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医学学习医案4则——傅文录
2015-02-08 | 郑卢医学学习医案四则
案例5.下嘴唇肿烂案
l 李某,女,30岁,农民。2014年6月12日就诊。
l 患者下嘴唇肿烂半年余,曾多方治疗,并在某三甲口腔医院局部针药治疗,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嘴局部肿烂加剧。现症见:下嘴唇肿起左边表面溃烂,进食与说话都感觉不便,心情郁闷,时有烦躁不安,情绪不佳,睡眠不实,梦多纷纷,舌淡嫩、水滑、舌尖稍红,脉双侧浮紧尺弱,以左为著。证属阳虚阴盛,虚阳上浮,治宜潜阳收敛,养心安神,运用交济坎离之法。
l 一诊处方:
l 硃茯神20g,琥珀15g,炙甘草15g,柏子仁15g,酸枣仁20g,鹿角胶20g,龙眼肉20g,生龙牡各15g,灶心土50g,砂仁15g。3付。
l 方解:
l 用硃茯神,引木土之精通达三焦,硃砂水石之精,上镇心宫下归泉水,与木精相合,水运行无阻,借龙眼肉、柏子仁纳心肾,使神志交通上下;龙骨、牡蛎,更能交通阴阳,使上下协调,水火相济。借鹿角胶壮元阳,益肾精,血肉有情之品,以温暖冲任督脉;琥珀纳魂魄归于肝脾,龙眼使魂安魄敛;枣仁交纳心脾。更用灶心土以交火土,砂仁入脾归肾,气得收纳;甘草崇土之运化,四方受益。
l 二诊(6月17日):
l 服药之后,感觉非常好,睡眠安稳,心情舒畅,下唇肿烂已收,局部已经收敛结疤,身体力增,但仍然感觉力量甚小,有时气短乏力。
l 二诊处方:
l 硃茯神20g,琥珀15g,炙甘草15g,柏子仁15g,酸枣仁20g,鹿角胶20g,紫河车6g,生龙牡各15g,灶心土50g,砂仁15g,党参30g,生姜30g.3付。
l 方解:
l 再用紫河车血情有形之品,大补先天元阴元阳;党参补肺脾之液,以助后天;再用生姜通神明,夺造化,火能生土,中土运转畅通,又借血肉有情之品使先后生,四旁受益,五运协和,攸成自然之势。
l 三诊(6月22日):
l 今天复诊,下嘴唇肿消溃烂完全愈合,只是上面结疤痕尚未完全退出。精神体力大增,要求巩固治疗,桂附地黄丸长期服用。
l 随访(6月29日):
l 到外地打工,因水土不服,感觉口唇又想发作的意思,要求从家乡,再带去最后处方服,防止复发。二诊处方原方药,6付。
l 按语:
l 口唇肿烂小病,治疗起来也并非易事。郑钦安在《医法圆通?唇口红肿》中说到:“若久病之人,元阳外越,气机上浮,其人定见满身纯阴实据”,其治他认为要“收纳为主”。书中敬知非氏说的更好:“知其部属阳,其气喜升,不受阴寒凝滞,故见红肿之疾,甚则糜烂而痛,决非实证”。由于虚阳上越,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坎离不既而成否卦之象。其治重在交济坎离,以成泰卦之象,则口唇肿烂必愈。方以卢铸之太师之交济坎离之法,以使成为泰卦之象,水火互济的重要表现是睡眠自稳,神魂自安。魂安魄敛,则成坎离既济地天泰之势也,何愁其病不愈哉!
l 案例6.胆汁返流性胃炎
l 陈某某,男,65岁,农民。2014年6月15日就诊。
l 患者有胆汁返流性胃炎数年余,曾经服药多种药物而不能缓解。现症见:上腹部经常不适,胃胀,隐痛,伴打膈频繁,每天早晨腹痛便泄,泄后痛解,情绪不稳,时有烦躁不安,舌淡胖大滑润,脉浮紧重按尺弱。证属清阳不升,浊气不降,升降失调,治宜扶阳抑阴,调其升降,运用附子桂枝法。
l 一诊处方:
l 制附子30g(先煎1小时),生姜30g,炙甘草15g,苍术15g,桂枝30g,西砂仁15g,厚朴20g,马槟仁15g,仙灵脾20g,炒麦芽20g。3付。
l 方解:
l 用附子辛温之品,温肾暖脾,水温而气升,土暖而木养。桂枝宣太阳之气,交于甲乙,通水土之气,以养肝胆,令肝胆得气,三八之数乃充,是木充而生火,火生而制金,金润而肺畅。马槟仁开胃囊,通胃液,归于导达之宫,使大小肠转输自然。砂仁壮立脾胃,肺金可得受益。淫羊藿交纳脾肾,随同辛温之品,输精气归于源化之地,肺更得其养。炒麦芽,调肝脾而生化之路可通,生姜通神明,君火旺而中土生,则木能疏土,而土更养木。炙甘草,奠中宫,助运化,四旁受益。
l 二诊(6月18日):
l 服药之后,感觉很好,胃胀痛消失,不再打膈,食欲增加,情绪很好,睡眠也好,只有清早大便稀溏比原来加重。
l 二诊处方:
l 制附子30g(先煎1小时),生姜50g,炙甘草15g,苍术15g,生白术25g,桂枝30g,西砂仁15g,厚朴20g,仙灵脾20g,马槟仁15g,炒麦芽20g,灶心土50g。3付。
l 方解:
再加白术崇土之燥,以制水伏火,使中土运化更加通达;灶心土乃火炼之土,镇肝胆,崇脾土而相火得位,火土合德,中土畅达,升降有序,四旁受益,生机化机攸成自然之势。
l 三诊(6月22日):
l 今天来诊,自述病愈,但因害怕复发,要求巩固治疗,再服上方药三付,每2天一付。
l 按语:
l 胆汁返流性胃炎,其病在胆,发作在胃,实乃是胆胃协调不畅所致。该病若从郑钦安的角度分析,应该属于反胃一病的范围比较贴切,关于反胃一病,郑钦安认为“总以一逆字定之”(《医法圆通?反胃》),这便是此病之眼眉,一语而中的。胆在脏腑之中,既属脏,又归腑,既要藏,又要泄。其藏与泄的关键,就在于中焦运化。中焦运化的关键,在于中焦脾胃之升降,脾生而胆中相火升,胃降则金降,中土运化,则金木交并,升降才能有序。本方重在一助肝胆之相火左升,同时又协助中焦脾胃之右降,即达左升以助胆,右降以助肺胃,升降协调,金木交并,此乃为卢铸之太老师天清地泰之法也。
l
l 案例7.失眠伴身拌动案
l 韩某某,女,68岁,农民。1014年7月11日就诊。
患者失眠数10年余,1月前不知道服什么药后,出现全身性拌动不安,曾经多种方药治疗而未明显效果。现症见:座在诊室内,全身性拌动不宁,用双手按扶桌椅之后,可以稍静止片剂,有气管炎病史,咳嗽吐痰,色白,动则气喘,上脘部胀满不适,食纳稍差,二便顺畅,舌淡边稍红、苔稍腻,脉浮弱重按乏力,双尺弱甚。证属虚阳风动,正气不足,治宜安神扶正,用硃茯神为君药之法。
一诊处方:
硃茯神20g,石菖蒲20g,琥珀20g,炙甘草15g,西砂仁15g,仙灵脾20g,苍术15g,厚朴20g,白蔻仁15g,生龙牡各15g,党参25g,紫河车6g,葱白三根。3付。
方解:
用硃茯神安定魂魄,心神得以安宁,胆火得以安位,君火自然手明。琥珀得木土金之气生,借日月之精华而成之物,是用以洁神明,化蕴藏,通幽微,并以奠安精神魂魄刻刻归舍。石菖蒲:开膻中传达神明之意,君主即宣,君火得明,上下气机乃能交通。三者合用,则神魂得安,膻中清宁,神明君火以明,而相火以位,君相二火得以交流无间。再借龙骨以通阳,牡蛎以通阴,二者合用则阴阳合和为一。砂仁纳气归正,仙灵脾协调阴,使阴阳流行刻刻无间隙之意,再用苍术燥湿健脾,白蔻开胃囊,厚术降阴浊,使脾升胃降运化得助;党参大补肺脾液,紫河车再添肾中之真精,使先天与后天得其化源,而阴阳流行不息;再用炙草奠中宫,助化源,葱白通百脉,经脉流行道无阻,坎离互济,金木交并,一切不畅之机皆能随正气机而化,风静木止矣。
二诊(7月22日):
服药之后,全身性拌动消失,睡眠改善,已经正常入睡,精神大振,而且气管炎病也症状明显好转,现胃口还不太好。继续运用该法,调整药物。
二诊处方:
硃茯神20g,琥珀20g,炙甘草15g,苍术15g,山楂肉15g,炒麦芽20g,砂仁15g,白蔻仁15g,酸枣仁15g,小茴香15g,丁香15g,党参25g,厚朴20g,灶心土50g,生龙牡各15g。3付。
l 方解:
山楂肉化脾胃中之积滞,使阳明太阳无阻;炒麦芽调肝脾而生化之路可通;小茴香1调土木之运转,脾畅而木达,生化有用;丁香温胃快膈,是引通三膈,三焦畅通,借山楂与麦芽疏利消导之功,而后天中土运化功能得以增进。
l 按语:
本案例病人比较复杂,主要是两大症状表现需当务之急调整,一是失眠困扰,二是全身抖动。看似两病,其实病机则一,一则是阴阳交互不能环抱,天地之否状也。而调治的目标就是天地交泰,即阳要下降,阴要上升,既离中真阴下降,以助肾火,肾中真水上升以滋心阴,形成坎离既济之状态,则一切顽症固疾,皆无以遁形也。该法采用卢铸之坎离既济地天交泰之法(硃茯神、琥珀、酸枣仁、柏子仁、广龙齿、龙眼肉、桃米、炙甘草),随症化裁,临床疗效显著。
l
案例8.胆囊结石伴心肌炎案
李某某,男,16岁,学生。2014年7月8日就诊。
患者以上腹部不适而就诊,经彩超检查发现:胆囊充满泥沙样结石。心电图报告:心肌呈轻度缺血表现。现症见:上腹部胀满不适,胃脘不适,食纳减少,浑身困懒,乏力,右胁下隐痛不适,睡眠不实,梦多,易惊醒,舌淡胖大、淡舌苔稍燥,脉浮紧左弱右强,双尺重按沉紧。证属表里俱寒,郁滞化燥,治宜开表温里,兼以化燥,应用附子桂枝法加味。
一诊处方:
制附子30g(先煎),苍术15g,桂枝30g,炙甘草15g,砂仁15g,仙灵脾20g,法半夏20g,鸡内金15g,金钱草20g,厚朴15g,槟榔15g,朱茯神15g,吴茱萸15g,生姜25g。5付。
方解:
方用附子大温坎水,由少阴而升,借桂枝透达太阳之能,使在表之邪气随气机而达皮毛化,再用苍术分湿化浊,燥土运脾,以使浊阴下降,清者能升。半夏降逆化浊,内金化金石之积,金钱草分化湿中之热,使湿热分消从膀胱而化出;再借厚朴、槟榔沉降之性,使阳明大肠之积滞便粪从魄门而出,湿热分消易下;吴茱萸助肝木之升,以助桂、附之辛烈之性,使少阴而太阳,气化之机运行肝木胆木之中,肝胆相火升,浊邪更易降,沙石之积滞自然得有排出之机。仙灵脾引阳入阴,引阴入阳,阴阳更易协调,助其升运之机;茱茯神镇心宫,导水下行,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中土得运;生姜通神,夺造化,运中土,四旁得益,升降之机更得运行,升者得升,降者易降,运化道路上的一切浊邪污皆可随机而化。
二诊(7月13日):
服药之后,感觉良好。同上方药,加三七10g,10付。
三诊(7月22日):
服药之后,自感很好,食纳增加,睡眠梦少,香甜。再服二诊处方,5付。
随访(7月30日):
今天复诊,彩超报告胆囊正常,未见结石阴影。心电图报告正常。
语语:
胆囊结石之病,纯粹是生活中不良习惯而造成的,因为胆囊功能与形态比较特殊而言。中医学认为,胆属中正之官,内藏精汁,既要收藏,又要排泄,功能似腑,形态属脏。故《内经》有“十一脏取决天胆也”之说,皆因如此。如果人体违背了胆囊的收藏与排泄功能,当排则不能,当收之也难,久而久之,积聚难排之精汁而化凝成石、成泥、成沙。胆火者,相火也,相火不升,君火则不明,神明之府皆昏暗也,心脏描记有问题也在理应之中。其治要恢复其收藏与排泄功能,既升降乃为其病恢复之大法,法用卢铸之天清地泰(制附片、桂枝尖、茅术、淫羊藿、炙甘草、生姜。砂仁、厚朴、马槟仁)之法,随病加味而治,临床疗效显著。为什么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呢?关键在理也,理明而法出,法出而方药自成,郑卢医学之精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