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太多会“水中毒”?湿气重该怎么喝水?这篇文章告诉你千万别喝错啦!

我们经常鼓励大家喝大米汤,喝茶,喝热水,而且建议每天喝3L以上
有很多医友看到了,就会问我们:
“3L是不是太多了?”
“本来就湿气重是不是不能喝水?”
“会不会加重肾脏负担?”
“这样会不会水中毒啊?”
“我喝不下啊,因为不渴啊!”
“喝那么多水中毒了怎么办?”
……
医友虐我千百遍,我待医友如初恋。
就让我再为你好好说说湿气和喝水那些事儿~
湿气重到底能不能喝水?
那我们得先来说说湿气这个缠人的小妖精。
首先,进入我们身体的水,是不能被身体直接利用的。
确切地说,进入我们身体的任何食物,水分,都需要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成为可以被身体利用的水谷精微。
《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第十》说到:“谷入于胃,脉道乃通,血气乃行。”
所以,水分是否能被充分利用吸收,取决于脾胃的功能。

脾不好伺候,它“喜燥恶湿”。
所以脾胃功能弱,身体获取的水分不能被充分利用吸收,沉积在了体内就成了湿气。
湿气重,进而又给脾胃的运化功能拖了后腿。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消极的循环——脾胃越来越差,湿气越来越重。
身体就那么大点儿地方,湿气却占着不走,这么一来,就让我们不容易觉得口渴了。
毕竟废水也是水,身体内部组织就会觉得有水可用,所以让你感觉不到渴,不渴就想不起来喝水。
而没有新鲜的水进来,废水也不会挪地儿。
所以如果新水不进来,脾胃功能无法恢复,废水还会越来越多……
你说湿气重的人,该不该喝水?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喝水会不会增加肾脏负担?每天喝3L水会不会水中毒?
我们身体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吃饭,喝水,甚至呼吸,用脑,心跳,都是身体每天的工作内容。
所以多喝点水怎么会加重负担呢?
3L水对身体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
而且这中间还有一个差额的问题,就比如说,你吃饭肯定会加重肠胃的负担。
但是好比是你花了一块钱,你赚了十块,这是个什么投入产出比?
所以只要不是短期内大量饮用——几分钟内10升.....

并且你的肾脏没有明显的器质性问题的时候每天喝3L水对肾脏来说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至于大家担心的水中毒:
水中毒,一种因为人体摄取了过量水分而产生脱水低钠症的中毒症状。
 
那么每天喝多少会造成这个结果呢?
一般在西方国家举行的“饮水竞赛”里会发生水中毒的情况:
在这些竞赛里,参赛者需要在数分钟内饮用超过3加仑(约10升)的水。
我去,这种喝法不中毒我都看不下去了……
短期内如此大量地喝水,远远超出了身体的运化能力。
这种喝法,造成了血管中血液的浓度下降,从而引起血管和组织之间渗透压的变化。
因此水分就会从血管跑到组织间隙,然后再从组织间隙跑到细胞内,最后就形成了水肿。
所以如果你不是几分钟内喝个10升水,是完全不用担心水中毒的~
其实喝水也是有正确姿势的,你知道吗?
正确姿势分两步:
1. 热的;
2. 在一天里均匀地分配,且小口多次,减少身体运化负担。
水要喝温度稍稍有些烫口的,因为温度低于身体内部温度的水,还要经过身体耗费能量加温才能被运化吸收。
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脾胃的能量消耗,加重了脾胃的负担,使得脾胃更加虚弱。
所以珍惜每一个让你多喝热水的人,他们对你都是真真的爱~
其次,要小口多次地喝。
仲景先师早就在《伤寒论》里面教给我们了,他说“少少与饮之”就是要小口小口的喝,就像那个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咱们大自然也是这个道理啊,春雨绵绵,一下好几天,整个大地都润透了;
而夏天的暴雨来势汹汹,往往只是湿了地皮。
小口多次地喝水,也会让脾胃运化起来更容易,也就能让喝进去的水更容易成为能被身体利用的水。
每天3L水,喝不进去怎么办呢?
当然是首推大米汤!
在《伤寒论》113方中,有7个方剂用到了粳米,如附子粳米汤、白虎加人参汤等。
粳米有保胃气的作用,经水熬制的米汤更有补津液之效
由此可见,咱们说的米汤,实则是药汤!
著名经方家陈修园说过整部《伤寒论》,概括起来有六个字:保胃气,存津液
小小的米汤,竟抓住古籍最精髓之处,不容小觑。
生活中,米汤的妙用也非常多。
晚上睡不好觉,睡不沉,整夜都是梦,早上起来昏昏沉沉?
那是因为你身体津液匮乏,血养心养不好。白天多喝米汤,补充津液,晚上就容易睡的好。
感冒了,没有食欲,又出不来汗?
这时候来一碗热热的大米汤,不仅助汗源,也能帮你恢复胃气,快速恢复食欲。
动不动口腔溃疡?
厥阴肝经津液已经明显不足,也是提醒你要养成喝米汤的习惯了,津液补充好了,还会犯口腔溃疡吗?
脸上气色太难看?嘴唇颜色发白发粉?
这提示你身体津液大伤,每天好好喝米汤,坚持下去,这个问题定能有改善!

我们的老粉丝喝米汤也喝烦了,今天再给大家提供几个小妙招~

便秘:大米汤里可以加蜂蜜、甜杏仁或者适量杏仁粉。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杏仁能润肺的同时也有润肠之效

食欲不振:很多人早晨不愿意吃饭,吃多了还感觉恶心、不舒服,晚上才愿意吃多、吃好,这说明胃气不降。

这个时候可以在米汤中加入陈皮5g、生姜1-2片。陈皮、生姜皆有降胃气、恢复脾胃功能之效

长期痛经、畏冷:手脚冰凉,怕风怕冷,尤其是宫寒比较厉害的女士们。
米汤里可以加上生姜1-2片,肉桂3g

生姜有散寒的功效,肉桂又可以温里,搭配在一起,对于温宫散寒有很大帮助
与津液相比,湿是我们不太好利用的“水”,也就是停留在体内的垃圾。
中医上讲“脾喜燥而恶湿”,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
脾胃虚,湿气才会产生,所以恢复脾胃功能才是关键!
而到了夏天,很多人都会选择凉水来降温解渴,但这种贪凉的行为会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加重脾胃虚寒。
天气越热,外界的阳气越盛,身体会利用外界的阳气排出体内寒湿。
这就是中医上讲的“冬病夏治”的道理。
夏天过去,秋天来了,让我们一起调理身体,和湿气说拜拜吧!

今日互动

#关于喝水的小趣事,分享一波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