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不能不说的秘密:发力训练
20141214
在训练发力之前有必要对力的形式有大概的了解,便于对力的掌握和使用。
力,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线性力(直线力、弧线力、单向力、双向力)、杠杆力(平衡力、支撑力)、旋转力(离心力、向心力、螺旋力)。
就其做功形式而言,主要有冲击力和膨胀力。就其释放能量快慢而言,又有瞬间发力和缓慢发力。就其类别划分则可分为:简单力和复杂力,静力和动力。在拳中又分为整体力和局部力,明劲和暗劲。线性力和冲击力、杠杆力是简单力;旋转力和膨胀力是复杂力。
复杂力是两种以上力的复合。每种力都有自身的作用和特点,拳中所求之力是一种复杂的混合力,旋转力贯穿太极拳始终,同时也与其它力复合。寸劲是一种瞬间的冲击力;爆炸力或惊诧力是瞬间的膨胀力;抖弹力或弹抖力是两种力的复合;螺旋力是旋转前进的一种力;颤力是冲击振荡之力;两人相抗之力是一种缓慢释放的膨胀力。发力打人是瞬间释放的冲击,膨胀力的组合。
太极拳中求的复杂力可比喻为汽缸点火时所产生的爆炸力,瞬间做功,膨胀而冲击,回环往复,振荡而富弹性。发力之快亦可喻为子弹出膛,前人喻为“发劲似放箭”,皆是喻示其性。拳论中的“四两拔千斤”,从力学上看无非是对杠杆力和旋转力的运用,亦是一比,而非其真,不是用小力接大力,或抗大力,更不是用小力打大力,若当其真莫过于以卵击石。
姚兰先生(字馥春)论应敌说:“敌以一斤力袭来,我则以一斤力接之,以一两力打来,我即以一两力应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四两拔千斤”,是在力量的变化中改变敌力方向,在敌之力似发未发,前力已尽,后力未续,劲断处瞬间出击,小力便可胜大力,是以我之优势攻敌之弱势,才是真正的“四两拔千斤”之义。不能凭字妄猜乱用。小力赢人仍是瞬间力的优势的应用,是太极拳用力的方法而已。
发力训练就是固化本能,调动或挖掘人的潜能,使之在实战迎敌中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又强筋健骨,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素质。俗话说“攒天攒地攒不住劲”,人的力越使越大,越使越活,越使越有。只要发力方法科学、正确,不仅不会伤害身体,反而会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更强壮。
发力是任何拳种都要训练的,只不过是方法不同而已。太极拳发力不是打套中所谓的“劲贯四梢”就能练出或得到的,太极拳打拳不用力只是方法,是蓄力,而不是不要力,力是拳的基础。故有人习拳数年或几十年而不能真正发力,皆在于不悟。
练太极拳如果仅仅以追求外观的柔美,行云流水,藕断丝连,一旦与人交手,软绵绵毫无威慑力和杀伤力,实难取胜。顶多不过听劲好,化劲好,知觉敏感于他人罢了。如再遇高手,什么听劲,懂劲全无,心情一紧,四两也拔不了千斤,反而更拙,只好被动挨打,被快而重的巨力打得落花流水,只有败北,所以说,练拳不发力,就象一个人缺了半个身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明白身子不听使唤。
发力训练要从简单力、局部力开始,再到复杂力,整体力。终极目的是活步发力,在运动中能发出高质量的复杂力:惊诧、浑厚、抖弹、震颤、冲击、膨胀,渗透等,发力最妙的是内在的体悟,发力的感觉完全是一种能量,一种强悍的能量的释放,似火山喷发,象河水决堤,只要有裂隙,有薄弱处,便喷涌而出,摧枯拉朽,无坚不摧,势不可挡。这种感觉是平日能量集聚的释放。所以说日常练功,是集聚内力,犹如河之蓄水,日久自盈,自然天成。发力只在得机的那一瞬间,一切便告结束。无形无意,感知已晚,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太极拳的功夫方见成熟。
发力训练有两个阶段,三个层次。
第一阶段是精神意识的训练,像人受了惊吓,浑身一颤,毛发尽竖。前提仍是松静,就精神发力的原理,符合生物科学,精神紧是一种应急的本能反映,一紧全身俱紧。脑紧,神经传导加快;心紧,瞬间收缩压加大,加快血液(能量之基)对全身的供应;腹腔压力瞬间增高,对脏腑起稳固作用,同时肾脏在压力的刺激和中枢神经的传导下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增强应急反应的敏感,使人处于高度的临战状态,整个身体的功能都被激活,使人精神高度振奋,威武神圣,敌不可欺。神人敌之髓,精神先胜人(同时亦要有胆量的训练)。
第二阶段是形体发力的训练, 从松静着手,勿追求力的大小、快慢、轻重,只在松紧中体验便能人道。形体训练分局部训练和整体训练,整体训练是在局部训练后的综合训练,重点是腰胯发力。
腰胯发力是在转腰运胯的基础上,主要训练瞬间回弹。挫胯训练好坏是决定发力质量和速度的关键。训练不能强求,重点仍放在体悟上。从感觉上找,感觉对姿式便没问题,或称拧腰挫胯,犹如在旋转一个强劲的弹簧,撒手便回弹。拧一分力回弹三分力,拧三分力便回弹十二分力。拧的越慢蓄力越足,撒的越快,回弹越大,(颤力或震力、振力是在回弹时由阻力而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由慢入快,悉心体悟。
主要方法是抖翎、开合训练。开合有前后、左右、上下,开就像拉皮筋,拉弹簧,合就像是回弹,只在一松一紧,瞬间即成。抖翎是在腰胯发力的基础上,手臂任意开合运转、抖弹。这种训练之所以称之为综合训练,腰胯并非在平面拧转,而形成立体的运动,头顶、身拔、足蹬、腰伸、胯缩,各种要领协调配合自如,拧拔中又有回弹,反馈,共振。在腰胯拧挫回弹的一瞬,由于阻力的运用,不发而发,由腰部向身体各部顺骨节辐射,节节贯穿达于四梢,行于手指,使整个身体产生瞬间的抖颤、惊弹。像动物抖毛,鸟之抖翅,是谓抖翎,这种力是武人苦苦追求的上乘之力,太极拳称之为“金鸡抖翎”。
第三层的精神发力训练方法亦是第一阶段的深化,但仍有不同的要求和必须注意的问题及成熟的表现。初级阶段只是一般感觉,是在意识的诱导下完成的。这一层则完全是一种不自主的体验,意念上似有若无,似是而非,精神超然放松,反应极敏,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毫无妄想,一切均是条件反射,即所谓炼神还虚,亦即前人所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训练中你如能体悟,并进入如此境界,全身极轻松,动作极活灵, 自觉已发不出力时,无力而有力,你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太极高手,一切神功不在话下,仅凭知觉感应的反射所发之力,无坚不摧,你将不惧任何来犯之敌。
最后说说功夫的极限,人的潜力是有限的,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自如调动即是高层功夫,要兼收并蓄,以养为主,不能过分超负荷超极限发挥和使用能量,否则就等于杀鸡取卵,透支存款。前人功夫了得,英年早逝的现象不能不思,今人不能重倒复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