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九)

历来办理“夷变”之人,大都是虚张声势,作个样子,以邀战功,既可邀上司嘉奖,得以提拔升迁,又可收取“夷贿”,名利双收,卢鸣扬自不例外,以为这次照例可大捞一把,便辞亲别故,得意洋洋上路。到了距泰宁惠远寺五十里的中板厂地方,就在林子中支起帐篷住下,他明知这一带是“夹坝”(土匪)出没之地,也不设防。到了晚上,风雪交加,卢都司只顾在帐中痛饮,自以为夷人怕官兵,对通事(翻译)张锡泰说,夷人定会“持皮币,来请受抚”,十分得意。喝得醉醺醺的一行人,只顾点起松明子蒙头大睡。到了半夜,一群喇嘛摸了过来,把帐蓬团团围住,只听一声呼哨,帐蓬四周的绳子即被齐齐砍断,睡梦中的官兵们被紧紧的包裏在垮塌的帐蓬里面,怎么也挣不出来,全被活活的包了“饺子”。喇嘛们借着雪光,举起锋利的长矛和寒光闪闪的大刀,见帐蓬中哪里在动就往哪里捅哪里砍,倾刻间一哨官兵就上了西天,尤以都司卢鸣扬死得最惨。当中也有一人活了下来,他就是通事(翻译)张锡泰。

原来这张锡泰本是炉城中有名的无赖油子,藏名工布次日。此人曾剃度当过喇嘛,因与一土司的妇人勾搭上后,遣人杀了土司,遭西藏帮办大臣庆善下令追捕,这才蓄发,取了个张锡泰的汉名。这张锡泰会汉话、识汉字,还会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常言“如能割据一方,方足展其才智”。他总有手段把藏族人的财物诈到手,还用诈得的一些“夷财”来结交“夹坝(土匪)”、强人,也算个江湖中人,而且与官府也网得紧。由于他识得汉字,能说汉书,打箭炉厅的刘同知也另眼相看。凤全出关,刘廷怒便推荐他作通事(翻译),并提充营弁。有了“通事”身份,张锡泰更是有持无恐,泰宁惠远寺撵金夫事发,便在汉官与喇嘛之间两面拨弄,一面对汉官说,喇嘛势力大,要谋叛;一面又对喇嘛说,要多制些枪炮对付汉官,免遭灭亡。泰宁惠远寺的喇嘛“本非强悍,密迩炉边,虽要挟汉官罢开金矿,实不敢轻启衅。”虽说要挟汉官、要其停止开采泰宁金矿,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张锡泰与卢鸣扬都是炉城生长的“本地人”,照今天的说法“都是康娃”。张某对出入制营三十载、年已花甲的卢都司还是多少有些畏惧,但为捞得“夷贿”竟不顾一切将卢鸣扬的行军宿营信息通给了惠远寺,喇嘛们这才胆敢动手,酿成如此血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