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朱同:《初识德国质量的奥秘》

【总第043103期


初识德国质量的奥秘
作者:朱同
        去年央视播放了一部系列片《大国工匠》,是专门讲述中国制造业各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精尖的质量和工艺。看完很是兴奋,感概我的国终于回到世界制造业质量的前列。这种感概缘于二十多年前在德国奔驰公司的一次参观。
        1990年我在中非姆巴利水电站工程项目任副经理,负责项目对外商务和设备建材等物资的采购。为节省项目成本,项目使用的重型自卸卡车都是从其他国家竣工项目调来的下场设备,其中有从突尼斯调来的法国雷诺牌重卡,有从阿尔及利亚调来的意大利菲亚特重卡,这些都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产品。另外还有从喀麦隆拉格都水电站调来的二十几部德国奔驰重卡,七十年代产品,已经使用了十几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雷诺和菲亚特重卡先后都趴窝报废了,主要问题是发动机漏油厉害不出力了,唯有奔驰重卡仍然作为主力设备在跑,除少量几部车发动机缸盖有溢油现象,其余车的发动机仍很干净。但必竟是老设备了,有些机件已经磨损需要更换,另需购买一批易损件的备件。因中非无奔驰设备供应商,项目部决定让我专程跑一趟西德(当时两德尚未统一)去采购。
        在西德斯图加特奔驰公司总部办理采购配件期间,我向奔驰公司提了个要求,希望能参观一下奔驰与汽车发动机部件有关的机加工生产车间,毕竟奔驰公司是德国质量的代表之一,真心想见识见识。奔驰公司居然同意了我的要求,还专门安排一位生产部门的主管陪同我参观。
       我们去看的是奔驰卡车发动机缸盖平面的铣削车间,厂子具体在什么位置已无从知道,那位主管开车大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这处机加工车间出乎意料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有明亮的厂房和先进的车床铣床等精密设备,反而是车间老旧,里面不少设备铭牌上打的时间竟还有五六十年代的,这让我非常震惊。难道那些高质量的发动机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产的?主管看出了我的疑或。他告诉我,别看车间是老的,那些铭牌是旧的,但是所有设备都是升级改造过的,不论铭牌上写的是哪年,其加工精度与车间里最新的机床是一样的,因此加工出的机件质量自然是同等的。我问他发动机十多年不出质量问题是如何做到的,其中有什么奥秘?结果这位主管却说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没什么奥秘。主管讲只要机件材料品质有保证,加工时工艺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标准,加上严格的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就保证了,就这么简单!既然如此简单我就让主管全面介绍了一下。
       首先送来加工的毛坯铸件都是经过严格材质检验过的。其次加工精度是否符合工艺标准取决于加工机床的精度。因此,奔驰公司会不停地采用新科技对现有加工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新产品对工艺精度的要求。为保证每天加工生产的机件质量是一致的,在生产管理上他们的做法是,不论每天的生产是两班倒还是三班倒,其中总有一班不是生产加工,而是调整校对每一台加工机床本身的精度和刀具的精度。主管给我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假定一台铣床每天加工50件发动机气缸盖,第1件和第50件经检验虽然都符合设计工艺精度,而实际上机件之间已经有了质量上的差距,尽管这种差距极其微小可忽略不计。如果十天之内不调校铣床精度,那么第1件和第500件之间的质量差距就不知差多少倍了!虽不能保证每件产品工艺上丝毫不差,他们至少要做到每天每批次的质量是一致的。为保证加工毛坯上铣台固定时不对铣床产生振动,车间是用一个专用的电葫芦将毛坯件吊装起轻轻放下固定。主管说他去中国参观过相关企业,中国那边厂房是新的,设备是新的,但生产管理却不敢恭维。且不说机床设备十天半个月不加调校,他亲眼见到过那里的工人“一二三,Duang!”把要加工的毛坯件悠起砸在加工平台上。主管问我说,就这一下振动,设备的精度已受到极大影响,每天都砸上几十次,用这样的设备加工出的产品还有质量吗?听到这里,我忽然感觉到一阵脸红。
       1973,高中毕业下乡插队落户前那几个月,学校安排我们到北京齿轮厂劳动。我本人恰好被分配在铣削车间,铣削加工的机件正是北京130轻卡发动机缸体。两个月没见调校过设备,甚至铣刀也是到了非换不行时才换。而在铣台上固定毛坯件时,如同奔驰那位主管说的那样,我和师付二人抬起毛坯件“一二三,Duang”悠上铣台,每天砸几十下,全然没有任何意识这样做会影响加工质量,因为全车间都这样。由此看来全国可能都这样。那年头国内出不来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可想而知了。不是没有生产管理,而是根本不知什么是生产管理!
      参观完工厂,已是午餐时间。那位生产主管找了一家餐馆请我吃了顿巴伐利亚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一大碗面片汤,汤汁是用番茄和嫩芹菜叶煮的,味道十分独持,配上德国黑椒香肠和全麦小面包,大餐也这么简单,却非常吊胃口。通过这次简单的参观和对话,其实已真切知道了德国质量确实没什么奥秘,除了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中国古训外,真正的奥秘就是德国人骨子里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让人高兴的是这种精神如今已回归我的国并开始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朱同,1955年4月生于北京。曾下乡当过知青。82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外语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外经工作,在国外工作多年。曾担任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总经理助理,08年调中地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至退休。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