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物语》揭示三个残酷真相,教你淡然面对渐行渐远的亲情关系

优厚的薪水可以放弃,称心的工作可以再找,亲情却不可以搁置,因为那是永远的避风港,是黑夜中的明灯,无私地指引我们的生命之舟顺利绕过暗礁险滩。

以上是日本电影《东京物语》中的一段经典台词。

《东京物语》是上世纪50年代日本国宝级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倾情佳作。该片1953年在日本公映,立刻引起轰动,荣登日本十大经典电影之一的宝座。

影片讲述了住在尾道小城中的平山周吉老两口,在与东京成家立业的子女们短暂相聚并迅速分离、各自回到原有生活轨迹的故事。

影片平淡、简洁,自然,家庭生活气息浓郁。没有刻意渲染的悲伤,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埋怨、责骂的场景,但我们总能从演员平静的表情,不带负面情绪的台词中,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些被压抑的不满,孤寂的滋味,痛苦的挣扎,自私的性情,冷漠的人性。

小津安二郎用细腻的镜头,徐徐叙说人与人之间那份很微妙的感情;以幽雅的画面构图、惯用的仰拍等手法直言不讳地揭示了人生的三个残酷真相,让观影中的你感同身受,淡然接受传统的大家庭制度正无可挽回的走向崩析瓦解的现实。

真正的亲人,不是靠血缘关系决定的

三国时期刘备有一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儒家的德性思想,使“血缘关系”成为了东亚国家特有的思想文化的逻辑起点。

血浓于水,由血缘确定的人际关系网牢不可破,这是古训。

然而血缘关系在现实社会中就真的那么靠谱吗?

影片中平山夫妻俩惦念远在东京的儿女们,长途跋涉,怀着赤诚之心赶到东京探亲。老两口先在儿子幸一家里暂住,后又住到女儿家里。

从火车接站到家中食宿安排,儿女们接待礼节无可挑剔。幸一还准备带父母出门游玩,只因临时接诊而放弃。女儿因没有时间陪父母游玩,出资为父母安排住热海温泉旅馆。

可是总觉得这家人在东京的团聚,不像是亲人们的久别重逢,丝毫感受不到儿女们见到久违的父母脸上流露的欣喜表情和嘘寒问暖的窝心话,取代的是微笑面容下隐藏的敷衍塞责。

幸一以旅途疲惫为由打断谈性正浓的父亲话头,因工作忙碌作借口没有陪父母游玩东京,其实是他根本没有耐心陪父母聊天和游玩。

女儿待父母吝啬小气,埋怨买来精美点心的丈夫,认为买些粗点心足以打发父母。选择热海温泉旅馆给父母住,也是因为宿费便宜。旅馆聒噪的环境影响了老人的睡眠,使他们不得不提前返回,面对女儿愠怒的脸色,两位老人含着笑意一再拱手抱歉。

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中写道:

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把生气的脸摆给亲人看,比打骂还难受。

平山夫妻俩脸上含着笑,心里却在滴血,这哪里是自己养育的儿女啊?小时候的儿女是很亲切很温柔的。

老夫妻无奈地调侃:“我们现在无家可归了”。

东京这么大,对于有儿女的平山夫妻俩,却没有栖身之处,儿女们的淡薄态度,凉透了老人的心。

看破而不愿说破的老人,无奈之下,只能母亲投宿于二儿媳纪子家中。纪子温柔体贴,母亲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这一晚是她来东京度过的最幸福的时光。

父亲与昔日好友在酒馆酗酒预备混一夜,却被警察带回女儿家,惹得女儿大发脾气,甚至还打骂喝醉酒的父亲。

老夫妻俩的二儿子在二战中阵亡了,守寡八年的儿媳纪子待公婆亲情如旧。纪子特地请假陪公婆游东京景点,在简陋的家中热情接待公婆,还为年迈的婆婆揉肩按摩。

作为外人的纪子工作也很忙碌,愿意请假陪平山周吉老夫妇游玩东京,而老人的亲生子女却以工作繁忙为托词,这样的对比是令老人心中难过的。

老人在东京无家可归时,没有选择住亲生儿女家,而是投宿于没有血亲关系的纪子家。这说明老人的心和纪子的心是相连的,和儿女的心是相背的。人心都喜欢温暖的地方,向阳而生。

孔子说,孝悌之德的培养并非停留于孝顺之举的行动层面,而应追求尊老敬长情感的升华。

纪子的孝悌之德远远超越了老人的亲生儿女们,不仅体现在殷勤服侍老人的行动上,还表现在使老人如沐春风的面容和温言软语中,更埋藏在深深惦记老人的心窝里。

真正的亲人,不是靠血缘关系决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决定的。这世上的亲人只有一种,那就是关心你、心疼你的人,不管和你有没有血缘关系,都是你的亲人。

影片的末尾,父亲对纪子说:“你是一个外人,却待我们胜过亲生儿女”。父亲的这番感慨,由衷地反映出老人内心的反省,他在迟暮之年,不得不认清一个蒙蔽自己多年的真相:人终究是靠感情,不是靠血缘建立彼此亲情关系的。

孤独、寂寞是生命的常态

平山夫妇俩不辞辛苦从尾道赶到东京探望儿女,思念之情是动因之一,还有部分动因来自于老人日益增加的孤独感和寂寞感,想通过探亲来排遣。

老夫妻俩想通过和儿女们短暂的相聚,重新回到年轻时大家庭生活的热闹场景。

然而探亲之举非但没有使老人享受到亲情的温暖,反而加重了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在热海的一天清晨,老夫妻二人,坐在海边,平山轻轻地说道“我们回家吧,你一定是想家了。”海边柔波荡漾,一前一后,两个紧紧相随的老人,孤独如斯。

平山夫妇二人徘徊在上野公园时的场景也同样寂寞,老人们无奈的调侃“我们现在无家可归了”,“看东京多大,”“如果我们走丢了,我们就再也找不到彼此了”,这里面透出来的人情冷漠,亲情淡薄,辛酸惨淡。

二儿媳纪子对母亲说道:“白天过去,夜晚来临。但什么也没有发生,我觉得有点孤独,我的心好像在等些什么……”。

或许只有同样孤独的纪子,才能理解平山夫妇彼时彼刻的心情。

“人到头总是一个人,单独一个人啊”。对于终生未婚的导演小津来说,孤独或许如影随形。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一段话:“人的一生,好比长途旅行的列车,途中有人会上车,和你进行一场和善的谈话,甚至陪你进行一些愉快的游戏,让你的生命旅途多一些欢乐和色彩,然而,终究没有人是能够陪伴你一直走到生命的最后。总有人会下车离你而去,这个过程,或许有些痛,有些残酷,可那就是生命的本质,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过程。”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要寂寞偿还。--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片末失去妻子的平山老人,一个人对邻居感叹:“一个人生活,我觉得日子会很漫长。”

银幕下方燃着的蚊香,轻烟袅袅,扇子平缓地摇着。观众在听到音乐的时候,还听到了时钟嗒嗒声,窗外是河流还有行驶的船只。

日子虽然孤独而寂寞,但生活还在继续,仍需继续。

亲情关系终究是一条渐行渐远的路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中的两段话阐释了父母子女之情: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日本传统家庭分崩离析的开始。影片中子女们为了谋求发展,纷纷离开尾道、前往东京,融入到现代化大都市中去。

他们仿佛天经地义般的不再侍奉父母左右,因为“相隔太远了”。其实两地间也不过就是一天的车程,竟让老父老母多次感叹“也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吧!”

可见这种隔阂已经深入心里。当父母远道而来,子女已将其视作自己生活的入侵者,只是尽着道德上的义务,潜意识里全是避免额外麻烦、维持既定秩序这套逻辑,尽孝一事只好位居其次。

人越是长大、远游、成家立业,越容易强调自我和身边的小世界,越容易忽视最初的纯真。越是编织复杂的人际网络,越容易淡漠最初的亲缘关系。生活和人性是很复杂纠结的事物,是不断继续变化发展的现实,想要保持现状只是徒劳无功。

在片中,父母两人始终微笑着,他们奢求不多,对儿女报以理解和宽容。作为长辈,他们是相当隐忍而谦和的,面对渐行渐远的亲情,没有一句谴责和埋怨,一切皆在内心消化,虽然孤独,但保持着作为长者的一份尊严。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赵宝煦的遗孀--陈思寇老师,在90多岁高龄依旧保持独居的生活,她从不要求儿女来陪伴,一个人生活得很有规律。她认为一个人生活是常态,儿女们能来看你,是惊喜,不来看你,是常态。这样就不会心怀不满,常感落寂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特质,在处理父母和成年后的子女关系上恰如其分。亲子关系唯有淡如水,才能深远流长

纪子:我像你这么大时也这样想。但是孩子长大后,总会离开父母,会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是存心不良才这样的。大家都会以自己的生活为重。

京子:可能是吧。但我不想变成那样,太冷酷了。

纪子:也许是,但每个人都会这样,慢慢就会变。

京子:你也会?

纪子:是啊,我不想变,但也会变成那样。

京子:人生真令人失望啊。

纪子:是的,不如意事太多了。

以上是影片末尾二儿媳纪子和小女儿京子的一段对白,“以自己的生活为重”也许是诠释亲子关系渐行渐远的理由吧!

亲子的纽带在孩子童年时最为强韧,但当子女工作、婚嫁、离开父母身边,所谓血浓于水的纽带便一天天减弱。亲情关系终究是一条渐行渐远的路。

结语

《东京物语》讲述的故事,是世间亲情关系的无奈,是传统道德在人际流动间做出的妥协。

世间的真相虽然让人揪心、酸楚,然而影片人物所笼罩的大隐隐于市、超然洒脱的禅意,感召着我们,使纷繁复杂的内心趋于平和而淡定。

这是电影艺术大师小津安二郎想要传递我们的佛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