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长相思在长安一曲埙乐一声叹
国风秦韵:长相思在长安一曲埙乐一声叹
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西岐有凤,鸣于昆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里是激情浪漫的诗意之邦,也是令人心驰神往的雅乐之乡。古都寻幽醉长安,一曲埙乐一声叹。
对于外国人来讲,不到长城就等于没有到中国,不看兵马俑就等于没有到西安,不闻埙乐就等于没有听到中国古音。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都知道长城和兵马俑背后有一个老秦人就是秦始皇。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在西安书院门能够亲眼看到的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据网闻博报了解,从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埙乐声中创作《废都》,到“华夏吹埙第一人”刘宽忍在国家大剧院首开埙乐独奏音乐会,再到“陕西群众埙文化领军人物”黄建军及其“三学净土百人埙乐团”,这就构成了秦人传承埙乐国风秦韵的生动画面和强大阵容。
不久前,网闻博报专程去书院门三学街拜访了黄建军。通过与这位“陕西群众埙文化领军人物”的深入交谈,也才知道了中国埙乐文化发展演变的更多传奇故事。准备到古都西安旅游和想卖纪念品以及听埙乐学吹埙的朋友,可以参考阅读以下相关资讯。
埙乐文化起源的上古传说
一般认为,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是先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娱乐器具。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便产生了早期的埙。也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据说,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远投出去击打鸟兽。这些球体有的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就能发出声响。后来,人们觉得挺有乐趣,就拿来用口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吹奏乐器。由此可见,古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非物质文化生活,原本就是“两手抓”的均衡发展。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骨头和玉石制作。到了“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以后,才发展成为泥土烧制的陶埙。其形状也多种多样,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在网闻博报看来,如果以石埙、骨埙和玉埙的出现为标志,中国埙乐文化就应该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了。
埙乐文化的发展演变
据考证,在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埙就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如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哨,其形略如橄榄,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这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大约距今有七千年。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大约距今距也有七千年。内蒙古赤峰市赵宝沟文化遗址出土的哈喇海陶埙,材质为加砂红陶,形状似梨形,结构原始,只有一个吹孔,无指孔,大约距今有六千年。
到了大约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可以吹三个音。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就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了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可以吹六个音。到了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和一种用竹子做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诗经》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埙乐文化的衰落与传承中断
资料显示,到了清朝时期,埙的传承已经断代,直隶人吴浔源偶得埙,复制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埙传世,以阐发古音之秘。《棠湖埙谱》编写于清光绪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线装本,封面题目《棠湖埙谱》右下落款“石门山人”。内题目《埙谱》落款“水竹邶人”, 下盖有徐世昌之印章。《埙谱》中绘有埙图标明了指法,阐述了吹奏方法,记写了《北寄生草》、《新梁州序》、《锁南枝》等六首乐曲, 六小段诵经曲《普庵咒》。吴浔源自幼习丝竹,长而弃之,晚年好静始学埙,习久逐渐技艺精湛。《棠湖埙谱》由已故杨大钧先生收藏。民国时期,国民大总统徐世昌为《棠湖埙谱》作序,出资影印。到目前为止,这本《埙谱》是发现最早也是唯一正式刊行的埙专用乐谱,无论对于古埙制法、奏法以及埙谱研究,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是一本难得的珍贵史料。
《埙谱》序中云:“雅乐之器,二十土之属,一日埙,隋唐以后人耽丝竹,罕习此者”。又云:“此器为世所遗久矣,自古琴瑟笙笛皆有专精以传其学者,独埙无谱。”我们从其记述中可以看出,埙乐文化在隋唐以后逐渐衰落,传习演奏者也就越来越少了。
寻根溯源再问道
从“结绳记事”的口口相传,到“仓颉造字”的古籍明文记载,中国埙乐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演变。就此而言,绝不能说在没有文字以前,就没有中国埙乐文化。另一方面,汉字作为承载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本身就蕴含着“结绳记事”时代口口相传的形声会意信息。中国文明能够上下五千年连续承传,玄之又玄就在于汉字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过,这对于传统文化已经融入血液的中国人来讲,总是会有冥冥之中的昭示和顿悟。
西安书院门东头,就是碑林博物馆。徜徉在这个“中国书法圣殿”,我们就想起当年“黄帝命仓颉造字”的黄土地往事。这穿越时空的灵光一闪,就能够让我们找到“埙”字的众妙之门。埙为形声字,从土,熏声。《说文》曰,埙,乐器也,以土为之。此所谓“形声”,或许便带有“结绳记事”时代口口相传的上古遗音。传说中“石流星”的空腔哨音,又会使我们想到陨石从天而降的“熏声”。看官注意了!陨为形声字,从阜,员声。“阜”指土山,与“高下”义有关。《说文》曰,陨,从高下也。那么,古代先民制造狩猎工具和埙的灵感,又是不是来自陨石“熏声”的“道法自然”呢?
《乐书》曰:“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韩非子·内储说上》则曰:“冬十二月,陨霜不杀菽。”
显然,此所谓“立秋之音”与“陨霜不杀菽”,不仅能够让我们发现“埙”与“陨”的形声关联,而且同样感受到了秋冬时节的悲凉萧杀气息。不过,金木水火土,东南西北中,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却又在深沉、悲凄、哀婉的埙乐声中孕育着新的期冀。埙从一个音孔发展到三个音孔乃至九个音孔,同样演绎着“道生一”和“三生万物”的“天籁之音”。埙是我国独有的开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在世界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古代依据制作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在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古人说:“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夺迷失,将金石以同恭,启笙竿于而启批极”。这就是把埙看作是协调乐队的“衡准”。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因此,“以和为美”,由来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审美观。古人说:“埙具治后之德,圣人贵淹。”因为埙是一种中音吹奏乐器,它的音色古朴醇厚,同古人说话时贯用的高频调相比,显得格外柔润。所以,埙特别受到古人的推崇,也就更能体现“文以载道”的艺术熏陶教化作用。
此外,埙的制作取自天然原料,演奏埙乐气贯身心,具有中国式“天人合一”的养生保健作用。这些文化特质,就决定了埙乐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回归和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