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SpaceX?NO!这才是中国商业航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杰夫·贝索斯从电商做起,事业取得很好的成就后进入航天;
伊隆·马斯克从在线支付做起,积累足够资金后投身于火箭;
格里格·维勒则从计算机主板散热器,淘到第一桶金后开始筹建全球星座......
如果你真有情怀,真爱航天,也已经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那么,商业航天的创业者们,请从航天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做起,
并以真正的格局和良好的运营模式,吸引到资本和人才,打下一定基础后,大家再来谈:如何逐步实现飞天的梦想。
毕竟,商业航天不是玩概念;不是跑马圈地搞点钱花;或者弄块地盖房子炒房地产;更不是带着团队上电视节目作作秀......做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工作的人们,应该停止忽悠。
商业航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撰文 | 雨菲《卫星与网络》
3月的最后一天,“钢铁侠”马斯克完成了猎鹰九号的又一次飞行。
这是马斯克,也是全人类第一次使用回收后重复使用的第一级火箭来实施再次发射,这一天,必将载入史册。私人火箭、海上回收、重复使用,这些梦想在航天界探讨多年,如今在同一个人手中经历反反复复,最终变成现实,叫人如何不羡慕?
早在马斯克发射猎鹰一号火箭的时候,他的大名就传入国内,和乔布斯一起,成为中国科技创业者们的偶像。体制内外的不少年轻人都期望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同马斯克那样风光。时间总是很快,转眼就是几年过去了,完全来自民间的“商业火箭公司”目前还无法比拟马斯克,或者直接点说,连类似的趋势暂时也还没有看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奥秘,如果要指出真正的原因,那就是:
在投身航天之前,马斯克已经是一名亿万富翁。有可观的资金可以拿来搞火箭。后来,马斯克又从金融市场和特斯拉电动车上弄到了不少钱。这就给不少人造成了一个错觉:只要烧的起钱,就可以从事火箭研发和发射服务行业。但很多人对其他一系列真正而明显的决定性因素却视而不见、绝口不提:
早在1984年,美国就制定法律,要求NASA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选择商业企业来承包航天飞行任务。此后,美国国会连续制定多条法案,持续为推动商业航天飞行而努力。到2002年6月,SpaceX公司才建立起来。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商业航天的紧迫性凸现出来。NASA很快提出了所谓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资助商业企业研制火箭和飞船,用来承担国际空间站的货物和人员运输工作。2006年SpaceX公司赢得第一轮合同,获得了5亿美元的资助金;2008年12月22日,SpaceX赢得第一轮正式运输合同,执行12次飞行任务;到2012年,SpaceX才实现了第一次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正式货运飞行。
因此,核心的第一条是:先有商业航天法案,后有SpaceX。
SpaceX公司先后发射过猎鹰一号和猎鹰九号火箭,其各级主力发动机都是灰背隼-1系列。虽然灰背隼-1从A型起步,先后发展出了用于第一级的B、C、D型和用于第二级的C真空型、D真空型,但其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向燃烧室供应燃料的枢轴式喷注器——来自于阿波罗计划登月舱下降段发动机。阿波罗计划结束后,这种精密而复杂的设备就被束之高阁。直到2000年前后,NASA和美国国防部联合启动了“航天发射创新”(也有人译为“空间发射倡议”),老牌航天企业TRW公司利用这项基础设计了TR-106发动机。相关技术后来被带到了SpaceX,成为灰背隼-1的基础。
核心的第二条是:关键技术来自阿波罗。
前文说到TR-106的技术被带到SpaceX,是因为“航天发射创新”计划下马。TRW公司因为失去了发展前景,被迫寻求收购。2000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买下TRW的航天业务后,TRW这个名字就从航天领域江湖除名了。但是并非每个TRW的员工都打算放弃航天生涯,其中包括负责航天推进事业的副总裁、TR-106的直接负责人汤姆·穆勒。2002年,伊隆·马斯克找到汤姆·穆勒,邀请他共同组建SpaceX,就此开始了一段新的传奇。
核心的第三条是:有着资深专业背景的,久经考验的人才队伍。
我们用简短的言辞解释了马斯克所拥有的资源和政策基础。很难精确地计算出,马斯克拿到的这些技术和人才,是美国纳税人花了多少钱才培育出来的,但是阿波罗计划和“航天发射创新”的巨大投入是众所周知的。
那么,今天的中国商业航天创业者们,有可能具备马斯克那样的条件吗?
从政策方面,任何政府航天相关单位都没有提出,要把自己的发射任务承包给商业企业。作为其中典型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防科工局高分观测专项办公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卫通集团公司等等航天发射服务的大客户,还是在传统航天企业中寻求发射服务,更没有发布过资助商业火箭公司的政策。
在技术方面,无论航天科技还是航天科工,都没有向民间转让大型火箭发动机及其关键技术的举动,短期内也看不到这样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传统航天企业保持着稳定的运行和增长,虽然偶然有少数骨干科研人员离职,但人力资源总体保持稳定。不会如同上世纪90年代初那样,发生大规模人才流失的情况。
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市场,决定了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们,即使拿到了马斯克那么多钱,也做不到SpaceX的成绩。那么,凭哪些去获得更多投资?用什么来带给投资人回报?
没有国家航天机构的技术转让,真的就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搞出商业火箭吗?从理论上说,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商业航天一样能从零开始,最终把猎鹰九号乃至长征五号这样的火箭搞出来。但是伊隆·马斯克是因为拥有NASA的资助和采购承诺,才能一次次从资本市场上募资成功,也因此才能在一次次发射失败后挺直腰杆继续前进。否则,如果拿不到长期采购意向,自费造火箭就纯属玩票。哪怕发射成功,所消耗掉的巨额资金,也是投资人不堪承受的。
实际上,中国的商业火箭创业者们,已经尝试过这种巨大投入的滋味了。据说,根据某个正在研制小型火箭的企业的计算,每发射一次就要消耗两千万人民币的资金,而要实现型号成熟,要发射好几次,然后才能考虑承揽商业发射。这些成本对于国家队来说只是毛毛雨,但对投资人来说已经是不可承受之重。
自从商业航天的概念兴起,民间涌现出了不少“商业火箭公司”。除了翎客航天之外,几乎所有其他民间“商业火箭公司”都只有一份漂亮的幻灯片来面对投资者以及客户。这些企业拿出来的火箭方案,技术指标都不算低。其中有些企业的发射日期定在2017年6月,有些定在2018年。但如今已经是2017年的春天,理论上说,他们应该早已经完成了发动机试车、制导导航控制系统联试、全箭振动测试等多方面的工作,准备进入发射场了。至少,我们应该已经能看到火箭或者关键分系统的实物了,哪怕展示一下火箭的实体模型也可以。马斯克就是这样做的。然而,人们所能看到的,这些公司依然还是那几张效果图而已。
另外,美国制造的卫星因为受禁令限制而无法来到中国,欧洲制造的卫星如果含有美国零件一样不能来到中国;不含有美制零件的外国卫星,会优先选择成熟火箭来发射;追求低成本的小卫星往往考虑搭载发射,而搭载印度PSLV火箭的成本极其低廉。
综上所述,火箭研制和发射服务,绝不应当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创业者们的第一选择。而对于投资人来说,拿出钱来给这些“航天新面孔”造火箭,除了血本无归之外,可以说,一定时间内,难有其他好的结局。
暂时搁置不可能的任务,转向有可能做好的事情,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合乎逻辑的选择。哪怕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也要从山大王做起。
这两个领域其实都是老话题。因为种种政策制约和条件不成熟,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都不算好。往事不提,我们还是应该向前看。
先讨论卫星通信,考虑到当今电信产业政策环境,常见的固定卫星通信服务市场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中国的自主Ka频段通信卫星即将发射,开启一扇新的产业大门。相当多地面设备商早已经盯上了这个市场,推出了各类产品。但具体到应用模式、应用领域和消费者服务,还有很大的空白,值得创业者们投入资源和精力。
在遥感领域,遥感卫星的供应早已过剩,但遥感图像服务于民众、服务于消费者的模式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这对于国外产业界来说,也是一个正在探索的话题。或许也是整个卫星应用中最为艰苦而细致的工作。不少学者已经提出,可以让消费者在移动终端上订制卫星遥感服务。那么,民众为什么需要亲自观察地球,需要看到什么地方发生的什么事情?他们会为了什么图像而付钱?值得创业者们积极探索。
北斗应用早已经群雄并起,硬件市场恐怕很难为小规模创业者留出空间。但是具体到行业应用、消费应用,北斗界还是没能解决“杀手级应用”的问题。这也是部分高层人士提出,要在手机上强制安装北斗的原动力。创业者们能找到某种让消费者、消费产品开发者积极主动采用北斗的模式吗?
北斗系统用户段
而更大的市场或许在于航天技术的二次应用。在60年的创业和发展中,中国航天积累了庞大的科研成果和关键技术。许多早期技术是今天的民用部门依然不能轻易企及的。这在美国也一样,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猎鹰九号的发动机关键技术,还是上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中国航天积累起来的技术成果同样非常丰富,但其中得到开发、实施了转让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这是一座真正的金山,商业航天的创业者们,为什么不带上你们的梦想去其中寻宝呢?
或许有人会说,在浩如烟海的技术和需求之间寻找对接点,实在是太难了。这并非虚言,航天云网的运行中,就遇到了这样的困难。美国航宇局的技术转移计划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但我们应当从两方面去认识。
首先是心态。世界上没有什么事业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凭什么谈收获?
其次是机会。困难就是机会,寻找供需的对接点,本身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如果有人能开发出一种智能化的供需对接搜索引擎,必然会受到整个业界的欢迎,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成就事业的蓝海。
中国在1988年提出来的4种航天飞机方案和宇宙飞船方案,当年被誉为“五朵金花”,最后选择了最右边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
当今以“商业航天创业者”自居的人士,很少去寻求卫星应用和二次应用中的机会。流行于他们当中的模式,除了展示火箭PPT,还包括鼓动地方政府出资制造和发射“XX一号”小卫星,以及占地开办各种名目的“航天产业园”。航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远远见不到影子,各种房子及其他投资却拔地而起。这不是国家及行业想要的航天产业,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航天。所体现的,只是一种群体性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我们所认为的商业航天,是用航天技术来创造出产品或者服务,投入商业市场,在法制框架内自由竞争,供采购方挑选和购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
然而符合这样概念的商业航天企业,现阶段可以说是非常稀少的。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缺乏真正的商业航天资本,缺乏像马斯克那样真心实意热爱航天的成功富豪。而社会资本和跨行业富豪们对商业航天又一知半解,导致他们或者乱投资、或者不投资。这一方面造成了玩票者和伪商业航天创业者活跃,影响了整个市场;另一方面真正注入商业航天的资本严重不足,让这个潜力巨大的产业迟迟不能真正启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踏实地做好能做好的事,这才是商业航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杰夫·贝索斯从电商做起,事业取得很好的成就后进入航天;
伊隆·马斯克从在线支付做起,积累足够资金后投身于火箭;
格里格·维勒则从计算机主板散热器,淘到第一桶金后开始筹建全球星座......
如果你真有情怀,真爱航天,也已经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那么,商业航天的创业者们,请从航天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做起,
并以真正的格局及良好的运营模式,吸引到资本和人才,在这些基础上,大家再来谈:如何逐步实现飞天的梦想。
毕竟,商业航天不是玩概念;不是跑马圈地搞点钱花;或者弄块地盖房子炒房地产;更不是带着团队上电视节目作作秀......做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工作的人们,应该停止忽悠。
推/荐/阅/读
▼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新常态下的“航天+”》《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社评文章: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