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大明宣德炉鉴定的神秘面纱
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炉真者,金水很厚,呈黄中闪白色;假者,金水薄,不均匀,显轻浮。
真宣德炉选用的是一种风磨铜。反复提炼,同时铜中加入金、银等贵金属,这样,愈烧愈纯,金银等贵金属便浮于表面,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所以说铜质非常精细,而作假者不知其内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不了解其比例,因此从铜质上能鉴别真伪,须看宣德炉底、足,露铜精者为真,粗劣者为假。
如今收藏大潮愈演愈烈,可是收藏与收藏也有不同。有人将收藏看成是投资、买卖,只关心藏品在自己手里能够换来多少金 钱;有人则更注重藏品的外在美感,用宣德炉来说就是工艺、器形、皮色、重量、年份等;有的人会更注重宣德炉所承载的内涵,与文化的关系,如每一座宣德炉背后的故事,所反映的精神。这是三种不同的境界,要达到最 后一个境界就需要不断的修 炼,提升 学养,显然刘锡荣先生已经达到收藏的文化层面,这在他的书中也不难看出。
明清铜炉历史上经历诸多劫难,今日真宣德炉已然是凤毛麟角。其实无论如今现存宣德炉是否是真品,但大明宣德炉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
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再者,上文已述,明宣宗在给工部的圣谕中称这种用来铸宣德炉的“风磨铜”“色同阳迈”。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不同于喜欢征战沙场的父亲永乐皇帝朱棣,他在做太子时就一直以仁义为本并且注重发展经济,当了皇帝以后更是广施德政、修明纲纪、使仓廪厚实、使百姓安康,仁宗时代俨然已经是一派盛世气象,在政治和经济都稳定的情况下,文化也蓬勃发展。明代的商业和手工业都非常发达,因为京城的繁荣发展,无数的手工业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京师希望能找到谋生的饭碗,一时间京城手工业者云集,为宣德炉的制造奠定了基础。
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时候人们是为了礼仪将衣物熏香,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古代文人雅士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炷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出土了各种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成为铜香炉制作的巅 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