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邓州历史文化名胜之四、五、六

探寻邓州历史文化名胜之四-----------福胜寺塔

“邓县有座塔,离天一丈八。”这句民谚很早以前已在豫、皖、鄂、湘、陕五省佳为流传。民谣中说的是位于邓州市城区大十字街西南角的福胜寺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是一座八面七级椎形仿楼阁式密檐浮雕砖塔。据《邓州志》记载,该塔原为十三级,高20余丈,元末遭兵燹所毁,易为七级,现高38.28米,周长48米。塔原为通体呈八棱圆锥状,塔檐由青砖砌成,每层都有较高的塔身,由下而上,逐层递减。塔柱、斗拱突出,层次分明。塔内第一、二、三层有梯,可盘旋而上或凭梯斜上,四层以上则无梯可攀。每层塔体都有圆形塔心室,四层至七层,塔室联为一体,形似罐状。南北两面有砖券拱门,南面塔门有铁门,北面塔门用砖封死。底层塔基为须弥座,每个转角有力士托塔。塔身每面都镶嵌有砖刻浅浮雕的佛龛群,共有25种,2500多块。这些佛龛上雕着天王、菩萨金刚、罗汉、黄巾力士等神像,形状各异,栩栩如生。佛龛的边缘和拱门的周围,都有浮雕成各种蔓草花纹的优美图案加以装饰,更显得匠心独具。古塔南北一至五层有塔门,东西二层有塔门。塔刹顶部为宝珠,中间为石质相轮,底部为仰莲。整个古塔庄严古朴、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充分显示了我国宋代优秀的建筑技术。福胜寺塔因其确切的纪年,独具时代特征的仿楼阁式建筑特征,丰富多样的佛像砖雕,以及在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等制作精美的文物,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艺术史、科技史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邓州市地处豫、鄂、陕交界,素有“三省雄关”、“豫西南门户”之称。是一座千年古城,从旧地图上看,邓州分为内外两城,护城河呈回字形。而福胜寺塔位于内城以南的外城中,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过维修。站在塔下仰视,只见全部用青砖垒砌的巍巍塔身,每层高度、粗度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外观刚柔适宜,造型简洁、优美。每层塔檐雕出斗拱、椽、枋等,塔身每个侧面边缘与拱门周围饰有蔓草花纹,所有浮雕形状各异,造型生动,显得鬼斧神工、匠心独具,极富装饰效果。

塔身上的佛龛

据《邓州志》记载,福胜寺在当年是一座极为兴盛的寺院。在香火最盛时期,寺僧达千余人,并有寺中高僧被皇帝赐予紫袈裟。然而,世事变迁,福胜寺一度衰落。从地宫中的文字记载,古塔原为龙兴寺塔,创建于北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又据《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和《嘉靖邓州志》记载寺庙自元末以来,由于战火频仍,福胜寺遭灭顶之灾,昔日之辉煌成为尘封的历史,十三级仅存七级浮屠,无言诉说着世事的沧桑。至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邓州知州孔显以僧子颜主持监工在此重建福胜寺。天顺年间又对残塔进行了整修。1950年政府拨款粮食七万斤维修了塔基。1985年政府再次对古塔进行了维修,至1989年12月竣工。福胜寺塔于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福胜寺周边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这座“离天一丈八”的古塔被“装”进了水泥楼盘里,福胜寺塔的巍峨身姿,也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不为外人所知。

一个偶然的发现,使福胜寺塔再度蜚声海内外。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福胜寺塔进行维修工作时发现,这座矗立古邓国地面近千年的古塔下,竟还深藏着一个保存完好、藏满珍贵文物的地下宝窟——地宫!地宫平面呈六角形,坐南向北,有一长方形的坡道通向塔外。地宫虽经千年风雨,保持依然完整。考古人员在地宫内发掘出土了一批国宝级文物。有金棺、银椁、铜棺床、鎏金双龙银壶、玻璃葫芦、铁塔、铜钱编织的手炉、铜镜等。银椁为长方形,安放在须弥座椁床上。椁的前方竖立两根檐柱,其上承拖仿木结构的房顶,上有脊兽、瓦垄、瓦当、滴水、封檐板等,雕刻精细。银椁盖为七棱形,其上为线形纹饰,前方透雕双凤戏牡丹。银椁两侧,錾满龙兴寺、开元寺施主姓名和梵语。金棺放在银椁内的前方,长19厘米,宽11厘米,高11厘米,重620克,前档有仿木建筑,其下有护法神2个。金棺左侧为释迦涅盘的故事,右侧为出行图。金棺内,前面放“顶骨”一尊,后边放“佛牙”一枚,玻璃宝瓶放在银椁的后方,米黄色的瓶中盛着米粒大小的佛祖舍利和无色透明液体。“舍利”瓶内,还有镏金双龙银壶一件,彩色玻璃葫芦一件。金棺内还放置有舍利子、质骨(相传为唐僧顶骨)等佛教圣物,其中佛牙比北京灵光寺建佛牙塔还早39年,是继陕西临潼庆山寺、扶风法门寺等重大发现后又一重大发现。这一发现迅速引起考古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金棺银椁更是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据专家介绍,金棺银椁在全国仅发现三处,而用银器层层包裹的成套佛牙舍利乃国内首次发现,可以说是世界难得的佛教文物极品,也是世界佛教文化的珍贵遗产。

福胜寺塔又称梵塔,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大十字街西南角,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二月二十五日,该塔为八角椎形、仿楼阁式、密檐浮雕的砖塔。塔原为十三层,元末遭兵毁,变为七层,明代洪武初由僧子颜重修。1988年5月,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修葺该塔时发现塔基地宫。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组成发掘队,于1988年7-8月进行了发掘,出土了金棺、银椁、佛骨舍利、舍利瓶及玻璃葫芦等一批文物。

福胜寺塔历史沿革

福胜寺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内古城路步行街西。福胜寺梵塔始建于宋天圣年间,初建时为13级,高20余丈,后为元兵燹所毁。现存的梵塔(经还原重建)共7层,平面呈八角形,塔门向南,高38.28米,是一座庄严古朴的仿楼阁式砖塔。塔身全部用青砖垒砌

,内外壁面用白灰浆勾缝,内部用红粘土粘合,每层都有较高的塔身,由下而上,逐层递减。塔柱、斗拱突出,层次分明。塔内第一、二、三层有梯,可盘旋而上或凭梯斜上,四层以上则无梯可攀。每层塔体都有圆形塔心室,四层至七层,塔室联为一体,形似罐状。南北两面有砖券拱门,可以远眺。塔身周围,每面都有砖浮雕的佛龛群,共有1100多块。这些佛龛上雕着天王、菩萨金刚、罗汉、黄巾力士等神像,形状各异,栩栩如生。佛龛的边缘和拱门的周围,都有浮雕成各种蔓草花纹的优美图案加以装饰,更显得匠心独具。整个塔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充分显示了我国建筑技术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塔四周立满各种功德碑和古时达官贵人后代为祖先立的碑。

关于福胜寺塔的修建年代,《邓州志》卷九记载较详:“福胜寺在州治南关,天圣间创建,元至元末兵毁,明洪武初僧子颜重修。”过去很长时间内当地群众一直称其为隋塔。1951

年修葺时,曾刻石作记,嵌于塔壁,也称为“重修隋塔简记”,认为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当时之所以认为是隋塔,是将原由邓县运往开封的隋仁寿二年邓州兴国寺舍利塔铭,误认为福胜寺塔铭的缘故。后虽根据此塔建筑特点确定为宋塔,但缺乏确切纪年。这次地宫内发现的《地宫记》记明此塔始建于宋天圣十年(1032)二月二十五日。

1988年5月,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修葺该塔时发现塔基地宫。福胜寺塔地宫的发现,是我国佛教文物的又一重要发现。出土的金棺、银椁、鎏金双龙银壶、紫红色玻璃葫芦等文物,表明宋代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古代科技史、艺术史、宗教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福胜寺塔为七级仿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门向南,高38.23米。塔身全部用青砖垒砌,内外壁面用白灰浆勾缝,内部用红粘土粘合。塔身自上而下逐层有明显收分,第一层塔身最高,以上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廓刚柔适度,造型优美,有明显的宋塔特色。

每层塔檐都用青砖砌成,斗拱为五铺作,檐口用砖雕椽、枋等。各壁转角砌倚柱。塔身每层的内外壁面嵌砌各种雕砖,共2000多件;内容有坐佛、菩萨、天王、力士、罗汉、伎乐、宝装莲花和各种花纹砖饰,共计25种。南北壁中间设半圆形拱券门,门的周围刻各种蔓草花纹等优美图案。由南面第二层塔门可进入塔心室,室内设梯道,沿顺时针方向盘旋拾阶而上。第二、三层均需先绕塔外檐平座,然后进入向上层登临的梯道而至塔室。四层以上的内室为筒状,不再设梯道。内壁以叠涩檐隔层,一至五层平面为八角形,五至七层为方形。

第七层南壁设券门。由于年久失修,塔身损毁严重,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曾拨款对一层进行了加固维修。福胜寺塔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周围低洼潮湿,未能解决酥碱对塔基的浸蚀,而且顶部坍塌更甚。198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再次拨款,省文物局责成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此塔进行全面修葺。

地宫位于塔心室之下,距地表深4.6米,坐南向北,偏东2°,由宫道、大门、甬道、宫室四部分组成。宫道位于大门北端,由于上部施工未及发掘,后经钻探得知为长方形下坡道,长15.3米,宽2.35米。道内填一层黄土,一层砖渣。黄土层厚20厘米,砖渣层厚40厘米,略经夯打,最深处共12层。地宫的大门为门楼式建筑,中间砌筑一券门,高2.21米,宽1.22米,以封门砖堵封;券门之上有六朵五铺作砖雕斗拱,再上有砖雕椽、大小连檐和瓦形砖,均向外悬挑。门外两侧砌墙,宽度与宫道相同。甬道与大门相通,高度也与大门相同。东西两壁用长条砖错缝平砌,在高1.63米处向上用楔形砖错缝砌筑为拱形顶。甬道内陆面用砖错缝平铺。在大门内东壁的上方筑一方形壁龛,高18厘米,宽12厘米,进深14厘米,可能为灯龛。甬道长6.13米。其内用干摆砖堵封。所用砖的大小有两种,一种长53厘米,宽24厘米,厚7.5厘米,另一种长43厘米,宽20厘米,厚7.5厘米。在甬道的南端与宫室的北壁上,另砌筑一子券门,稍偏甬道的东部,高170厘米,宽82厘米,亦用青砖堵封。宫室位于甬道的南端,平面呈六角形,每边长65厘米。底部为方砖错缝平铺。周壁由底向上逐渐向内微缩,在1.92米处6个壁面叠砌向内缩,形成六角攒尖式项,高3.45米。顶部正中嵌铜镜1面。东、南、北三面墙壁的上方各有铁钉1个。整个宫室的壁面均涂白灰,整齐平整。

福胜寺塔出土遗物

地宫未遭盗掘,地面上淤积一层青泥。在宫室南部正中以砖砌高40厘米的方台须弥座。其上置白色石质须弥座,四周浮雕仰莲,下边四周浮雕覆莲。东西长80厘米,南北宽64厘米,高72厘米。其束腰部分的北面和东面刻《地宫记》。石须弥座之上置一方形石函,石函盖上东西各放铁塔1件,西侧塔体内还有2件玻璃葫芦。其间放铜钱编织手炉1件,此外还有铜瓶1件。石函内放金棺、银椁等珍贵文物。须弥座的前方干摆纵横。两丁砖一垛,共11层,高80厘米。地平面上散布大量铜钱,中间一堆铜钱和偏东一堆铜钱之中各有铜镜1件。清理时发现这两堆铜钱都用绳穿结。从宫室壁面顶部残存铁钉的部位看,可知这两堆铜钱原来成串悬挂在壁顶的铁钉上,铜镜系坠其下,后因绳朽坠地。此外,还在地宫内东边发现铁灯1件。共计出土文物28件,金棺1件。金板制成。置于银椁内前部,头西尾东。作前高后低的长方形,长19厘米,前宽11厘米,后宽9厘米,前高13厘米,后高7厘米,重620克。金棺底板四周向外呈斜面,其上錾有麻点纹组成的壶门10个,两侧6个、前后4个,前后左右对称。

前挡上方高出两侧棺板有一三面形结构,正面上部压印出四阿式屋顶,脊兽、瓦当俱全,从正脊两端的吻兽处用金丝连结在前挡上方。檐下前挡上錾一方框,框内錾刻护法神像两尊。左像面目狰狞,尖下颁,短须,头后有火焰纹头光一周,身着长袍,腰束带,赤足站立,左手握剑,右手抚须。右像面部丰满,怒目平视,短须,头戴冠,冠带向外飘曳,头后亦有火焰纹头光,身着宽袖长袍,赤足站立,左手抚须,右手握剑。后挡与前挡相同,上边高出两侧棺板,表面錾刻铭文6行,为:“维摩院僧赵过,观音院僧惠应,龙山院僧仪朋、张谷,打造人赵素。”右侧棺板前高后低,板面錾刻文殊菩萨坐于狮背的莲台上。狮子张口昂首,挺胸前进,背负的莲台下铺有花荐。狮前有光头狮童回首牵引。狮后随三人,第一人为长须老翁,戴平顶高帽,身着长衣。后二人为高臀少女,身穿曳地长裙,双手举幡旗。狮子头前的上方还刻有花束一枝,狮子的前后用麻点纹组成的卷草纹五组填补空白。棺板前端的边沿处有麻点纹组成的卷草纹边框。后端边沿处刻“未年三月造”五字题铭。左侧棺板与右侧相同。表面錾刻方框,框内刻涅架图。下部刻一虎足床,床上方设帐。释迦牟尼侧卧于帐内床上,面部丰满,身着掩足长衣,头枕左上肢。床周围有佛徒六人,作仰面痛哭状。棺板前方刻有麻点纹组成的卷草纹。棺盖为八棱彬,盖顶刻风鸟一对,头向内,喙向前,高冠,各衔牡丹花一枝,颈部弯曲,作展翅飞翔状。线条流畅,形态生动。双凤的周围以麻点纹组成十一组卷草纹填补空白。棺盖的前端为欢门式的装饰,周边勾出轮廓,内錾麻点纹,上沿翻卷,扣在棺盖的前方,并用金丝穿结。棺盖的后尾将金板的六棱剪开,向下收缩曲卷。金棺两侧棺板、前挡、后挡及棺底的周边均錾凿圆孔,再用金丝穿结为一体,然后扣合棺盖。金棺内前部放置“佛骨”1件;后部放置1件圆形银盒,盒内有“佛牙”1枚。银椁1件。置石函内,头西尾东。发现时银椁外用带花的丝绸方巾包裹,方巾在椁顶打结,可惜已朽残,仅存残片,无法知其原貌。银椁坐于长方形须弥座状的铜椁床上。椁床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260厘米。上边铸造出仰莲一周,下边铸造出覆莲一周,底座已残,束腰部位有壶门12个,左右两侧各4个,前、后两端各2个。椁床的上下周边均用圆形铆钉穿铆。椁床上部四周树立围栏。束腰方形望柱,尖状柱头,上端安圆形栏杆,用板片包在柱端,再用银丝穿铆。柱间的栏杆为方形,用银丝交叉缚结固定在柱体上。围栏下部的空间镶嵌透雕的卷草、牡丹和菱形花饰栏板。在椁床之上,银椁的前方,有一门楼,由两根方形檐柱承托着仿木结构的屋顶,饰脊兽,压印出瓦缉、瓦当、滴水、檐板等,檐下有仿斗拱构件。门楼之下竖立风宇匾,但从檀下两侧保留有长30厘米的丝绳位置观察,原来匾额应悬挂在门楼檐下,丝绳朽毁才使匾额坠落在门楼下的椁床板上。匾额上摹刻楷书题铭,两行,共20字,为:“诸法徒因生,如来说是因,彼法徒缘灭,大沙门所说。”银椁安放在椁床上围栏内,长方形,前宽后窄,前高后低。长40厘米,宽20厘米,前端残高34厘米,后端残高24.6厘米,椁板厚2毫米。

前挡和后挡边缘包在两侧椁板上,以圆形铆钉铆合。前挡的上部为五边形,高出两侧椁板,并向外倾斜,与椁床上门楼相接。下方线刻门框、门楣和门砧,并刻出两扇门扉,上有圆形门钉7排,每排8个。门框的上方压印凸出的双凤纹,双凤间饰变形卷草纹花结,底面用乳钉纹补空。后挡的上部与前挡相同,但稍低于前挡。表面线刻仿木结构的四阿顶式建筑,脊兽、瓦垅俱全。檐下有仿斗拱结构的饰件。其下刻出门框和两扇门扉,门扉上有圆形门钉7排,每排6个。

银椁两侧椁板前高后低,表面压印凸起的僧院名称和施主姓名。左侧椁板有龙兴寺僧惠谈、惠宣、永宁等12人和开元寺僧守文、可惠、德崇等13人的法号;右侧椁板有施主助教元吉、袁光□、□文正等28人的姓名和女弟子皇甫氏、李氏、黄氏、杨氏等。

银椁

椁盖为七面形,压印古钱形纹饰。前端有欢门式装饰,外边翻卷扣合在椁板前端,用圆形铆钉穿铆,两侧透雕对称的双凤戏牡丹纹。

银椁内前部放置金棺,后部放置玻璃舍利瓶。

石函1件。方形,上部有覆斗形盖,子母口,底部坐落在须弥座上的凹槽内。长宽各60厘米,高34厘米。

“佛顶骨”1件。象牙质。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底部磨平。高7厘米。银盒1件。半球形盖,扣合在盒口沿的子口上。盒圆形,鼓腹,圜底,圈足。圈足的边缘钻圆孔,用银丝连结在盒的下部。口径6.5厘米,底径4.5厘米,高7厘米。“佛牙”1枚。褐色石质,不规则椭圆形。高2厘米。

玻璃舍利瓶1件。圆球状,小口,圜底,鼓腹。口径2厘米,腹径11.5厘米,底径5厘米,高12厘米。在银椁内为了摆放平稳,瓶底垫有油泥一周。瓶内满储无色液体,内含粗沙和碎石子“舍利”,以及鎏金双龙银壶、紫红色玻璃葫芦各1件。瓶口原用青灰色油泥封闭,发现时油泥盖已坠入瓶中。鎏金双龙银壶1件。铸造而成。小口外侈,长颈,鼓腹,平底。口上有莲瓣纹盖,以银链与颈部的活动银环柑连。腹部铸出对称的双龙纹,表现鎏金。口径1厘米,腹径3厘米,底径1.5厘米,通高5厘米。体小工精,极为罕见。紫红色玻璃葫芦1件。上小下大的葫芦形,圆口,底稍向内凹。高4.5厘米。铁塔2件。形状相同,均铸造而成。基座和塔身平面皆为方形。基座上小下大,形成四个斜壁面,中空。塔身上部四角为焦叶状饰,中间立刹杆,有七级圆形相轮,其上为方尖状刹顶。基座长、宽各8厘米,塔连座通高25.5厘米。玻璃葫芦2件。置于一座铁塔内,一大一小,粘连在一起,表面有一层水锈,呈米黄色,大的一件为上小下大的葫芦形,圜底稍向内凹,高4.5厘米;小的一件为圆口,口沿向外翻卷,长颈,圆鼓腹,圜底稍向内凹,高4厘米。铜钱编织手炉1件。已残。将铜钱相互叠压用铜丝穿结编缀而成。炉体保存较好,平口沿,深腹,腹壁近直,平底,圆足。手柄已残,柄下有铁皮衬托。炉体口径12厘米,底径6厘米,高11厘米,手柄残长23厘米。所用铜钱有“太平通宝”、“开元通宝”、“天禧通宝”、“景德元宝”4种,以“太平通宝”最多。铜镜3件。一件镶嵌在地宫顶部,圆形,圆纽,纽座周饰莲瓣和18朵莲花,衬叶状纹,宽边沿,镜面微凸。镜面凿有三角孔,其用意不明。径30厘米。一件镜面较薄,锈蚀严重,径11.5厘米。一件镜面较厚,锈蚀严重,圆纽,系葡萄镜,径11厘米。

铜钱1098枚。其中有“五铢”、“货泉”、“开元通宝”、“乾元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咸平元宝”、“景德元宝”、“天禧通宝”、“至元通宝”、“周元通宝”、“宋元通宝”。

铜瓶1件。放在石函上,长颈,圆鼓腹,平底,肩部有口,其上有盖,用合页穿连,扣合严密。腹径10厘米,底径5厘米,通高28厘米。铁灯1件。已残。圆形,浅腹,中间有乳钉一个。径10厘米。

《地宫记》石刻刻在石须弥座束腰部位的北面和东面。北面铭文楷书,14行,满行13字,为“邓州龙兴寺大悲院”地宫记挂姓名如后”顺阳县施主张太君”施石椁一座妻李氏”男张守迁男张谦男张熨”男张信新妇王氏兰氏”田氏全氏”许州阳翟县施主元勋功德主僧法□”师弟惠宣比丘广香”管内僧正赐紫惠谈”施主宋光厚弟宋光晏母亲何氏”顶骨一尊佛牙一支舍利一瓶”大宋天圣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记””。东面铭文亦楷书,共7行,满行11字,为“窑地主皇甫妻陈氏”男惟宁女喜姑”弟使院观察勾押官皇甫晔”妻卢氏男惟清儿新妇段氏”孙儿彭孙”诸法从因生如来说是因”彼法从缘灭大沙门所说””刻铭砖2件。均为甬道内的封堵砖。一刻“赵三□月”4字,一刻“天圣九年六月十五日雨下”11字。砖长52厘米,宽22.5厘米,厚7厘米。

福胜寺塔周围环境

塔底中间有一井,名为“海眼”。1988年在修复塔座时,发现这是一座地宫,并从中发掘出一批稀世珍宝。银椁为长方形,安放在须弥座椁床上。椁的前方竖立两根檐柱,其上承拖仿木结构的房顶,上有脊兽、瓦垄、瓦当、滴水、封檐板等,雕刻精细。银椁盖为七棱形,其上为线形纹饰,前方透雕双凤戏牡丹。银椁两侧,錾满龙兴寺、开元寺施主姓名和梵语。金棺放在银椁内的前方,长19厘米,宽11厘米,高11厘米,重620克,前档有仿木建筑,其下有护法神2个。金棺左侧为释迦涅盘的故事,右侧为出行图。金棺内,前面放“顶骨”一尊,后边放“佛牙”一枚,玻璃宝瓶放在银椁的后方,米黄色的瓶中盛着米粒大小的佛祖舍利和无色透明液体。“舍利”瓶内,还有镏金双龙银壶一件,彩色玻璃葫芦一件,均为罕见之宝。

探寻邓州历史文化名胜之五-----石华表

石华表,汉代,现存于邓州城区一小大门内。石华表立于泮池桥头。上修表亭保护。大理石质,十六棱柱体,身高1.9米,加之座、顶全高2.84米,每边长0.06米,其中五个柱面刻有爵秩人名25人,书体8分。另外五个柱面上用楷书刻劳勒有关华表出土的历史情况。碑文说:“此石柱旧在冠军城同,乃嘉庆年间乡人发土所获,后为嗜古都舁入往上城,寄存学宫。柱面款识八分书题,故吏二十五人,考其爵秩郡邑皆系汉制,且相丁隆、陈钦名俱岁见汉书,其为汉物无疑。窃恐其日就磨灭,因独捐工资,重立于兹以存古迹。”

“同治六年八月,右庵王绍羲记”。“民国八年六月一日,同成友至学宫,见明伦堂前王绍羲先生此柱,被风雨剥蚀,古物凋敝,叔焉忧之,异日率同警士移之东庑,人众荒唐,遽经误损。凤庭督察不周实深愧。恧特树栏障护,勒文以志,警察所长贾凤庭记。”

石华表属于西汉早期,故此又称“汉华表”。汉华表,古代有桓表和墓表之别。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路的木柱叫桓表,也有设在宫殿、城垣、桥梁前作装饰用的,设在墓前的叫墓表。柱身往往刻勒蟠龙等纹饰。上为云板和蹲兽。此华表为西汉早期。虽然经历了二千余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仍辨析可见。它是研究汉代官史的实物材料。也是考证华表起源的有力证据。1963年此华表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城区一小又对表亭进行了重修,现保存较好。

“华表”意为中华的、白色的(汉白玉制)、显要的皇家御用表柱,是皇家寓所、陵寝的标志。

华表 - 起源说

天安门前的华表

1、有关华表的由来多数学者认为是源于尧舜时立下的诽谤木原型,其原始造型可能就是在一根柱上横钉一块木牌,这种诽谤木就是为了便于百姓在上面书写不满情绪、上谏批判朝政而专立的。

2、另一种意见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上蹲着一头怪兽,非狮非狗,头望宫外,名为“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性好望,让它望着宫外,是让它眺望远游的皇帝不要迷山恋水,早作归计,以理朝纲。这种说法本身包含了先人的建造华表时对王权的一种虚幻的期望。

3、也有认为华表是由一种古代的乐器演变而来。这种乐器名为“木锋”,是一种中间细腰,腰上插有手柄的体鸣乐器,先秦时,代天子征求百姓意见的官员们,奔走于全国各地,敲击木锋以引起人们注意。后来,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征求意见,而是等人找上门来,将这种大型的木锋矗立于王宫之前,经过演变,就成了华表。

4、还有认为华表原是古代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为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可观测恒星年的周期,古代在建筑施工前,还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因施工期较长,立表必须长期留存。为了坚固起见,常改立木为石柱。

华表 - 历史记载

1、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示道路的木柱。晋·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程雅 问曰:' 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橰,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北魏·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洛水)南北两岸有华表,举高二十丈,华表上作凤凰,似欲冲天势。” 周祖谟 注:“华表,所以表识道路者也……古代建筑前路边每有石华表。”

2. 古代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兼作装饰用的巨大柱子。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为石造。柱身往往雕有纹饰。北周 庾信 《燕歌行》:“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 唐·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四围筑墙栽树,离坟三十步建享堂,塑 伯桃 仪容,立华表,柱上建牌额。”

3. 指房屋外部的华美装饰。《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皓皓旰旰,丹彩煌煌,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赫奕章灼。” 李善 注:“华表,谓华饰屋外之表也。”

华表 - 发展沿革

清北京圆明园华表现存北京大学校园

天安门内的一对华表名曰“望君出”,是提醒皇帝应该出宫去体察民情。天安门外的一对华表叫“望君归”,是呼唤皇帝应该赶快回宫处理朝政大事。“望君出”和“望君归”的思想意识,倒是与华表最初的“诽谤木”的意思有些相似。

安门前原有两对雕刻精美的华表。华表的起源很久远。相传尧舜时在交通要道,讲究竖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名曰“诽谤木”,或简称“谤木”,也叫“华表木”。据古籍《淮南子·主木训》记载:“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到了汉代,“华表木”就发展演变为通衢大道的标志,因这种标志远看像花朵,所以称为“华表”,汉代还在邮亭的地方竖立华表,让送信的人不致迷失方向。

后来,华表逐渐发展成为桥头和墓地等设置的小型装饰建筑品。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梁虹桥两端就画有两对高大的华表,顶端白鹤伫立,神态生动各异。卢沟桥两头也有华表四座,高4.65米,石柱上端横贯着云板,柱顶有莲座圆盘,圆盘上雕有石狮子,庄严秀美,气势非凡。唐高祖李渊献陵和高宗李治乾陵前装饰的石柱华表,雕刻工艺精巧,造型美观。

明永乐年间建造“承天门”(即今天安门)时建立的两对华表,巧妙点缀了整个精美的故宫建筑群,增强了古老建筑艺术的整体感。现在天安门内外的两对华表,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是以巨大高耸的圆柱为主体,通身塑有缠柱云龙,柱上横贯一块美丽的云板,好似行云插入云际。顶端承露盘上的蹲兽,栩栩如生。

华表 - 文化寓意

华表是中国封建礼制建筑的附属品,在建筑群体序列仪式的开场白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定调和陪衬作用,这是从局部相对于整体上来感受建筑的符号功能。如果将故宫建筑群比作一篇乐章,那么华表就是这篇乐章的序曲,起到定调的作用。

至于后人对华表的传说“望君归”、“望君出”,也正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即将人的思想、意念、愿望凝聚或贴附在建筑上,抒发或寄托人们的某种无奈的情愫,将讳言回避开去而直接在建筑上体现出来,既达到了进谏的作用又不至于带来杀身之祸。

一种建筑小品型制的形成绝对不是孤立的与外界毫不相关的,它一定反映并折射出当时的文化特征及属性。从华表身上可看出中国礼制建筑和龙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华表蕴含着其建筑本体之外深刻的精神内涵。

华表 - 代表建筑

《明会典》[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成书,该书记载了明代各行政机构的职掌和事例等史料]称之为“擎天柱”。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围绕着天安门共有四根。门外华表柱二,金水桥环之,门内亦华表柱二。而在20世纪60年代后人们看到的天安门前金水桥畔两根对称的华表,原来并不在现在的位置,是1950年8月因天安门广场扩建需要把华表和石狮向后(北)挪移了6米。天安门华表的上部有两个圆盘形的柱帽称为“承露盘”,其上雕刻着蹲立的龙头神兽。这样的华表还分布在明十三陵。

沈阳清昭陵(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河北遵化清裕陵(清乾隆帝的陵墓)、河北易县清泰陵(清雍正帝的陵墓)和北京圆明园(后分别移入北京大学和国家图书馆院内)等地。其中,天安门、明十三陵和圆明园华表,柱头为神兽;而沈阳清陵柱头则有所变化,为莲花头。

此外,南京梁吴平忠侯墓前的神道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石表。

阅读广场

华表 - 作用

华表

除了在天安门,在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以及卢沟桥等处我们也可以见到华表。

那么为什么华表要矗立于宫殿、陵墓、桥梁等处?华表究竟在这些建筑物中起着什么作用?

至今尚有不同看法。
一般认为,华表又名桓表、表木,是一种在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念、标识的立柱。华

表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立术,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
    另一种意见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华表顶端有一坐兽,似犬非

犬,它叫做“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性好望。远古时的人们都将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其上,对它视如神明,顶礼膜拜,华表校顶的雕饰也因各部落图腾的标志不同而各异,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华表上雕饰的动物也变成了们喜爱的吉祥物。如唐朝诗人杜甫有“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的诗句,其意就是说华表的校顶上雕饰的是白鹤。观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华表上确实雕饰有白鹤。据传这是因为一个名叫丁令威的人,学道成仙,化鹤归未,立于华表上作歌,故人们以后将白鹤雕刻于华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华表上古名“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也就是鼓励人们提意见。晋代崔豹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工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肠路也/崔豹所言华表木的形状与现存的天安门前的华表大致相同。只是华表的'谤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谏言,而为象征皇权的云龙纹所代替,成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
    也有人认为,华表是由一种古代的乐器演变而来。这种乐器名为“木锋”,是一·种中间细腰,腰上插有手柄的体鸣乐器,先秦时,代天子征求百姓意见的官员们,奔走于全国各地,敲击木锋以引起人们注意。后来,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征求意见,而是等人找上门来,将这种大型的木锋矗立于王宫之前,经过演变,就成了华表。
    还有人认为,华表原是古代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为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可观测恒星年的周期,古代在建筑施工前,还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因施工期较长,立表必须长期留存。为了坚固起见,常改立木为石柱。一一旦工程完成,石柱也就成了这些建筑物的附属部分,作为一一种型制而保留下来,每每成为宫殿、坛庙寝陵等重要建筑物的标志。后世华表多经雕饰美化,表柱有圆形。八角形,雕有蟋龙云纹,柱头有云板,校顶置承露盘,华表的实用价值逐渐丧失而成为一项艺术性很强的装饰品。

探寻邓州历史文化名胜之六--------医圣张仲景故里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自唐宋以来已传播海外,对日本、朝鲜、印尼、东南亚等国家的中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中医之圣”、“群方之祖”。

张仲景故里穰东镇张寨村东南现立高3米,宽0.65米的“医圣张仲景故里”碑一通,1993年,穰东镇政府划该镇仲景路东端6600平方米,作为张仲景纪念地。外围筑1.5米高透景护拦墙,纪念地内建张仲景纪念塔及医圣宫。塔为齿形四柱,自下而上,逐渐收敛交合为顶。塔顶有转盘彩灯两层,共计塔高30米。塔内耸立10米高的医圣汉白玉塑金雕像,医圣右手握《伤寒杂病论》,

左手持中药灵芝。像前设敬拜医圣台。医圣纪念塔下,建医圣宫两层。一层为地宫,占地300平方米,内设医圣:从小立志、茅山求教、研究中草药、针炙八卦传统治疗、发明人工灌肠术、发明人工呼吸术等20尊学习、创作、发明塑像,宫壁皆绘汉画图。医圣宫第二层,建筑面积80平方米。内设医圣长沙大堂行医塑像五尊,晚年著《伤寒杂病论》塑像两尊。一宫壁记载医圣故里简介及医圣宫简介。宫外围,三面建仿古式单层仲景医院。医圣雕像正面一侧,设左右石梯,可拾梯而上至宫顶纪念塔,石梯有石柱、石狮、石栏板构成。两梯下端正中立“医圣故里碑”一通。碑高2.5米、碑后筑有香台。

张仲景故里张寨村位于邓州市穰东镇西1.5公里。紧靠豫53线,进出交通便利。东距南阳卧龙岗30公里,西距邓州花洲书院、雷锋展览馆等景区30公里,距内乡县衙70公里,距襄樊隆中100公里。

张仲景纪念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筹建凉亭、拱桥、假山、药葫芦塘等建筑设施

张仲景对病下药

张仲景在医学上出了名,还虚心地为同行医病,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

从前,一些郎中们,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惆怅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了。

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都缩一头。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越来越重了。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

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丸,外边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

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

朋友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一顿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我看几十年病,听就没听说过,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从此,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

张仲景巧“治”府台

东汉年间,南阳有个府台,他干了很多坏事,人们气恨他,巴不得找个出气的机会。

这年,府台的女儿有病了,一连几个月,遍求名医,也治不好病。这天,府台派家人去请张仲景,来给女儿看病。那阵子,伤寒病正游行,张仲景每天早出晚归,到乡下给老百姓医病,只有儿子在家。他们就把张仲景的儿子请了去。

张仲景的儿子常年随他学医,也是个知名的郎中。他来到府衙,询问了小姐的病情,府台夫人没张嘴,泪就先落下来:“唉呀!她面黄肌瘦,茶饭不进,还不住歇地呕吐呢!”说着说叫女儿诊脉。

那时候,年轻郎中给女子看病是不能见面的。所以只好从帘帏中牵出一根红线,一头拴在小姐的中指上,一头让张仲景的儿子拉着,放在耳朵边静听。他仔细听了好久,心里不觉好笑:哈哈!就这病竟没人看得出吗?

原来府台的女儿是怀孕啦!可他并不知道“病人”还是个没出阁的姑娘,就高声朝着府台说:“恭喜大人!小姐没有啥病呀,她是喜脉!你快要当外爷了!”

府台一听气得浑身乱颤,嚎叫道:“混帐东西!纯是一派胡言,快把他赶出去!”家人一拥而上,把他痛打一顿,赶出了府门。

晚上,张仲景回来听了,心里十分气愤,他问儿子:“你果是看得真?”

儿子说:“确确实实是怀孕,已经八、九个月啦!”

张仲景沉吟了一下,说“这个府台,干尽了坏事,明天找他出气去!”

第二天,张仲景吆喝着邻居,带着礼品,来到府衙,正赶上全城绅士和名流在那里议事。张仲景见府台施一礼,说:“不肖之子医理不明,口出不逊之言,望大人海涵!今天,一来赔礼道歉,二来我要亲自给令爱诊脉医病!”

府台一听大喜,忙说:“贱女区区小痒,何劳先生大驾呀!”说着就要设宴款待。

张仲景说:“还是先给令爱诊病要紧。”府台忙叫佣人把女儿请出来。

张仲景观那女子气色,早已明白了几分。暗用右的小姆指甲剜了一点药,藏在宽大的袖中,然后端坐给小姐抚脉。

张仲景一抚脉,果然此妇向孕六七个月啦!就对病人说:“张开嘴巴,看看舌苔!”小姐刚张开嘴,他就弹动右手小姆指,把药弹进小姐嘴中,又叫端来开水,小姐喝了。张仲景这才笑呵呵地对府台说:“药到病除,送令爱到耳房观察,一会儿就会好的。”

府台十分感激,摆上酒宴招待。他刚端起酒要敬张仲景,耳房边传来了小姐的呻吟声,府台有诧异,张仲景说:“这是药力到了,你放心,令爱顷刻就会痊愈的!”

话音未落,只听哇哇的婴儿哭声从耳房传来。府台和夫人猛地惊呆了,一时羞得面红耳赤,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那些绅士名流也惊奇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头接耳暗暗发笑。

张仲景拍案而起,哈哈大笑,指着府台说:“现已真相大白你们口口声声礼义廉耻,干的却是男盗女娼呵!”府台和夫人听了,气得晕了过去。张仲景为百姓们出了气,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张仲景与饺子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在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

回到家后,由于张仲景的名声早已经闻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门求医。张仲景有求必应,整天都很忙碌,可虽然上门求医的人很多,可张仲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

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

面皮包好后,样子象耳朵,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2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就在平时经常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众的爱戴。退休以后,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乡去看望。

俗话说,医生难治自己的病。张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

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

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了。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祛寒娇耳汤”很少有人吃了,但经过岁月的冲刷,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饺子也成了阖家团圆的代表食品,但张仲景的名字却很少有人提到了。

张仲景“堂”的来历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接应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