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雅趣|处暑:是时候沉淀一下自己了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最近晚上出来散步,看着月影渐渐从树梢升起,清清亮亮的挂上半空;没几天的功夫,它就从一个含羞的月牙儿少女,慢慢变得丰盈,显得更加圆润清朗。
风过树叶微动,空气清凉,偶尔几声蝉鸣响起,月色下的街道却显得更加静寂。
这静寂,抚过人心,一如初秋夜晚的海面,粼粼波光映着点点星辉,把一个夏天的燥热都熨平了。
2
立秋的白菜刚刚播种到地里,“秋老虎”的余威尚存,就到了处暑。
每个节气都带着它的特点,经过千百年代代流转,点点滴滴渗透进我们的生活里。
时令上位于农历七月中的处暑,代表着炎热离开,“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此矣”。虽然白天热度犹在,但早晚明显有了不同。人们俗话常说,有立秋后的“味”了。这个“味”,除了气温的下降,还包含了许多方方面面的生活体会吧。
秋风起,禾谷熟,秋叶落;自此,秋意也渐渐浓了起来。
处暑之后,因为气温下降,加上冷热空气交替影响,早晚温差较大,到了妈妈唤你加衣服的季节了;妈妈的爱心之上,民间有“春捂秋冻”的原则,加衣循序渐进,才能逐步增强抵抗力。
同时,气候逐渐干燥,应多吃滋阴润躁的食物,不贪食寒凉,以免伤害脾胃。
家乡味的凉面,可以把它放在思念里;
盛夏的西瓜,也把它留在季节里吧。
保温杯可以无关年龄,但一定要搭配好季节哦。
此时期,夏秋交替,日照时间缩短,天气由热转凉,大自然中的阳气渐渐由疏泄转为收敛。植物生长进入休息,人体的机能也开始休整,所以常常会出现“秋乏”的感觉。
“美容觉”可以多睡一睡,晨起锻炼和秋季郊游也可以安排上了。
|
|
3
此外,我们的传统中,还常常跟随季节来修身养性。一饮一食,一作一息,无不遵从时光的规律;春赏花,夏观荷,秋品月,冬赏雪;在四时的景中,随自然万物一起呼吸共振,在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处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一如唐代元稹对处暑的品味:“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鸣。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秋气收敛,作物成熟;秋风静谧,虫儿在草丛吟唱;
就着这天地间秋色,缓缓地浅酌一口杯中的美酒,再从从容容地调拨一下膝上的琴弦。
那琴声,一定也凉意初现,沉静如水吧?!
陆游也曾说,“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屋舍简陋,胜在自然;时令刚好,邻里互通。这样的心态中,才有“饮酒不至狂,对客不至疲,读书以自娱,不强所不知”的闲适和从容。
真正懂得品味生活的人,可以在四季中缓步徐行。可以悲秋,却也通透;更能在一花一叶中怡性怡情,悦纳人生。
唐代诗人常建清晨入一古寺,看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遂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之感,在秋日的山林清净之地,像是把心灵也涤荡了一番。
|
|
4
而我们今天的人,也应在文化传统中汲取精华,与节令相伴而行。
远离暑热的躁动,在天空高远、神清气爽的秋天里沉静下来,除去浮躁,积淀自我,才不至于在四时的变换更迭中迷失了自我。
正如《吕氏春秋》对秋天描述,“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告诫人们,在这个季节,不要骄盈,要收敛。
假如最近娱乐圈频频翻船的个别所谓流量明星,能懂得这个道理,或可少摔些跟斗,走得更长远。
成熟的谷穗会沉沉地低下头,人要变得成熟,也要躬身实践,修炼自我。
在秋日的明净里,沉下心来,多读书,让书香浸润心灵,丰富内在,怡情养性;
在天空的高远里,放飞一下思绪,看天地之广阔,感人之于自然的渺小,常存敬畏和谦卑之心;
可以交友,不一定多,宜相处舒服自然,彼此互益成长;
养成一些爱好,音乐,品茶,种花,让它们和季节产生呼应,和自己相处也怡然自得;
锤炼技能,专注成长,流逝的是时间,增长和实现的是自我价值。
|
|
5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季节的把握,各在人心。
看过春的繁花,听过夏天的雨,是时候在凉风乍起的秋日沉淀一下自己了;
沉下心来,才能更好的聆听自然的声音,也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
|
文:李 静
图: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