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造型说真话—王晓辉素描作品 2024-05-01 10:28:33 王晓辉,别署清晖,1989年毕业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 ,1993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创作高级研修班 ,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联合大学特聘教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导师,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素描是一种态度《给初学画者的信》是我学画时读到的第一册刻印本理论读物,为前苏联赫拉帕科夫斯基所着。在我的手抄本中记录下了他的每一句话:“艺术的道路是长远而艰巨的,这是一种多年不倦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事业。”“如果你愿意在今后采纳我的建议和指示的话,现在我给你提出下列必需的条件:你不要画好看的画片,而要转到具有学习性质的素描上去。坚决不要临摹别的图画素描和照片。有系统地作写生练习,从最简单的物体开始,再逐渐转到复杂的物体。”“……要记住任何事业中,为了要达到愿望,得需要有顽强的精神和勤奋的劳动,何况我们的事业更不容易,因此它特别需要顽强地埋头苦干。”他还引用罗丹的话再次强调了他的艺术态度:“艺术家唯一的美德——就是聪颖、专心、诚实和意志,要像真正的工人一样认真地从事你的劳动。”“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学习绘画道路是漫长的”、“绘画艺术事业是艰辛的”、“艺术家的美德就是不断地去劳作”等言语现在听起来虽有些过时,但在那个除了革命一切都暗淡无色、昏聩无光的年代,它给出的却是能够让心灵放飞的一束光亮,透出的是来自于力量的支撑。放弃图画走进学府,开始了零起步,从几何体素描到静物、石膏人像一路走来,学习就如同赛跑。聚光灯下物体的素描关系与色彩关系是稳定的,每张素描静物到了晚上自习画色彩,到了色彩课晚上就作素描练习。在素描知识以外,老师对学生灌输艺术表现的用词就是“感觉”,画感觉成为学生标榜各自特性的专属词语。比例、透视、造型,找明暗交界线;虚实、对比、抓大关系,黑、白、灰三大面及五大调子,这是全因素素描用来刻画物体空间与体积的基本知识点。从素描技术的层面来深刻感知与表现物象存在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对于同一时代的人来讲,是否具备这种表达能力是判断你有无绘画潜质的试金石。为了证明自己有资格热爱艺术,有能力去做得更好,就必需时常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真正的艺术家,纯粹的像工人阶级一样认真地劳动。三年坚持下来除了留下的大量作业,自己还多了一份勤奋、坚韧,也学会了画感觉。(二)素描是一种思考因为对中国人物画有偏爱,所以还在学画初始练习基础素描的时候,我自己便已经开始思考人物画素描中的相关问题。经常拜读前辈大师的人物画作品与素描、速写作品,从中品尝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鲜活的艺术特质。在宣纸上画人物,具备人物造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认为速写的表现方式更接近国画人物的表现,而传统意义上的那些优秀的全因素素描与国画艺术家没有多大关系,因此把素描速写化、把速写素描化是我主动接受新尝试的开始。在进入大学前的三年时间里速写性训练充实了我的生活与空暇。如果速写还算素描训练的话,自己的造型方式在这个阶段还是在前辈速写艺术的光环之下摸索思考着。进入大学,扑面而来的是欧洲多样的素描画风,从古典到现当代、从具象到抽象、从素描概念到造型观念,开阔了眼界、充实了技法。特别是结构素描的出现,更是让人受益匪浅。这不仅是国画专业独有的,也是首次实践于教学,是一个新的不能再新的造型尝识。现代人物造型有着融合的特征是一个事实。自徐悲鸿蒋兆和体系形成之后虽然素描造型训练的应用整体提升了现代人“画形”的能力,但是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并不太买这个账,理由很简单,全因素的长期作业训练无益于写意人物画表现。对此,结构素描避开了争执,多以炭条及炭精棒表现,观察点从空间与体积的关系平移到结构与线质的表现上;知识点也从俄罗斯(前苏联)转移到了欧洲更早的大师身上,回到了素描造型的文化源点。这种更加强调概括能力和表现性的素描方式使人们摆脱了旧有观察与表现的方式,这不但为提升浙派写意人物造型能力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训练方式,这种折中的艺术方式也使中国画学者面对造型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当然与此相反的情景也有,聚光灯下的全因素素描教学仍占绝大多数,国画专业也不例外。与此同时来自于权威人士的“国画不要造型、素描有害”的主张有增无减,多数的素描教学是在杂乱无序的环境下进行着。相比之下自己算是幸运的,没有被素描的困境所影响,反倒有了更多的期待。在写意人物造型原则基础上,如何做到更加的深刻,这是一个只有用素描造型才可以作答的课题。(三)素描是一份修养素描是具象性绘画艺术无法回避的话题,因此,很难想象一个从事具象绘画的人不去持续地研究和关注自己的造型。素描不是一个孤立的词语,提及素描就会想到造型。而素描造型的定义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一切对绘画作品存在与发展规律的描述都适用于定义素描造型。自身的发展、变化与波动都从属于时代精神对艺术品的影响,只不过,通过素描的方式来感受这份影响不比人们去直接观赏绘画作品来得更明显和直接。仅从观赏的角度来看,多数人是通过观赏作品的取材与周到的细节描述来品读作品,很少有人是凭借作品独到的造型品味来品读其创造的含义。但从艺术史的规律来看,这很少的一部分人可能就预示着艺术发展的未来走向。让人不乐观的是通常提到素描,绝大多数水墨人物画家的联想还是二十年前的全因素素描——在聚光灯下进行长期作业的遭遇。谈素描,人们第一反应是某一种效果的素描画,想到的是调子或比例的概念,少有触及造型方式与表现的想象。经验提醒我们对造型的多样形态不够了解而长期缺乏造型滋养的时代,其艺术整体表现概念化与类型化,就会难以避免。倘若在今天人们还不能客观地对过去的得与失加以理性思考,一切关于艺术的想象将会永远地停留在昨天。当然,如果我们希望安逸地存活在已经习惯了的艺术状态里,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进行造型研究,更不要去画写生素描。这个推理很简单,今天的生活在变,文化的环境在变,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恰恰是素描的本质,它不但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常常还需要我们把看到的、经验到的强化出来,并以个性的名义表现出来。在具象绘画语境下,如实再现不是艺术家真正用意,依照某种观念使描绘的对象在呈现给观者之前变得更理想才是主旨所在。因此,这就需要艺术家凭借自己所具备的系统修正能力强行实现,或刻意提炼、或删简就繁、或删繁就简,进而形成富于创意的造型水准。造型对每位个体艺术家的特别涵义是课本或者某个同时代的权威人士所无法释义的,色彩与笔墨形式是作品的外在表达,最本质、最隐蔽的内心需求还是通过造型直接表达出来,艺术越是接近当代这样的艺术特征就明显,个性造型是艺术的认知与个体精神在时代作用下的混合物,这样的实例在中外绘画史中比比皆是。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有些像笔墨的学习,没有相当地习练、慢慢地修行、持久地修养生息是难有心得的。(四)素描是艺术的生命体征素描的过程就是不断研习造型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份态度、一份思考、一份修养,还是一种智慧、一份快乐……给我们带来的比我们能想到的要更多更多。如果你开始了这项工作就不要丢掉,只要你身边有一支笔(无论是铅笔、钢笔,还是毛笔都不重要)、一片纸就可以了,如果来不及画什么就写上几句,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鲜活的东西与感受到的跳动的情绪记录下来。要使自己做的更优秀就要善于运用自己训练有速的、独到的观察能力,使自己的素描与生活观察相联系。一般来说,素描造型素养越高,这种联系就越深,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你就不会挑肥拣瘦。从大的方面看,在今天,从革命的现实主义提法到多元的现实主义概念提出,艺术文化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但造型的方式仍保留着旧有的习惯,就像外表是一身时尚的西装,而贴身穿着的却是一套中山装。艺术手段滞后于观念这并不意外,但因此认为这种假象和造型没关系那就是一种误会。十分现实的是,如何既不重复过去,还要发展现实主义创作这个传统,让现实主义绘画从文学解说的角色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重新检讨我们的造型经验,从素描着眼是唯一的选择。若想让艺术与生活捆绑在一起,深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中的话就不能把素描仅仅作为进入绘画的敲门砖而随手丢弃。去亲近生活形象,写生素描就是个好帮手。尤其是对水墨人物艺术家来说,如果不能为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填充新的表现内容,传统笔墨意蕴就是一种老调重弹,光大传统就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希望自己能做得足够好,就要为此充分施展创造力,对人物画家而言创造力就来自于造型能力的支撑。我们可以把艺术生平分为四个阶段——启蒙期、探索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前三部分总合起来可算做艺术的青壮期,在这个时期内面对真实与存在,驾驭造型的冲动能让艺术家信心满满地面对一切,在经验积累渐近峰值之前敏感与思考总会成为行动的借口,再加上不惜心血的努力,任何时候都不会刻意停息下来,艺术对他来说没有做不到只是想不到,对造型的嗜好与好奇呈现出的是艺术生命的活力。然而成熟期过后艺术生命来到衰退期,艺术家会有意避开生活,不再面对鲜活的存在,没有了早年那种对艺术的绝对热忱,失去了真实、自然的表达与生动的体现,成规与成见使艺术家一切变得慢起来,只是凭着技巧与经验完成作品,进而也就失去创造的动力。两者相比艺术的生命体征刚好相反,虽说这是人类生命法则的自然体现,但是,假如我们在日常面对真实生动的形象能够坚持写生与创作,还能老老实实地直面艺术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避免提前滥用成法,并长久保持自身良性的艺术体征。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过去,又要发展传统的最好办法就是给旧形式不断添加新的造型内容。刻画鲜活形象,用造型说真话,这样自己就不会沦为一个娇生惯养的现实主义寄生者。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赞 (0) 相关推荐 中国画教学需要怎样的素描 中国画教学需要怎样的素描 蒋兆和 自画像 1938年 我在初学绘画时最早接触的是素描,从书本中看到徐悲鸿关于素描的著名论点:"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并谨遵其关于素描的&quo ... 西方人物画的三个技术流派 我们用绘画分析的方法,分离出"速写派".中国绘画是在技术上分"素描"和"速写"的,按照中国绘画的习惯,很容易区分素描派和速写派.当然会有一些 ... 浙派人物画之我见 | 蒋跃专栏 隐 水 轩 谈 艺 蒋跃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浙派人物画之我见 文 | 蒋跃 刊于<艺术市场>2021年2月号 探讨浙派人物画,要理性思考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事实,追本溯源,做出较为准确的 ... 写生 速写 素描的区别 实际上,对于素描或者速写并没有太讲究的定义,在国内,我们有分素描和速写,而在欧美,素描跟我们所谓的速写是统称为素描的.素描是一种绘画方式,其对所用的绘画材料也并没有特定的定义或者要求,你可以用铅笔或者 ... 浅析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传统中国画研究 摘要:任伯年绘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不仅能从前人优秀的绘画传统中吸收造型的经验,更能大胆地借鉴西洋画的素描写实因素,将之融入中国画的传统笔墨之中,壅造人物形象,从而摆脱了明清人物画"千人一面 ... 用造型说真话——王晓辉素描作品欣赏之一 用造型说真话 王晓辉/文 2006年夏写于林澜园 写生素描与我相伴相行已有三十余年,这期间从学校到社会,从社会工作再到学校学习,反反复复中素描训练一直是我不曾间断过的.如果把它算做我所掌握的一门技 ... 艺术家赏析 :造型与光影的顶级素描作品! 一直陪伴你的 美术名师联盟 美术名师联盟 一直陪伴你的 中国诗歌报:王晓辉,作品像音乐一样流淌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蔡仲萧,字清风,著名学者,国学家,书画家,作家,诗人,晋唐史学家.兰亭奖获得者,国务院礼宾司国礼书画家.历任北京紫禁皇都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名苑艺术研究院顾问, ... 【中国诗歌报·迎春诗会】王晓辉的作品(148)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作者简介:王晓辉,男,笔名:阿丑, 甘肃陇南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甘肃作家协会.陇南作家协会会员,陇南诗词学会理事,武都作协副主席,中国工商银行甘 ... 2020年西美造型艺术部素描作品太绝了,又在骗我考美院! 素描肖像是造型艺术部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人物形体.结构.空间深入观察表现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造型图式.此次课程分为大师经典素描临摹研究.手部写生研究.人物半身肖像写生三个单元. 通 ... 央美造型基础部,学生素描课程作品 (2020年) 学生素描课程作品 人物 马纪婷 <我和我>25cm×18cm 纸本铅笔 2020年 指导教师:余陈 钟承志 <镜> 27cm×21cm 纸本铅笔 2020年 指导教师: ... 西美造型艺术部素描作品太绝了,又在骗我考美院! 素描肖像是造型艺术部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人物形体.结构.空间深入观察表现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造型图式.此次课程分为大师经典素描临摹研究.手部写生研究.人物半身肖像写生三个单元. 通 ... 中国诗歌报:【精华集锦】王晓辉作品欣赏(49)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中国诗歌报]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 ... 【中国诗歌报·纸刊备选作品展示】王晓辉的诗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