味药材的背后,都饱含医者仁心。每一个方剂,都饱含医者的万般深情。医圣张仲景笔下的理中汤,几经沧桑,跨越千年,经典永存。

《理中汤》仅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4味中药组成,是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良方。但很多人对理中汤的临床运用却有些困惑,今且听笔者剖析《理中汤》的3点不传之秘!

《理中汤》原方组成: 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各三两(折合现在计量约45克),水煎服。

方中以人参补气益脾为君药,白术健脾燥湿为辅药,甘草和中补土为佐药,干姜温胃散寒为使药。因脾胃居中焦(或称中宫),故名曰“理中”。

《伤寒论》第386条曰:“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第396条曰:“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这是《伤寒论》提出用《理中丸》的两条条文,可见《理中丸》所主治之证为脾阳不足、斡旋失司、升降紊乱所致的上逆下陷之证。上逆则以呕吐、胸痹、头痛、吐涎沫等为主,下陷则以下利为主。

但是《理中丸》除用于治疗虚寒性的吐、利、腹胀痛等中焦病证外,还可用于治疗由脾胃虚寒而致的多种病证及某些疑难杂症,受到医家的推崇,并常常改丸剂为汤剂,广泛运用于临床。

一、治疗脾胃病本证

凡由中焦阳虚而致脾胃升降失常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升降太过、升降不及和升降反作等方面。如中焦气机阻滞则胃痛、脘痞、腹满、腹胀、便秘;胃气上逆则呕吐、嗳气、呃逆、反胃;脾气下陷则腹泻、便溏、下利、内脏下坠、崩漏、便血等。

二、治疗他脏病证

1、肾火上冲之口疮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云:“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用理中汤。”

应用《理中汤》健脾温中,中州健运,谷气上升,元气充沛,脾胃得暖,肾中虚火浮阳得以潜藏,收补土伏火之功,口疮乃愈。

2、肺气上逆之咳嗽

《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脾肺为母子之脏,肺中津气有赖于脾气的充养,肺气肃降及通调水道有赖于中焦脾胃的枢运。若脾阳不足,清气不升则肺失所养,水湿失于温化,上逆于肺,则致咳嗽。

以《理中汤》温脾土,化寒湿,复气机升降,咳嗽止矣。

3、肝气上逆之眩晕头痛

《黄帝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高血压之眩晕头痛多责之于肝阳、肝风。临床多见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等病证,但亦有因中焦脾胃虚寒而致的。盖肝气之升降有赖于脾胃之斡旋,若中气虚寒,则木火易浮越而亢于上。

《理中汤》温补中气,运轴行轮,以降肝火、息肝风。

4、心脉痹阻之胸痹

脾升胃降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升降有序,气机通畅,人即安康。若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气机不畅,阻碍胸中肺之宣发与肃降,进而影响到心,即可诱发或加重胸痹。正如《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曰:“中气强则痞气能散,胸满能消,胁气能下。人参、白术所以益脾,甘草、干姜所以温胃,脾胃得其和,则上焦之气开发,而胸痹亦愈。”充分阐释了温中阳治胸痹的机理。

三、随机化裁拓展临床运用

1.如顽固性呃逆者,加吴茱萸、乌药、沉香、旋覆花、代赭石等有助于理气降逆。

2.便秘者,加肉苁蓉、当归以温润大肠。

3.崩漏者,加当归、阿胶、艾叶炭温经养血止血,加煅龙骨、煅牡蛎收涩固脱。

4.咳嗽者,加陈皮、半夏等理气化痰,加款冬花、紫菀等化痰止咳。

5.眩晕头痛者,加磁石、珍珠母重镇潜阳。

6.失眠者,加珍珠母、合欢皮、夜交藤等安神。

7.脾病及肾,阴火上冲则加肉桂以敛火入宅,导龙入海,或命火亦微,则加肉桂、附子以温振脾肾之阳。

8.另外,营卫之气表里出入须赖脾胃之枢转。若脾胃阳气不足,枢转不利,既可表现为太阴开机不利,不纳阳气归藏,游走于外,脏腑失养,神无所藏,而不寐,也可表现为脾虚寒湿,清阳不升,卫阳久入留于阴,不行于阳,而嗜睡。

综上,《理中丸(汤)》善调中焦之枢以治中焦虚寒、升降失常之证,临床运用广泛,只要切中病机,从中领悟到“治病求本”及“异病同治”的经旨奥妙,往往可屡获良效。

在文章最后在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五行同调观点:五行相生相克,一脏失衡,则其余五脏皆失守,身体诸多表症皆发于五脏,五脏不安就会导致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耳鸣,心慌气短,胃胀,便溏,盗汗,湿热郁结,痰湿不化,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五脏相关症状,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第322条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见<论>第322条). 作者:蒋远东 少阴病在六七日的时候会转变,至于转变到那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只能根据病情的表现来判断病势的走向. ...

  • 「学术」浅析张仲景的三焦观

    三焦首见于<黄帝内经>,有奇恒之府.三焦三部说等内涵,其中"三焦三部说"由清代医家吴鞠通发展为三焦辨证,开创了从三焦辨治温病的先河.<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辨证 ...

  • 从脾胃治疗心系病证-摘

    心病治心,是为临床常用之法,但有时治之 而不应,而从脾胃治疗多取良效. 1脾胃与心系的生理关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能摄血,其与心 的关系,亦表现于此.心主血,脾胃之气旺盛,其纳磨.运化如常,则血 ...

  • 黄芪甘草汤方解与用法、组成

    [组成]黄芪甘草(炙)各一两半 桂(去粗皮)半两 人参一两 芍药赤茯苓(去黑皮)各二两 [用法]上吹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无核,同煎至八分,去滓,纳饴糖少许,煎化热服. ...

  • 中医名方“理中汤”,这样用作用更大

    理中汤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方子,在不少疾病的治疗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很多时候,它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和其他方子搭配在一起组成理中汤类合方,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的合方有哪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下4个理中 ...

  • 千古名方附子理中汤,治疗黄褐斑有特效!

    附子理中汤来源于<伤寒杂病论>霍乱篇理中丸加附子,理中丸<金匮要略>亦名人参汤,主治中气虚寒,脾陷胃逆,戊土迫于甲木而出现的胸闷.吐泻诸证.与姜甘参术温补中气,转其升降之枢,附 ...

  • 千古名方:理中汤不传之秘!

    小编导读 每一味药材的背后,都饱含医者仁心.每一个方剂,都饱含医者的万般深情.医圣张仲景笔下的理中汤,几经沧桑,跨越千年,经典永存.理中汤仅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4味中药组成,是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

  • 千古名方:理中汤不传之秘

    每一味药材的背后,都饱含医者仁心.每一个方剂,都饱含医者的万般深情.医圣张仲景笔下的理中汤,几经沧桑,跨越千年,经典永存.理中汤仅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4味中药组成,是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良方.但 ...

  • 再昂贵的护肤品也不如一碗养颜汤,两个千古名方合二为一,专为35岁以上女人打造——嫩肤、防皱、除斑​

    每一个人都会衰老,有的老得快,有得老得慢.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老得慢,并且爱和同龄人暗自比较,"我比他(她)年轻","他(她)比他(她)年轻",这个"年 ...

  • 三通汤|集结4大千古名方,适用于脑梗,偏头痛以及心血管疾病

    三通汤到底是什么药?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效果?让我们来一点点揭开三通汤的神秘面纱. 久病必淤,久病必虚.高血压,脑梗,肢体麻木,风湿等,都是没有得到正确治疗,迁延不治,拖成慢性疾病.这些患者往往都有气血 ...

  • 千古名方----十全育真汤

    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野台参(四钱) 生黄 (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 ...

  • 千古名方仅四味药却堪比“血管清道夫”!汤、代茶饮、泡脚方三种用法一次学会

    中医配伍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几味寻常药物放到一起,便有意想不到的治疗作用."四妙勇安汤"就是这样一个经典方剂,全方虽仅有四味药材,却有诸多神奇的功效,对于毒热壅盛期效果非常好. 而且 ...

  • 千古名方“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 组成:桂枝25克,甘草12克  方证:发汗过多而心下悸或耳聋者,以叉手自冒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表现.  应用: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等. 发汗过多所致的不寐证.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