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篇 辽代的民族政策2
X
图1 兴安盟突泉县郭家屯出土辽代緑釉刻牡丹纹凤首瓶。
(续)
三、叛讨安抚,分治监视
辽代契丹族统治者对其统辖治理下的各个民族,除采取以上所述“因俗而治”和笼络重用两项政策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民族政策被实施,那就是,对反叛和对抗朝廷者,坚决给予军事武力讨伐镇压,对被征服者,派官员前往纳降抚慰;对大多数被征服民族,分散迁往他乡居住,并在其驻地设置机构,派官员和军队进行监视防范。可称得上是宽严相济,治理有方。先说叛讨安抚政策的实施。比较典型的例子,如对待于厥里族即是如此。于厥里,又称乌古迪烈,是室韦人的一部,一直活动在辽的西北边陲。辽代中期,该族叛服无常,辽政府便对其采取了“叛则讨之,服则抚之”的政策。先是派节度使带兵前往讨伐,然后是在该民族地区驻军,并进行安抚治理,效果良好。据统和四年(986)的《耶律延宁募志》记载,圣宗统和初年,耶律延宁被任命为“羽(于)厥里”部节度使,在职期间,他对于厥里人“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举,剿抚并用,颇有绩效。《墓志)上说:“公威极北之疆境,押泹捩之失围。闻见归降,例皆森耸。妖讹扫尽,荡灭凶顽。路不拾遗,安人得众。”“失围”即室韦,指的就是于厥里 部族。有关辽统治者派军队讨伐平定反叛朝廷各民族之事例,在辽代后期则更多。如天祚帝天庆五年(1115)二月,渤海人古欲在饶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内)聚众叛乱,自称大王,“有步骑三万余,招之不下”,声势很大。辽廷派南面副部署萧陶苏斡前去镇压。萧陶苏斡采用镇压和招诱兼用的手段,瓦解了叛乱队伍,擒获了古欲,诛杀叛乱族众数千人。此后,辽政府又先后剿灭平定了渤海人高永昌及汉人董庞儿、张撒八等人发动的反辽叛乱。
契丹族统治者在实施对反辽民族进行讨伐平剿的过程中,区别不同情况,除派朝廷官员率国家正规军前往外,还曾采取“以夷治夷”的方针,命令与叛乱部族相邻近的其他部族出兵助剿。正如兴宗时天成军节度使萧韩家奴给皇帝的奏章中所言:“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驭远人之道。”比如辽太祖时,曾使“奚王和朔奴讨兀惹”。圣宗时,又使“隗衍突厥部…镇东北女直之境”。等等,均是。
再说分治监视政策的执行。有辽一代,契丹族统治者对其境内诸多被征服被统治的民族,并非完全放心。为预防发生被征服民族反辽叛乱,契丹族统治者对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采取了迁徙异地、分散居住、驻军监视的措施。
比如对待契丹辽朝境内的汉人也不例外。前已述及,契丹族统治者对流亡到塞外和被俘掠而来的中原汉民,设州县而安置之。但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汉民州县就会发现,它们大多或属于契丹皇族“斡鲁朵”(宫卫)所辖,或为契丹其他贵族的私城——(投)头下军州,因而,在这些州县定居的汉民,以每几百户或几千户为一单位,直接受到契丹贵族们的管辖和控制,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老老实实地从事生产劳动,接受契丹族统治者的奴役和剥削,除此之外,他们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去进行“不轨”活动。而对于南京、西京二道内的广大汉民来说,他们的活动虽相对宽松自由些,但辽代的契丹族统治者,一方面为抗衡北宋和防御西夏,同时也是为了防备这一地区汉人的反叛,便将契丹族的核心五院部、六院部调至该地区,“以镇南境”;将乙室部调至附近,“镇驻西南之境”。
契丹族统治者对与之有“世仇”的渤海族人,更是防备有加。灭渤海国后,对渤海遗民,及时采取了分治监视的政策。当契丹大军刚刚攻下渤海国扶余城和忽汗城后,便马上将渤海大氏王族和俘获的部分渤海军民迁到了辽上京临潢府周围,以便监视。不久,辽太宗耶律德光又在东丹国右次相耶律羽之的建议下,将大批渤海遗民南迁辽东,西徙两河(潢、土)流域。耶律羽之在奏议中即明言:渤海国之亡,是“先帝(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因彼离心,乘衅而动,故不战而克。天授人与,彼一时也。遗种浸以蕃息,今居远境,恐为后患”。契丹族统治者将渤海遗民南迁辽东,亦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方法,将原来在渤海故地集中居住的各部,迁至辽东之后,全部分散打乱,以防其相熟者聚众闹事。以原渤海国中京显德府为例,即可以证之,该府原辖显、卢、铁、兴、汤、荣六州,区域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以东至延边地区一带。该府各州南迁后,显州所统金德、常乐、永丰、鸡山、长宁五县之民,被安置在今辽宁辽阳和海城境内,分置辽阳等四县;卢州大部分居民徙居今辽宁盖县,部分迁到辽阳城东置宕州;铁州民被迁到今辽宁营口大石桥一带;兴州民被移住今沈阳市北;汤州民被迁往今辽阳市北;荣州(崇州)民部分迁到今辽宁康平县境,部分徙居今抚顺市境。原渤海国的另外府州县民的迁居情况也大致如此。契丹族统治者不仅对渤海遗民采取如此分散迁徙的办法实行分而治之,而且既为监控渤海遗民,又为防御高丽,便在东京道地区设置东京兵马都部署司等机构,抽调由奚人组成的楮特奥隗部驻守该处。
契丹族统治者对内附的女真族人,根据其各部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采取了三种方式,分而治之。首先,对社会发展较先进,政治上有一定势力的熟女真人,将其迁至东京辽阳府以南,编人辽之户籍,限制其与其他女真部交往,设五节度使,委派官员对其管理;其次,对社会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的生女真、东海女真及女真五国部,则不编入辽籍,采用羁縻的办法对其进行管理;复次,对回霸女真部,将其编入辽籍,却又允许他们与生女真往来。后来,辽政府为强化对女真人的分治,在完善地方建置的同时,还在女真各部置“大王府”;为监控屡为边患的生女真,辽政府还设置了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等机构,调隗衍突厥部到那里,“控扼东北诸国”。
此外,契丹族统治者对北部、西北部及西部、西南部边境地区的阻卜、乌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