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传:哼!这仇我记下了!
这是《真·三国志》第 157 篇文章
今天来讲 法正
法正,字孝直,今陕西人,名士法真的孙子。
小时候看三国,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和尚。
196年,天下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法正与老乡孟达一起进入蜀地归附了刘璋。但刘璋不是一个善于用人的人,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此法正的升迁之路非常缓慢,过了很久才当上了县令,之后又被任为军议校尉。
看着日子一天天地从自己的指尖划过,法正虽没有看过《指尖年华》,但也觉得大好年华悄无声息地勒紧了自己的喉咙,正在一点一点扼杀自己的青春。官途中,法正又经常被别人穿小鞋,因此非常郁闷。
女人一旦感觉自己怀才不遇,郁闷起来之时,便是给自己老公带绿帽子之际。
而男人呢,是给自己的主公带绿帽子。
赤壁之战前,张松作为使者出使曹操,回来的时候,整张脸都写满了郁闷。张松劝刘璋与曹操断交而与刘备建交。不久之后,曹操于赤壁败北,刘备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刘璋也渐渐有了靠近刘备的想法,经由张松推荐,法正出使刘备。
刘备见到法正后,非常尊敬,黯淡无光的法正也因此觉得刘备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主公,是可以辅佐的明主。
于是,那一晚,刘璋的头上多了一顶绿帽子。
法正回来后,与好友张松密谋商量,俩人的心都飞到了刘备身边。
211年,刘璋听说曹操派钟繇征讨张鲁,不禁菊花一紧,害怕曹操在灭了张鲁后会拿自己开刀。这时,张松又力劝刘璋,最终,刘备受邀,进入了益州。
212年,刘备假意答应北伐张鲁,进军葭萌。张松因事情败露,被刘璋剁了,于此,俩刘正式撕破脸皮,益州之战,爆发。
益州从事郑度向刘璋提议:刘备远道而来,孤军深入,力求速战速决,我们不妨坚壁清野,拖垮刘备。
刘备听闻此事后,十分担心,因为这正是自己的软肋。法正此时已经正式归属刘备,说:主公不用担心,以我对刘璋的了解,他虽没有什么雄心,但却是一个爱护百姓的好人。这种有损百姓的事,相信他是不会采纳的。
果不其然,刘璋以“吾闻据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拒敌”为由,罢黜了郑度。
214年,刘备占领了益州,急需与当地豪族搞好关系,底下人劝其迎娶刘璋旧部吴壹之妹,以团结各方力量,然而吴氏乃刘璋已故兄长刘瑁的老婆,刘备恐怕这么做了以后有违礼法,故而推辞。
法正劝说:但凡成大事者,都不拘小节。当年晋文公避难到秦国,还娶了亲侄子的妻子呢,但未曾听说晋文公有违礼法。况且,你和刘璋的关系都差得远呢,更不用说刘瑁。
于是,刘备娶了吴氏,法正随后被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
在此期间,刘备命法正与诸葛亮、伊籍等五人共同制定《蜀科》,一改往日益州法纪松弛的情况。
《蜀科》制定后,由于严法治蜀而遭到了很多大族的不满,因此法正对诸葛亮说:当年高祖刘邦进入关中,只约法三章而已,没有搞这么多的条条框框。
诸葛亮不以为然,说:时代不同啦,如今我们不能盲目沿用汉初的法度,应该懂得变通。
为此,诸葛亮还特意写了一封《答法正书》快递给了法正。
法正性格睚眦必报,在刘备取得益州后,法正当上了大官。于是开始作威作福,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都加倍偿还,曾经得罪他的人,他也加倍报复,甚至还擅杀了数人。
有人将此事告诉给了诸葛亮,希望他能将此事告知刘备,让法正收敛一些。然而诸葛亮却说:法正现在是主公面前的肱骨之臣,劳苦功高,算了吧。
217年,在曹操攻取汉中后,望了一眼益州,便撤军回去了,法正见状,对刘备说:曹操此时撤军,估计是内部动乱,如今,曹操只留下张郃、夏侯渊防守,立足未闻,是一个好机会。
于是,刘备出兵汉中,汉中之战,爆发。
219年,刘备与夏侯渊在定军山对峙,法正采取声东击西之计,成功将夏侯渊斩杀。随后不久,曹操亲征,在听说此战是由法正作为主谋后,感慨道:我就知道那个臭卖鞋的不可能会想到,必定是法正教给他的!
刘备有一次与曹军在作战中,形势不利,本应马上撤退,而刘备却大怒不肯撤军,大家看着主公如此气势汹汹的样子,无人敢进谏。
当时箭如雨下,法正便走去挡在刘备前面,刘备赶紧喊道:孝直避箭!
法正回道:连明公也冒着箭雨、飞石,更何况我呢?
刘备平静了下来,只好允诺:得了吧,我和你一起撤退吧。
最终,曹操撤军,自此刘备占据了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封法正为汉中王的尚书令,及护军将军。
然而不幸的是,220年,法正去世,刘备为此伤心不已,一连哭泣数日。法正死后,追谥号翼侯,其子法邈赐爵关内侯。
另外,法正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关羽、张飞也没有这等待遇,他俩是刘禅给的谥号。
222年,吴蜀爆发夷陵之战,战前,群臣多有劝诫。然刘备都没有听从,一意孤行,势必灭吴。最终,刘备兵败,陆逊的一把火,就像冬夜里的一束火苗,只可惜功率太高,将刘备的阳寿都烧得一干二净。
在刘备退守白帝城后,诸葛亮不禁感慨:若法正还在,一定能够阻止主公东征。就算不能阻止,若他随军出征,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大败!
对了,法正的祖父法真,字高卿,东汉名士,号“玄德先生”。
也许,这能解释为什么法正独独青睐刘备吧。
下期:马超
精彩回顾
▲【华佗】传
▲【戏志才】传
▲【朱灵】传
▲【陆康】传
▲【贺齐】传
▲【士燮】传
▲【吕范】传
▲【鲁肃】传
▲【于吉】传
▲【马日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