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的至高境界——渔父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和中国“渔父”
在中国的文海里,“渔父”不仅是渔翁的别称,也是隐者、世外高人的代名词。渔父的形象一度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至高境界。
(若水意临吴镇《渔父图》)
渔父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庄子·杂篇·渔父》。在这篇著作里,“渔父”是一位捕鱼的老人,庄子这里用作篇名,并在篇文通过“渔父”和孔子的对话,指斥儒家思想“折腾”和“束缚”,借此阐述了“守真”、还归自然的道家主张。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比孔子大20岁,是孔子的老师。庄子比他们两个晚出生200多年。
庄子在他的著作里,杜撰出了一个“渔父”的形象,描绘了一幅渔父和孔子对话场景,从这个不起眼的捕鱼老人嘴里,把孔子在鲁国两次受到冷遇,在卫国被铲削掉所有的足迹,在宋国遭受砍掉坐荫之树的羞辱,又被久久围困在陈国、蔡国之间这些“龌龊”之事产生的原因分析得切肤入骨,精辟透彻,让孔子大彻大悟,躬身拜服。当孔子询问渔父的住处时,渔父划着渔舟,唱着渔歌,飘然而去……
渔父为历代文人颂歌不疲。
屈原遭迫害徇身汨罗江前,遇到渔父,说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的名句。
一代“词帝”李煜的《渔父词》发出对渔父“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的神往。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对渔父的追求“渔父笑,轻鸥举。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千钱买一舟,百钱买两桨。朝看潮水落,暮看潮水长。浩歌忘远近,醉梦堕莽苍。玄真不可逢,悠然寄遐想。”
蜀国翰林学士兼户部尚书、花间派代表欧阳炯对渔父的感慨:“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
唐代大诗人、边塞诗的代表岑参作《渔父》:“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因“不忍坐视民患”,弃官隐居石山坞(今祁门县祁门镇)的唐代大诗人张志和作《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一生清高、远离仕途、诗书画三绝、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大才子吴镇作《渔父图》并自作题画诗七言古风:“西风潇潇下木叶,江上青山愁万叠。长年悠优乐竿线,蓑笠几番风雨歇。渔童鼓枻忘西东,放歌荡漾芦花风。玉壶声长曲未终,举头明月磨青铜。夜深船尾鱼拨(泼)剌,云散天空烟水阔。”诗后题:“至正二年春二月,为子敬戏作渔父意。梅花道人书。”
(吴镇《渔父图》原图)
若水写此文,倦而入睡,梦入梅花庵并谒见渔父,醒来作小诗效颦并书以记梦境:
(若水书自作诗《梦游梅庵记》)
梦游梅庵记
闭关误入梅庵中,
渔父舟里成醉翁,
梅庵道人授机宜,
笔酣墨畅泼丹青。
~~辛丑暮秋 若水于庄子故里
长按关注
艺林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