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但海底热液口是例外,那里有独特的生态系统

“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这句话正确吗?当然是正确的,因为生命的活动离不开能量,而太阳是地球唯一的能量来源。

阳光照射到大地之上,植物吸收阳光并通过光合作用将能量固定下来,接下来食草动物又通过吃掉植物来获取能量,而食肉动物则通过吃掉食草动物来完成能量的摄取,最后死亡的动物被细菌分解化为养分重新被植物所吸收,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必须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按照这个理论,在没有阳光的地方自然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没有办法完成最初的能量生产,连最初的能量生产都无法完成,就更谈不上什么生态系统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深海是没有生命的。

尽管科学家认为深海是没有生命的,但这仍然不能阻挡科学家们对于未知区域的好奇之心,于是在1977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组建了一个科研团队,打算乘坐“阿尔文”号载人深潜器到海底去一探究竟。

随着深潜器的逐渐下降,周围变得越来越黑,生物也变得越来越少,在到达海底的时候,景象就如预想的一样,黑暗、寒冷而贫瘠。然而到深潜器到达海底热液口附近时,船上的科学家们惊呆了,寒冷和贫瘠一扫而光,这里异常繁华,是一片充满生机的世界。不断喷涌黑色物质的热液口宛如一座城市的中心,而在这中心周围,方圆50米的范围内挤满了各类生物,蛤蜊、贝类、螃蟹、章鱼,应有尽有。

这些生存于海底热液口周围的生物,无论是颜色还是体型,如日常所见的都大不相同,紫色的章鱼、白色的螃蟹、长度达30厘米的贻贝,这令科研人员吃惊不小。

在吃惊和赞叹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懊悔,在深潜器中有地质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可唯独没有生物学家,因为谁也没想到在深海竟然有着如此庞大的生态系统,更令人懊悔的是,由于没有想到深海会有生物,所以根本没有携带收集生物样本所需的容器和试剂,最终只将少量样本带回了地面。在两年之后,也就是1979年,“阿尔文”号再次携带大量生物学家前往海底热液口并收集了大量的生物样本加以研究。那么海底热液口生态系统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生产者,那么生物是如何汲取能量的呢?

当海水渗入到地壳裂缝中后,会被岩浆加热,于是海水中的硫酸盐会还原成了硫化氢,而在海底热泉口附近存在着一种细菌,科研人员称其为硫氧化细菌。

其实海底热液口生态系统之中并非没有生产者,只是没有常规的生产者罢了,硫氧化细菌就是这里的生产者。硫氧化细菌可以通过氧化水体中的硫化氢,从而合成有机质,而这些有机质就是海底热泉口生物们的美食。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海底热液口生物们的能量来源就是灼热的地下熔岩。海底热液口生物对于硫氧化细菌的利用是形式多样的,除了直接摄取硫氧化细菌所合成的有机质之外,有些生物还实现了与硫氧化细菌的共生,这种生物就是红白两色的巨型管虫。虽然是管虫,但看起来很像植物,它们排列在海底热液口的周围,随着水流摇摆。

这种巨型管虫并没有常规的消化系统,只有一个被称为“营养体”的器官,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身体器官,它是硫氧化细菌的固定居所。

巨型管虫通过顶部红色的羽状鳃冠将氧气、二氧化碳以及硫化氢吸收并送入营养体,居住在这里的硫氧化细菌则会利用这些物质合成有机质,并直接被营养体所吸收,听起来硫氧化细菌就像是巨型管虫家里的“私厨”。不过巨型管虫并没有支付给硫氧化细菌报酬,它们给硫氧化细菌提供的是一个稳定的庇护所。相比居无定所的硫氧化细菌而言,住在巨型管虫体内显然更有保障,因为这种管虫的白色管状身体是由几丁质构成的,十分坚硬,住在里面就如同住在堡垒中一样。

有趣的海底热液口生态系统向我们完美诠释了生命的力量,在没有亲眼看到之前,不要轻易断言一个地方没有生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