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十二扇屏风,制作精细,工艺考究,堪称乾隆朝的优秀作品

【掐丝珐琅勾莲纹八方手炉】

清中期 通高16.5厘米 口径13.2x10.3厘米

炉做八面,铜镀金提梁及双耳。盖面镂空,中心菱形开光内施绿釉珐琅水波纹和花卉鸟禽图案:开光外饰彩色珐琅镀金勾莲纹。炉身施天蓝色釉地,饰双勾线勾莲花卉各一朵,上下边饰莲瓣、如意云头纹各一周。此器做工精细,掐丝规矩流畅,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风格较为鲜明的作品。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冠架】

清中期 高30厘米 口径6.8厘米 底径14.3厘米

冠架施天蓝色珐琅釉作地,通饰双线掐丝填釉缠枝莲花纹。冠顶,侧面、柱体以及底座均嵌青玉饰件。柱体上下各饰四只蝙蝠纹样。底部做豆绿色釉地,掐丝做冰裂纹,填彩釉梅花纹。此种冰梅纹出现于清代初期,器底无款。

【掐丝珐琅花头纹人足筒式花盆】

清中期 高19.8厘米 口径16厘米

花盆作圆筒形,白上而下微有收敛,铜镀金婴孩足,简身环绕四周铜镀金绳纹箍,装饰效果如南方的木桶。通体在紫红色地上饰勾莲花头纹。

掐丝珐琅工艺的作品多以蓝釉为地色,而以紫红色为地色的少见,它的视觉效果有热烈之感,这样的装饰主要出现在清中期到晚期的时段。

【掐丝珐琅兰花图挂屏】

清中期 高70.7厘米 宽38.3厘米

挂屏下部饰兰花盆景及折枝花一枝,花盆上部为乾隆御题“冬兰“诗一首,于敏中敬书,并錾钤印两方。挂屏制作工艺精细,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文人趣味浓重,为清中期掐丝珐琅之佳作。

【紫檀框嵌掐丝珐琅十二扇屏风】

清中期 高169厘米 宽468厘米

屏风十二扇相连,由紫檀木框嵌掐丝珐琅屏心而成。屏心均饰工笔花鸟图,有喜鹊登梅、荷花鹭鸶、杏林春燕、桂花山雀等。背面亦为掐珐琅,图案与正面完全相同。

该屏风掐丝均匀,填釉饱满,色彩以蓝、绿为主,雅意清新。正反两面做同样的装饰,在珐琅屏风中罕见。其紫檀木框亦制作得极为工致,上雕夔龙、花卉,边沿嵌饰黄漆篆书*萬”、“壽”字,犹如贴金一般,光滑醒目。从整体来看,制作精细,工艺考究,堪称乾隆朝的优秀作品。

(0)

相关推荐

  • 掐丝珐琅艺术

    乾隆皇帝对金属胎珐琅器可谓偏爱有加,积极支持并推动中国金属胎珐琅器的制作工艺,取得了空 前的成就.当时珐琅器的主要产地以北京和广州最为著 名.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数量繁多,形制不断翻新,用途也十分广泛 ...

  • 掐丝珐琅彩收藏有哪些好方法

    景泰蓝,又称"掐丝珐琅器",它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元明清三代的御用器物.继明代之后,清代景泰蓝又有了迅猛的发展,其艺术与工艺水平都达到古代史上的巅 峰,且文献详实.遗 ...

  • 掐丝珐琅彩演变浅析

    提到掐丝珐琅,很多人都熟知它的另一个名字--"景泰蓝",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这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何以受到现代人如此青睐. ...

  • 明清景泰蓝的收藏价值呢?

    景泰蓝独步宫廷600年,由于用料昂贵.工艺极难,宫廷造办处的景泰蓝制作数量也极其有限.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友珐琅器仅6000余件,景泰蓝更是只有4000件,故宫600年仅出4000件景泰蓝珍品,平均每年仅 ...

  • 掐丝珐琅彩解析

    掐丝珐琅对于藏家来讲并不陌生.掐丝珐琅工艺早在元代就已传入我国,但直至明朝才得以发展,尤其是在景泰年间达到顶峰,后来以此时制品为标准,称为.一直以来,掐丝珐琅器以其金碧辉煌.华丽富贵的外观,深得藏家的 ...

  • 掐丝珐琅彩怎么断代

    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乾隆朝是掐丝珐琅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据档案记载,造办处制作了数量可观的珐琅器,包 ...

  • 清代珐琅彩为何如此风靡

    珐琅彩料较厚处的釉面有极细的开片,并有明显的玻璃质感;粉彩不存在开片的问题,且无玻璃质感(不反光). 珐琅彩瓷器的两大特性第 一,现存数量少.由于珐琅彩制造难度大.本钱高,制造一件珐琅小瓶常常要精描细 ...

  • 掐丝珐琅增值有哪些决定因素

    掐丝珐琅之所以在几百年里成为宫廷专有的华贵艺术,一方面因为铜胎掐丝珐琅价值不菲,尤其是元.明时期的掐丝珐琅器,胎体厚重,全由纯铜制成,极少的甚至用金做胎;另一方面,掐丝珐琅与生俱来的钟鼎富贵之气,与文 ...

  • 掐丝珐琅怎么去鉴定的好与坏

    至乾隆时期,掐丝珐琅技术和画珐琅技术都日臻成熟,为了更好地表现绘画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在掐丝珐琅技术中吸纳了画珐琅的釉色晕染技法,所以这类作品是掐丝珐琅.画珐琅工艺与绘画艺术的完 美结合.掐丝珐琅 ...

  • 清代掐丝珐琅山水楼阁御题诗大挂屏

      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这种陈设形式,雍.干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主要用于遮蔽和作临时隔断,大多 ...

  • 珐琅彩鉴定之难

    清代珐琅器在继承明代的传统上,结合西洋画珐琅制作工艺,并有所创新.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开明君主,在宫廷中广聘西方的传教士.建筑师.艺术家等任职,并醉心于西方的珐琅器,主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明,清康熙时 ...

  • 大揭秘!鉴定掐丝珐琅方法?别再吃亏上当

    清初宫内树立珐琅作,专门研制珐琅器.康熙时期掐丝珐琅的特性,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釉色不及.当时的珐琅器制作一般参看瓷器,外型.纹饰多效法瓷器.由于康熙把目光转移到画珐琅的新技术上,以致于忽略掐丝珐琅 ...

  • 掐丝珐琅器掀起了在世界范围内收藏的高潮掐丝珐琅器交易蓬勃!

    掐丝珐琅的金属胎部分有所增加,占到了整个器皿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开始将人物造型逐渐加入到掐丝珐琅器皿当中,这在器型设计方面也是一大突破,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的器型品种繁多,釉色艳丽,制作精美,开始兼用自 ...

  • 专业鉴定掐丝珐琅

    清初产品则单薄朴素,乾隆时期受宫廷掐丝珐琅工艺的影响,风格近似宫廷.至光绪时受到宫廷采办和出口需要的刺激,北京民间珐琅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制作掐丝珐琅要以金属丝线盘出花纹,黏固在铜胎上,再填施各色珐琅 ...

  • 掐丝珐琅彩真品图片及鉴定方法

    众所周知,掐丝珐琅器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堪称中国工匠精神的代表.每件掐丝珐琅器,必须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鎏金等复杂工艺,稍有纰漏,则前功尽弃.由于烧造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明清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