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小说】贺小晴《老虎.食物.红纱巾》(下)

【作者简介】贺小晴,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3届高研班、第28届高研(深造)班学员。作品载于《当代》《北京文学》《中国作家》《天涯》《花城》《作家》等刊,部分作品被转载或进入年度排行榜;著有中短篇小说集《等你把梦做完》《脆响》,长篇小说《花瓣糖果流浪年》,报告文学《艰难重生路——汶川大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纪实》等。获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提名奖,第八届四川文学奖。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4

我爸从保存挂面上受到鼓励,开始折腾所有食品的保存之道。最典型的是水果,而水果中,最具探索意义的,自然是柑桔类水果。

柑桔类水果成熟在冬天,而四川的冬天阴冷潮湿,心自然跟着寒冷。寒冷的心遇上水果,既使再馋再饿,也还是心存畏惧。勉强剖开一只橙或者桔,咬着牙塞嘴里,牙率先打颤,再到喉咙、胃,一路冷下,在心里结成冰。于是就有了梦想:这些美味的柑桔若能生在夏天该有多好!

我爸是一个生冷的梦想者。他的梦从来不缺,可他的心从来都如冬天的柑桔,即使再甜,也给人寒意。这一次,他几乎放弃了对于柑桔的个人态度,一门心思实施着这个梦想。他不再以消费者的味觉享受柑桔,而是像一个枝术专家那样,着力于柑桔的品相和口味。买时他一丝不苛,尝遍所有可供选择的品种。买定了,背回家,他对柑桔的口味再无兴趣,只在保存之道上下功夫。其实也没什么功夫可下。我爸没有保鲜剂也不放心将那些汤汤水水的化学物涂在柑桔上让我们吃,他能施展的空间很有限,只能依据保存挂面的经验,土法上马。而挂面干净利索,可以裹在皮褥里,橙或者桔肯定不行。再说皮箱里终年藏着挂面,柑桔类水果只能另辟蹊径。于是我们家衣柜的大部分空间,就成了柑桔的家。几床备用的棉絮,就成了柑桔永远的“床”。

定期,我爸会打开衣柜,将那些重如巨石的棉絮一床床抱出来,就像抱着自己怀孕的女人,小心地把它放去桌上,再打开棉絮,一只只检查那些水果。那些水果在棉絮里裹着,果真如胎儿置身母亲的子宫,一天天起着变化。只是胎儿的变化是奔向新生,越发的长大成形,柑桔的变化则是趋向死亡,越发的陈旧腐朽。每一次检查,我爸都会选出一些已在霉烂的水果,它们的表皮生着大小不等钢蹦样的绿斑,绿斑上再生一层白霉。我爸用手指轻按那些霉块,心疼和惋惜之意难以言表,让我有种清晰的错觉,即使我坏了烂了要死了,我爸也不会如此痛心。

我爸用一只筲箕装着那些正在变坏的水果,我和我妈就知道了,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得全力以赴吃掉这堆东西。于是在我们家,尽管我爸买回来的都是上等佳品,可我和我妈吃进嘴的,从没有一只好水果。而且我们对付水果的态度,从来都不是享用,而是在用杀手的狠劲干掉那些水果。

如此想来,我爸对水果的热爱,不在吃,而在于保存,不无道理。

如此想来,那天二姐和幺姐带来的那些水果,落入我爸手里后,就不可能有别的命运。那天我妈将脐橙从一只篮捡往另一只篮时,刚捡了几只,我爸就站起身,我妈便如接到某种指令似的,住了手,望着他,又挪开身子,主动让贤。我爸当仁不让,靠近前去,接替了我妈的活。

之后我妈和我都明白过来,我爸站起身,是不同意我妈的做法,单在腾挪水果时,他就要进入保存程序。他一只只查看着那些水果,眼神专注锐利,又不乏期待和柔软,仿佛在辨认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偶有一只可疑的,便举了手,拿去灯光下映照,再放去一旁的筲箕里。我便歪着头想,那些筲箕里的水果,又该是我和我妈的任务了。

时间没完没了地沉默。我已经差不多厌烦至极。我已经看过幺姐无数次了,想示意她,跟我走,去我的房间,我们自己玩。幺姐已明了我的意思,但她只是笑,不回应,或者干脆不看我,只看着我爸。我了解此时幺姐的心思,她是绝不会跟我走,拂了大家的意,尤其是拂了我爸的意。她的懂事和忍耐让我恼火,可奇怪的是,我却从不曾因此烦过她,怨过她,相反总觉得她活得太费力,太委屈,反对她生出一种怜惜般的依恋来。

我厌烦的是我爸。我已经不明白为什么家里的人如此乏味,为什么家里的日子如此无趣,而我又无从选择,只能无趣地跟着他们活下去。

就在我在一只独凳上百无聊奈,就要崩溃时,事情有了转机,我爸的手里握着的,不再是一只脐橙,而是一只牛皮信封。

那时候的牛皮信封不装钱。整个社会还没有多余的钱塞进信封。那时候我爸妈的工资,也就是几张十元的票子。十元的票子又小又窄,多数的人家,那票子还在工资册上就已派完了用场。那时候更没有送红包一说,因此我爸在看见牛皮信封时,即使他再看重钱财,也不可能去想是二姐和幺姐给他送钱来了。

这就让我爸困惑不已。

我爸手捏牛皮信封,眉头紧蹙,一改先前的从容自得,仿佛遇到了一件不明飞行物正落到手上。我妈和我都坐不住了,又深知我爸的德性,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的好心越容易被他当成驴肝肺。我妈靠上去,手如一把上膛的枪紧缩在袖管里,随时准备着出击。我则干脆站起来,少有地靠近前去,伸长了脖子。

我爸不看我妈,瞪一眼我,那意思是,走远点,这儿没你的事。

我一阵恼火,几乎就要扭过身,坐回我的位置,或者干脆扔下幺姐,冲回房间去。

这时二姐说话了。二姐说,这是大姐夫从上海回来,带回来一条红纱巾,送给妹儿的。

红纱巾?我想。

但我想不出所以然来。只隐约记起,确实听幺姐说起过,在她的上面,有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她们个个都已成人,像断线的珍珠散落各地,并不时常见面。二姐是例外,就嫁在同一条街上,隔着几间铺子。日子也如出嫁前一样,窘迫而辛苦。今天,她是代表幺姐的家长来我们家送礼。而她的大姐,听幺姐说,大得足以做她的阿姨,嫁去了上海,于是她们的大姐夫,成为大上海的代名词,他们家所有物质的荣光和精神的优越,都源于大姐夫。只是大上海太远,远水难解近渴,他们家的日子仍然艰辛。

然而大上海突然飘到眼前,还带来了红纱巾,还是送给我的,仅这一条,就足以让我晕头转向。

那时节,我们被浸泡在一堆灰黑里几近窒息。也曾有过例外,那就是红色:红旗、红领巾、红袖章……但在我懵懂的意识里,那些红色是算不得颜色的,甚至因为背负的内容太重,比灰黑更生冷,更让我生畏。

可我依稀知道大上海。甚至也知道这世界还有着纱巾之类虚无飘渺的物件。那都是从偶尔所得的糖果纸,小人书,或者从几部零星的电影里看来的。这些事物美得虚幻,美得心疼,明明知道是好东西,却因为隔得太远,够不着,不愿意把它当真,于是它真成了梦,在心的某一个荒岛上飘着,几近于无。

此时这梦中之物突然到了眼前。我惊得不轻。慌乱得仿佛周身着了火。但我仍然记住了,二姐说的,是特意送给我的。

我的手心脏一般在我的另一只手上跳着。我按住它。用它们互相按住。我得管住我的手。我得冷静。我不能惹恼了我爸。这时候,最好让他平静地,像接受这些脐橙那样,接受了这件礼物,再转手给我。

我甚至暗暗希望,我爸并不明白这是什么好东西。这种既不能遮风,又不能挡雨,更不能当饭吃的玩艺,比起他那些挂面脐橙来,根本就一钱不值。

我看见我爸,几根惨白的手指进了信封,几根惨白的手指又出来了,那手指真白,就剥了皮的葱蒜,又比葱蒜更硬更直,就像一把竹筷,竹筷的后面,一缕红霞般的云朵,跟了出来。

5

那纱巾后来究竟是什么样,我已经记不真切。我只记得我爸将它拉出信封时,我的心停止了跳动。我的手,我的手见了那片红云,突然生出了翅膀,以飞蛾扑火般的疯狂扑上去,却被挡在了途中。

后来我总是想,可不能小看了这些大人。尤其是我爸这种不动声色的男人。他们看上去呆板,沉闷,对世界无动于衷,可他们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一般法力无边,啥事也逃不脱他们的法眼。我原以为我爸对纱巾之类的物件既无认知,也不屑于上心,谁知那纱巾刚出信封,我,他,还有我妈,我们都被怔住了。我们的生活看似平稳,周全,还略有富余,几乎看不出任何缺失,可这条纱巾的突然闯入,让我们同时意识到另一种存在,另一种不遮风不挡雨也不能当饭吃,却能将人击中,让人顿时飘上天堂或坠入深渊的另一个世界。

那个世界可有可无。长久以来,已被作为负担减掉,被作为病毒删除掉了。如今它卷土重来,重新登上了台面,我们顿时无所适从,哑口无言。

我毕竟年幼无知,本能比大脑反应更快。我的手先于我的大脑伸出去,被我爸铁棍般的手臂挡住了。我爸收回手臂,用他那竹筷般的手指拈起那道红云,抖开来,散成一片。我的眼前腾起一个世界:我看见自己系着那条红纱巾,揣着满满的心事,在轻纱,在薄雾间,在潺潺的流水和高高的白云之间,像身边的杨柳那样垂着头,扭着腰,缓缓地走……

那纱巾无风自动地飞向我。我接住它,感觉自己也变成了风。同时接住它的还有我妈和二姐幺姐——当那片轻纱般的世界确凿出现时,作为女人,我们谁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我爸什么时候松了手我已全然无知。我们围拢在一起,四十根手指汇成海洋,要吞没那片云朵,那些风。我们轻轻怯怯地搓揉,抚摸,仿佛它是婴儿,鲜嫩新奇如刚刚来世,每一寸肌肤都是新的生命。我们轮番着抚遍了它的每一只角,每一道孔,手指间留存着既如沙粒,又如凝脂般粗糙滑腻的感觉。

我不知道这纱巾是谁发明的。源于什么样的灵感触动这世界有了纱巾?那些繁复细微的孔,那一缕缕几近无形的纱,那些织它出来的金梭和银针……据说当时的纱巾,用料并不讲究,多是些化纤或尼龙质地,然而一种梦想,一种对世界的虚无的认知和对美的认同,催生出这样的尤物,于是沙砾变成了凝脂,实物织成了梦幻,一览无余的世界,被蒙上了一层薄纱。

我对它的感觉已不可能再用“喜欢”一词去表达。它就是摄魂之物。它就是我的魂。瞬间已将我脱胎换骨。同时我还发现,不光我,就是这纱巾的原主人,二姐和幺姐,她们也未必不是同样的感觉。很显然,在家时,她们也未必看过它,即使看过,在那个一心一意挣取食物、对付生存的环境里,这种物质的出现,多半会一晃而过,留不下任何印迹。

而此时,同样的一方纱巾,在四个女人目光的注视下,还了它本来面目:它不仅仅是礼物,它是被长久遗忘了的另一个世界。它就是美的化身。

而美是女人的命门。

就连我妈,尽管她已被岁月淘洗得温和从容,无惊无喜,此时她站在那方纱巾前,伸出手指抚摸着纱巾,那手指也是轻微的,仿佛受了惊吓,指间微微有些颤抖。

我妈用颤抖着的手指扯过纱巾,那片红云再度飘飞。我妈接住它,对折成三角形,再细细地折成长条,向我的脖子靠来。我闭上眼,再睁开,那些云霞和雾霭已绕在了我的脖子上,再在我的胸中系成了一只蝴蝶结。

我腾云驾雾去到里屋,站在衣柜的穿衣镜前。

我从里屋回到客厅时,我妈的目光接住了我。我看见她的眼里还有波光闪动,看上去很像泪花。我妈她一定认为我美。女儿的美就是我妈的从前,也是我妈的骄傲。在美的面前,我们互为彼此,也达成了从未有过的理解和默契。

我去看幺姐。此时的我多么爱她。我接住了她软软柔柔的目光,目光里没有艳羡,只有欣慰和宁静。我想扑过去,紧紧拥抱着她,对她说,我喜欢死你了。

就在我向幺姐靠去想和她抱成一团时,我爸说话了。我被我爸逮回现实。好长时间了,我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我已经以为这世界没有他,只有我妈、幺姐和纱巾,只有这轻的柔的色彩斑斓的世界。

我爸说,好了,行了。

似乎仍觉不够。又说,够了。

我停住。梦醒一般看着他。

我爸见我恍惚,加重了语气:

戴一下就够了,取下来。

我像机器人接到指令那样取下我的红纱巾。

还没等它彻底从我的脖子上绕下来,我爸已伸出那只大手,一把扯过去。那一刻,我发现,我爸的手奇大无比,像一把钢钯,把整个世界顿时钯光。我看着我爸将那方大如天幕的红纱巾叠起来,叠起来,直到叠成了一只火柴盒;再看着世界黯淡,熄灭,沉寂。风没了。云没了。水花和浪涛都没了。世界重新死去。只留下那堆脐橙,像只只撑饱的肚皮,在我家的桌上打盹。

6

后来,后来就不用说了。我爸将那条红纱巾,收拾好,重新塞进了牛皮信封。我爸边塞边说,这东西,好是好,可它不适合现在的妹儿用。她现在的心思,要放在学习上,这些东西戴了,会分散她的心思。

我爸一点不在乎他这样做,二姐和幺姐会作何感想。在活着的问题上,他向来经纬分明,对积攒食物和清除精神烦扰有着同样的热情,甚至不惜以此热情,对抗整个世界。

他就是真理,就是整个世界。我们没有谁敢与他对抗。

我爸之后宣布了他对红纱巾做出的最后决定:

把它收起来,待有一天妹儿长大了,再拿出来,给她用。

我爸伸出手,向我妈要来钥匙——那只大皮箱的钥匙,那只存放过我祖外婆、外婆的钿软,存放过我妈的戒子和我爸的衣物,如今正存着大堆挂面的皮箱的钥匙,然后他站起身,进了里屋。

我听见布帘子低泣般的呻吟,我听见铜锁怕冷似的颤抖,我听见皮箱盖撕裂般的疼痛,我听见红纱巾沉入深渊前,无声的呼救……

奇怪的是,那天晚上,我并没有伤心到失眠的份上。我甚至没感到伤心,只觉疲惫,身体像抽掉了筋骨一般绵软发皱。幺姐和二姐走后,我拖着步子进屋,倒头就睡。

第二日,日子重新复原。

初二下学期时,我以考高中为名,读了住校,离开了我爸和他的老虎。初三时,却发生了一件我自己也感到诧异的事:同样以考高中为名,我剪掉了自己的长发,留起了不分男女的刺猬头。这种发型后来已成为我的符号,我在人群中的标志,伴随我战题海,背单词,上考场;伴随我在日复一日的阳光、阴雨、冷风、霜冻中蹉跎,直到成人。

我已主动将自己调成了静音,褪成了黑白照。

我再也没有向我爸或者我妈提起过那条红纱巾。我爸和我妈大体也忘记了此事。但我没有忘记。仍会在日子的某些缝隙里,想起它。想起它时,我仿佛看见一只火狐,一个美丽的肥皂泡,耀眼而虚空,既使你用手握着,仍明白它是幻影。

毫无疑问,我成为我爸所愿的好学生,考上了高中大学,一路平坦,顺利抵达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成人世界。

直到我爸去世。我们家的老屋要连根拔了。我妈那时已头发白尽。她佝偻着身子,钻进那道布帘,打开了那口大皮箱。我木然地坐在客厅,我爸的那只老虎上。我爸已去,老虎也上了年纪,我已经无所惧怕,只隐约觉察着自己正在衰老。

老半天,我妈出来,树皮样的手里,握着那枚钥匙。我妈说,这钥匙给你,这只皮箱,你把它搬去你那里。

我眼皮不抬地嗯着,接过钥匙。我妈伸出了另一只手,给,拿去。我妈说。

我再接,仍然没抬眼皮。手指伸进牛皮信封,触到了一种粗糙的,滑腻的,如沙粒又如凝脂般的物质。

恍惚算,已经三十年过去。


顾问:朱鹰 邹开歧

编辑:姚小红 洪与 杨玲


《琴泉》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

  • 我偷走了原本属于她们的美好人生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我出生在90年代末,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我上面有三个姐姐,大姐,二姐出生在80年代,大我十多岁,三姐出生在90年代,大我一周岁.   在我们村,在我们县,有很多这样的 ...

  • 最讨厌的星期天

    小时候,最讨厌过星期天,按理说那时候单休日,星期天可以休息,应该是一周里最喜欢的日子,咋就成了最讨厌的呢?为啥?因为每个星期天,一大早,二姐和三姐就会爬起来,收拾家里的床单被套,大家换下来的衣服,然后 ...

  • 亲情 | 周小六:家有“七仙女”,下凡各显神通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周小六,77级医学院毕业后在北京三甲医院做病理医生,1988年晋升主治医师.1989年研究员身份赴日,1990年就职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部.1998年移居加拿大,后移居美国,两栖 ...

  • 让人把话说完

    下午到老妈家里,刚进屋坐定,大家开始商议元旦之后,挨着的老爸的生日如何过?老妈说,不要过了.二姐说,外面的饭也不安全,就在家里,然后一家人吃吃饭就行了.我说,那不如去我家吧,咱一家子好久没一起吃饭了. ...

  • 我的姐姐们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看了电影<我的姐姐>深有同感,我出生在90年代末,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我上面有三个姐姐,大姐,二姐出生在80年代,大我十多岁,三姐出生在90年代,大我三岁. ...

  • 拍拍我妈和我爸

    我的生活小视频片段

  • 【阅读悦读·小说】吴红先《拾金不昧的小狗》

    [作者简介]吴红先,网名黑白林小子,长江中文网签约作家,南边文艺第三届签约作家,有多部小说发表.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兰住在A城.城市繁华,车水马龙,让小兰生活得有滋有味. ...

  • 【阅读悦读·小说】梁小玲《苦儿》

    [作者简介]梁小玲,中文系毕业,系县作协会员.喜随心随性书写生活,文字舒畅.细腻,温婉.耐看.作者自语:在文字中感动,在感动中升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安曼,安曼 ...

  • 【阅读悦读·小说】梁小玲《老王监考》

    [作者简介]梁小玲,中文系毕业,喜随心随性书写生活,文字舒畅.细腻,温婉.耐看.作者自语:在文字中感动,在感动中升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走进最后一考场,老王不由蹙起了眉:教 ...

  • 【阅读悦读|小说】李毓瑜《井筒子人家》(16)

    <阅读悦读>2017年9月热文榜(附平台选题) 文/李毓瑜 [作者简介]李毓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曾在<四川文学><山花> ...

  • 【阅读悦读|小说】李毓瑜《井筒子人家》(8)

    <阅读悦读>2017年9月热文榜(附平台选题) 文/李毓瑜 [作者简介]李毓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曾在<四川文学><山花> ...

  • 阅读悦读丨黄小军《公交车上的一个女人》(诗歌)

    阅读悦读丨黄小军<活在水底的屈原>(诗歌) 文/黄小军 [作者简介]黄小军,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商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学& ...

  • 阅读悦读丨黄小军《活在水底的屈原》(诗歌)

    阅读悦读丨黄小军<无名小花>(诗歌) 文/黄小军 [作者简介]黄小军,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商报><光明日报><中国文 ...

  • 阅读悦读丨黄小军《无名小花》(诗歌)

    阅读悦读丨黄小军<关于学校那些事>(散文) 文/黄小军 [作者简介]黄小军,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商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学& ...

  • 阅读悦读丨黄小军《明末清初,我在沈阳》(诗歌)

    阅读悦读丨黄小军<关于学校那些事>(散文) 文/黄小军 [作者简介]黄小军,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商报><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