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传奇 | 第九章 殿前测试见分明 曰修昭雪出牢门
四二
今日又是皇上早朝的日子。
文武百官早早地在殿前等候。不一会,近卫太监一声唤:“皇上驾到——”众官员纷纷走上殿去。
一阵严格的礼仪过后,乾隆皇帝边看奏折边说:“众爱卿,眼下新疆准噶尔、伊犁等地相继发生叛乱,其势凶猛,这可如何对付呀?”
兵部尚书阿里衮、参赞大臣永常、大学士傅恒、黄廷桂等先后启奏,向皇上陈述有关军情及对策,并一致主张派出重兵前去清剿。皇上听了,欣然接受了大家的意见。
于是,乾隆皇帝下旨:以班第为定北将军,永常为定西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萨喇勒为定边右副将军,即日启程,统率二路兵马,进军新疆,限期平定叛乱。
接着,又有工部尚书李元亮,参奏前浙江巡抚鄂乐舜贪污会稽等地遭受水灾赈灾款的问题。皇上下旨:命刑部侍郎刘纶前往浙江,查办前巡抚鄂乐舜的案件,并查江南、浙江赈务。
乾隆皇帝停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启奏,便又继续翻阅龙案上的奏折。
这时,礼部尚书蒋溥上前奏本:“启奏万岁,浙江乡试的考生刘文亮和张更生都已奉召到达京城,正在殿外候命。”
乾隆皇帝停下阅看奏折,望着蒋溥想了一下,降旨曰:“命内阁学士曹秀先、侍讲学士刘墉、礼部尚书蒋溥和一等侍卫王亶望共同主持,即刻当殿考试。”
接着,乾隆皇帝下旨退朝,并吩咐太监拿来两份纸笔墨砚,宣刘文亮、张更生进殿。
刘墉赶紧上前奏道:“启奏万岁,请万岁亲自命题为好。”
皇上略加思索,便说:“就要他们即兴各写一篇《我想做官》的文章吧。时间不能超过两个钟头。你们四位爱卿当场阅卷,当场评定优劣,然后报给朕。”说完,起身回宫去了。
刘墉在心里不禁为皇上出的考题击掌叫好!这道题目,不仅能够考出一个人的文才高低,而且能够考出他对当官的认识深浅,既有很强的文学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这对培养教育人才、选拔优秀官员都有好处。今后研究乡试、会试、殿试的考题,都应当从这方面去努力才是。
太监搬来桌椅,在大殿东西两边摆放好了,便传皇上旨意,宣刘文亮和张更生进殿,各就各位,开始考试。四位考官大人都不敢怠懈,端坐在大殿的中央,谁也不说话,只用眼睛注视着大殿两边的两个考生。
这是十分难熬的两个钟头。
但见刘文亮和张更生听到宣布考题以后,前者略显惊慌,后者沉着冷静。刘文亮思考了片刻,便提起笔来开写,写了几句就停下,眼睛东张西望,手上抓耳挠腮,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看上去好像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张更生呢,动手写得比较晚,一直在紧张思考,思考的时间大概占了半个钟头。当他动笔以后,基本上没有停歇,只是有时写得快些,有时慢些。
时间刚刚过去了一个半钟头,张更生写完了最后一个字,放下笔,仔细阅了一遍自己写的考卷,便将考卷对折,起身交给礼部尚书。刘文亮还没有写完,他见张更生交了卷,样子显得很着急,于是匆忙写起来。规定的时辰快要到了,王亶望提醒了刘文亮一句。不一会儿他也停止写了,把考卷折上,交给了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蒋溥吩咐刘文亮和张更生分别回旅馆去等待。然后,他们四人便开始传阅评卷。
他们轮流看过张更生的考卷,都在心里对这篇文章赞叹不已。你看他这样写道:“夫官者,国之职权者也。为官之道,须修行立德。古之君子之所以尽其心,养其性者,不可得而见;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修己治人之道,须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引笃敬。君子之立志,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张更生的文章阐明了为什么要当官、怎样才能当一个忠君爱民的好官,写得条理清晰,论理充分,语句通顺,叙述流畅,思想端正,认识明确,真是妙笔生花、文采飞扬!而刘文亮写的虽然也是为什么要做官和怎样做官,但是思想境界不高,并且私欲太重。他写的是当官为了光宗耀祖,为了受人尊敬,为了成为“人上人”。在文字上,不少地方语句结结巴巴,很多不通顺之处,还有十多个错别字。
四位大臣一致认为,两篇文章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就连王亶望看过以后,也不得不承认,是张更生的文章写得好些。
四三
刘墉等四位大臣来到乾清宫大厅,请内卫太监秉报皇上,说有要事求见。太监入内向皇上秉报去了,不一会儿,太监出来回话:皇上有请。于是,他们连忙整理衣冠,跟随太监步入内宫觐见皇上。
刘墉等人见到皇上,立即下跪施礼拜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笑着说:“免礼,平身!”
四位大臣高声说:“谢皇上!”便站立起来。
皇上问道:“你们是为浙江两位考生测试的事吧?”
刘墉上前一步说:“启奏皇上,正是为此事前来禀报皇上。”
皇上又问:“测试结果怎么样呀?”
刘墉禀报说:“回皇上,微臣等四人奉皇上旨意,认真审阅考卷。评议结果是,张更生的学问好,贯篇珠玑,拔尖人才;刘文亮的学问差,东拉西扯,满纸糟糠。”说着,把两张考卷双手递交给皇上。
乾隆皇帝接过考卷,逐一阅读。只见皇上看着看着,脸上发生急剧的变化,愤怒得嘴角、眼角的肌肉都微微抽动。看完以后,气得把两张考卷往地上一摔,发怒说:“岂有此理!”
皇上当即向礼部尚书下旨:“速命浙江巡抚刘炳章进京,改日临朝时和侍读学士王同升一同阅卷!”
四位大臣领旨告退。他们各自想着心事,刘墉和曹秀先的表情既坦然又兴奋,心想,裘曰修的冤案肯定就要昭雪了,他们心里的石头总算要落地了;蒋溥则为完成了皇上交办的任务而感到轻松;王亶望的内心却很复杂,担心刘炳章和王同升会不会把他给供出来。刘墉走在最后,他一眼瞟见王亶望双眉紧锁,脸上的表情异常紧张……
上朝的日子到了,文武百官依次步入大殿。在进行君臣大礼的过程中,不少官员发现皇上的脸色不大好看,心里惴测皇上今日会为什么事恼火,于是多少有点胆颤心惊的。
确乎其然。没等大臣启奏,皇上就大声问道:“浙江抚台刘炳章和侍读学士王同升来了没有?”
只见刘炳章和王同升连忙上前施礼,齐声曰:“回秉皇上,卑职在。”
皇上怒曰:“你们先看看这个!”说着,把两张考卷拿在手里抖了抖。
太监赶紧从乾隆皇帝手里接住,送到刘炳章和王同升面前。刘、王其实在上朝之前,已经从王亶望那里得到了消息,知道了他们的问题已经败露,但不知皇上会如何处理。因此,他们上朝来就已惊魂失魄,现在见皇上把那两张考卷交给他们来看,更是吓破了胆。根本用不着看卷,他俩心里明白得很,于是赶忙跪下,请求皇上宽恕。
皇上大发龙威,厉声说:“好你个刘炳章和王同升!你俩人的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徇私舞弊到陷害清官的程度!你们该当何罪?”
乾隆皇帝停顿了一下,马上当众颁旨:“罢免刘炳章和王同升官职,关进大牢,着邢部立即查清案情,再行按照大清法典从严处置。裘曰修清白无罪,立即释放出狱,官复原职,并兼任左中允,加翰林院侍读。”
文武百官听了,面面相觑,一个个满心喜悦,高呼“皇上英明!”
这时,乾隆皇帝想起了御妹熊桂芬,又降旨:“着裘曰修的妻子熊桂芬,诰封二品夫人!”
文武百官又是一阵喜笑颜开,热烈庆贺……
四四
裘曰修无罪获释出狱,冤案得到昭雪,并已恢复原职的消息传到后宫,熊桂芬和皇太后都非常高兴。太后一把将桂芬搂在怀中,亲了又亲,桂芬嗲声低喊着“母后。”把太后逗得满心欢喜,连声叫道:“哀家的乖女儿!”
桂芬依偎在太后的怀里。她的胴体散发出的阵阵桂花芳香熏染着太后,把太后熏得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散朝以后,乾隆皇帝来到后宫向母后请安时,见母后的神色这么好,病情好得这么快,在认熊桂芬为干女之前和之后判若两人,乾隆感到十分高兴,说:“额娘万福安康!”
太后对乾隆说:“皇儿,哀家的病之所以好得这么快,全仗皇儿御妹日夜抚琴相伴。”
太后停了一会,又说:“皇儿,你御妹在哀家身边这几天,哀家娘儿俩都十分开心,哀家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皇儿怎么安排你御妹呀?”
乾隆回答说:“朕听额娘的就是了。”
太后想了想,说:“她的家远在江西农村,不能再叫她回去。你御妹夫曰修反正在朝廷为官,皇儿就要安排一所房子,让她夫妇有个合适的住处。你御妹也好经常到哀家身边来看哀家。”
“这个好办。”乾隆立刻吩咐太监去找工部尚书汪由敦。
不一会儿,汪由敦立刻赶了过来,回禀皇上说:“在宣武门内的石虎胡同有一座府第正闲着。”
乾隆皇帝知道,这所府第,原为右翼宗学,宗学之前,为吴额驸府。吴额驸之前,为前明大学士周延儒府①。此座府第虽然年代久远一点,但房屋非常漂亮。于是说:“可以。”
汪由敦尚书退下以后,皇太后又对乾隆说:“皇儿,哀家还有一个心愿,不知皇儿意下如何?”
乾隆说:“额娘但说无妨,孩儿照办就是。”
太后便说:“皇儿,说来你御妹与我们皇家也是有缘份,已经是哀家的义女,也是皇儿的御妹。她丈夫受冤平反刚出天牢,哀家想让她们夫妻在京城好好团圆一下。所以,哀家想,皇儿给她们夫妻赐些封赠,为皇儿的御妹举行过一次婚礼,也好让她们夫妻风光风光。”
熊桂芬一听,没等乾隆皇帝表态,急忙说:“启禀母后和皇兄,使不得、使不得!奴家早已是拜过堂的人了,自古以来,一对夫妻一生只能举行一次婚礼,哪有举行两次婚礼之理?”
太后疼爱地说:“傻孩子,现在你是哀家的女儿,身份不同了。虽然你们曾在家乡举行过婚礼,但是在哀家身边却没有举行婚礼。这次是哀家为女儿安排的,也是为你夫君出狱接风洗尘啊。”
乾隆皇帝应允说:“额娘,完全可以,儿子自会安排,请额娘放心。”
不一日,太后的慈宁宫内张灯结彩,红烛辉映,喜气洋洋。这是太后叫人精心布置,为着义女夫妻相见并举办出阁的。
一会儿,乾隆皇帝亲自领着裘曰修走进慈宁宫,前来迎接“新娘”熊桂芬去石虎胡同新装修的府第举行婚礼。
石虎胡同裘氏府第,此时已布置得富丽堂皇。很多官员以及裘曰修的好友,正在等待裘曰修夫妻的到来。他们见皇上亲自接送,裘曰修夫妻款款步入府第,都争相上前施礼迎接和恭贺。顿时,裘氏府第的气氛异常欢乐与热烈起来。
侍讲学士刘墉担当傧仪,按照朝廷大员举行婚礼的仪式,一应周全。文武百官都不甘落后,纷纷赶来祝贺曰修额驸和桂芬公主的结婚典礼。
乾隆皇帝喜笑颜开地与朝臣们致意,熊桂芬身穿乾隆皇帝赏赐的锦袍御衣,裘曰修也穿着崭新的长袍礼服。夫妻俩都笑容满面,向前来贺喜的官员们一一拱手施礼答谢。
府第内外,鞭炮轰鸣,欢天喜地,一片热闹景象……
四五
熊桂芬现在是身价百倍的公主了!朝廷上下对裘曰修都刮目相看,与驸马故意套近乎的、巴结讨好的不乏其人。裘曰修表面上不露声色,笑脸相迎,但那个人究竟怎么样,他都心里有数。
熊桂芬每天都来到皇太后身边,嘘寒问暖,细心护理,母后长母后短的,百般亲昵。皇太后更是万分疼爱,精神日见爽朗、矍铄。
这日,太后突然对干女熊桂芬说:“女儿,你天天在哀家身边,哀家当然高兴。但是,你忘了一件事,必须马上去做。”
桂芬惊愕地问:“母后,女儿真的不知道,是一件什么事?”
太后怜惜地说:“傻孩子,你自己的事自己都不知道?”
桂芬着急地问:“母后,究竟是什么事,请母后指教。”
太后拍拍桂芬的手,问:“你举行婚礼有几日了?”
桂芬回答说: “已经有七日了。”
太后笑着说:“真是个傻孩子。自己的蜜月都不知道。”
桂芬也“咯咯”地笑着说:“嗬,我哪还算什么蜜月?”
太后突然停住笑,亲切而又严肃地说:“说你傻吧?你现在是哀家的公主了。婚礼都重新举行了,怎么能不度蜜月呢?你到京城来,本是为你丈夫伸冤来的。哀家想,你乡下的家里一定没有作什么安排,那么多外孙们也需要母亲。你这样吧,哀家跟你的皇兄讲,叫他准你丈夫一个月假,你同你丈夫到老家去度蜜月。一来也好风光风光,二来顺便把家里安排好,把外孙们接到京城来读书,你们全家人也好团聚团聚。”
熊桂芬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说:“母后为女儿想得可真周到!母后,女儿想回家去一趟倒是真的,女儿真的有点记挂孩子们。女儿本来就想向母后提出的,哪知道母后已经替女儿想到了。女儿万分感谢母后!”
太后笑着说:“傻孩子,如今你是哀家的干女儿,哀家不为你想谁为你想?快去准备吧。”
桂芬撒娇地说:“您真是女儿的好娘亲!”
忽一日,熊桂芬公主和裘曰修额驸带着侍从、丫环等一行人,从京城出发,坐马车、乘蓬船,日夜兼程,一路浩荡、气派,已经到了南昌,很快就要到达双港裘村了。
公主和额驸回乡度蜜月、省亲的消息在双港裘村传开,裘家村及附近村庄的农民都放下手中的农活,蜂拥而至,一些地方官绅也趋势赶来。不一会儿,裘府大院内外人头攒动,沸沸扬扬,异常热闹。
一阵鸣锣开道,裘村路口旗幡飘动,一对八抬鸳鸯大花轿前呼后拥向村庄款款走来。忽然,裘府大院有人高声说:“额驸、公主要先到祠堂参拜祖宗!”人群便向裘氏宗祠涌去。
鸳鸯花轿在宗祠门前双双停下,地方官绅跪地迎接,高呼:“公主千岁,千千岁!额驸福体健康,永远健康!”
紧接着,官绅们起来,迎上前去挽扶公主和驸马下轿。
只见公主和额驸满面笑容走下轿来,双手抱拳作揖,向官绅和众乡亲们施礼问好。然后,在官绅和乡亲们的簇拥下,他们徐徐走进祠堂。侍从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香火、钱纸、红烛、鞭炮及祭品,紧忙跟了过去。
桂芬公主跟随丈夫曰修额驸双双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面前,顿首膜拜。祠堂里,香烛点燃,鞭炮轰鸣。
礼毕,他们才向裘府大院走去。一路鼓乐喧天,鞭炮铺地。
裘曰修和熊桂芬在堂前拜见了时年六十八岁的老母亲王老夫人,又参拜了告老辞官还乡的三叔均弢和叔婆等家族长老,这才坐下来,向官绅和乡亲们问候、拉家常。熊桂芬早已吩咐侍从和丫环,向乡亲们散发糕饼、糖什。
裘曰修又吩咐侍从,把乾隆皇帝钦赐给母亲王老夫人的《七袤连祺》大匾额挂在堂前墙壁正中。王老夫人喜笑颜开,万分激动。官绅和乡亲们纷纷向老夫人祝贺,其场景委实热闹……
四六
熊桂芬和丈夫为带不带小孩去京城的事,几次同婆婆王老夫人及三叔公商量,最后决定还是不带小孩到京城去生活,免得分散曰修的心思和精力。熊桂芬只同丈夫回京城,她陪伴皇太后一段时间,在适当的时候回双港裘村来抚育孩子。
他们返回京城以后,曰修立即到自己任上去做事,桂芬自然回到皇太后身边,朝夕陪伴着干娘。
裘曰修复任不久,又由户部调任吏部侍郎。他兢兢业业,凡事认真思考,经过深思熟虑,才方决断行事。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一七五七年),新疆回部又发生较大规模的叛乱,朝廷速派王师出征平叛。皇上钦命裘曰修为统帅,赐其以红绒结顶及锦袍御衣,率领三万兵马前往讨伐。
裘曰修在动身前回到府第,把皇上派他去新疆平叛的事跟夫人熊桂芬说了。熊桂芬经过一番分析,对丈夫说:“你本来是个文官,皇兄派你统帅三军去征伐叛乱,皇上本意一定是让你立功,有所建树,以后也好提拔任用你。你千万不要辜负皇兄对你的厚望。但打仗这事不是闹着玩的,你武力不行,应当多用智慧,是否考虑可用‘智取’?”
裘曰修记住了桂芬夫人的话,按规定时间启程。他到达巴里坤以后,没有急着向逆首莽阿里克开战。他深知,要在巴里坤那么辽阔的土地上打败莽阿里克叛军,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莽阿里克叛军人熟地熟,我们却人生地不熟,强攻是一时难以制胜的。于是,裘曰修一面下令安营扎寨,一面部署人员四处活动,收集情报,摸清莽阿里克的底细。当天晚上,裘曰修心情凝重,写下《七律》两首:“其一、疏疏杨柳荡秋阴,瑟瑟西风飘客襟。人到中年易哀乐,地非吾土倦登临。沙盘远戍三关险,浪拍危桥一水深。北际南垂大如许,夕阳千古此消沉。其二、襄平遗垒此初经,一水依然走百灵。劫火销余千顷绿,战尘飞尽四山青。旧京尚识龙兴地,仙迹难寻鹤化形。极目海天缥缈外,寒云漠漠雪冥冥。”
裘曰修根据各方面搜集来的情报,掌握到莽阿里克并非等闲之辈,既能言善辩,又武功高强,但是很讲义气,也很守信誉。裘曰修仔细分析了叛首莽阿里克的情况,决定孤身登门去“拜会”莽阿里克。他专门派出信使送信给莽阿里克,提出与其进行谈判,并表示愿意与其交朋友。莽阿里克也想探明朝廷的真实意图,他得知是当朝驸马裘曰修要与他谈判,并愿和他交朋友,自然感到高兴,便回信答应谈判。
这天上午,裘曰修只带一个侍卫,各骑一匹战马前往逆首山寨。莽阿里克没有食言,果然以礼相待。但气氛相当紧张,到处布满了岗哨。
面对这种情况,裘曰修异常沉着、冷静,大气凛然,从容不迫。莽阿里克也是非常豪爽之人,俩人谈得还算投机。到了中午,莽阿里克呵呵大笑着说:“裘驸马,不要忙。现在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吃完饭我们接着谈。”裘曰修心想,既来之则安之,谈判还没有结果,那就只有吃了饭再说。
裘曰修随着莽阿里克来到饭厅。他见到桌上四周摆了几大碗酒,中间放着一只大桌桶,里面装满了大块大块的猪肉,桌桶边上架上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尖刀。
裘曰修雄纠纠、气昂昂步入“鸿门宴”,与莽阿里克分宾主席位相对而坐。首先是莽阿里克敬酒,他端起一大碗白酒“叽咕叽咕”喝下了肚。裘曰修二话没说,端起面前的一碗白酒也一饮而尽。这样互相一连干了三大碗酒,莽阿里克用手抹了抹嘴巴,便握住尖刀把,用尖刀从桌桶内撑出一块大肥肉,送到裘曰修的嘴边。裘曰修脸不改色心不跳,张开大嘴接住了那块大肥肉,大口猛嚼着往肚里咽下去了。这样连吃了三块大肉,莽阿里克“哈哈哈哈”一阵大笑,走下席位来到裘曰修身边,呵呵笑着拉住裘曰修的手说:“够朋友、够朋友!”
莽阿里克把裘曰修请到上边坐在他一起,又大吃大喝了一阵,便问裘曰修“贵庚”多少?当裘曰修告诉他“今年四十七岁”时,莽阿里克惊异地又问裘曰修是哪个月生的?裘曰修连忙回答了他。只见他立即站立起来,双手握住裘曰修的手说:“哎呀!真没想到我们是同年老庚。但是你比我大两个月,那就是我的同年大哥了!”说完,马上吩咐手下人去准备香案和公鸡、白酒,不容分说,要跟裘曰修拜把子结义为兄弟。
裘曰修与莽阿里克拜了把子以后,接下来的谈判说多顺利有多顺利。莽阿里克无条件接受投降,归顺大清王朝。
乾隆皇帝获此喜讯,非常高兴,当即把裘曰修调任户部侍郎,提升他在军机处行走……
| 义 | 门 | 裘 | 氏 |
中国义门之最 孝义传家楷模
微信号:yimenqiushi
将你身边的裘氏故事,裘氏新闻和我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