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应是教学的核心读者

中山语文教研员郭老师组织的“复盘式议课”,一个关键词是“复盘”,一个关键词是“重构”:通过集体回忆,复盘“整节课的教学环节与细节”,把握整节课的“学理与逻辑”;然后群策群力,“重构”创新教学思路。

我之前在《怎么应对教学问题》也推荐过2W1H的思路,即”先有现象描述(What)和问题分析(Why),才到干预设想(How)。现象描述和问题分析对应了复盘环节,干预设想则对应重构环节。因此,对郭老师的做法,感到很亲切。

接下来的反应,就是一个疑问,他是否沿用了专著《还原文本》的思路,在“还原教学”呢?《还原文本》有一段说明,“还原文本本身的意义,探究文本与作家、文本与读者、文本与世界、文本与文本、文本的内部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复盘式议课”的文字介绍可以看到,大家集体回忆的方式复盘评议各个教学环节和细节,目的应该就是还原教学本身的意义。无论是授课教师的分享也好,听评课教师的评议和设想也好,应该是探究了教学与授课教师(作家)、教学与听课教师(读者)、教学与另一种可能(世界?文本?)的关系、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内部要素)。

我拿“还原文本”类比,虽然有生拉硬拽的嫌疑,但也总算一种视角。姑且顺着往下思考。之所以需要还原文本,直面文本本身,是因为视角不同,得出的“文本意义”也会千差万别。视角不同,也可以置换为读者不同。读者不同,对文本的还原也会千变万化。

虽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还是可以对读者进行归类。在议课这件事上,读者至少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听课的老师,再一个就是听课的学生。教学不只是体现为教师的教,更需要落脚到学生的学。因此,不能只是将听评课教师视为读者,只是从“教学论的角度”思考问题。还应该顾及到学生这一核心“读者”。

郭老师的介绍文字中,对于学生,好像并没有太多体现。只是看到“对于初中生”、“考虑到实际学情”这些抽象的字眼,而没有提及课中学生具体真实的反应。他们对各个环节、各项教学内容,参与度如何?有什么疑惑?有什么误解?

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议课环节,但至少应该以课堂观察的主要对象加入到议课环节。毕竟教学论的评议,终究只是思想实验,他是否真得匹配“此时此地此身”?以我们之前的经验教训,没有教学环节与学生表现的对应分析,没有理解与行动的区分,没有“活在当下”的鸡汤,绝难做到“以学定教”(参加《活在当下:以学定教,先干了这碗鸡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