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燥湿药的简单归纳

【黄 芩】 《神农本草经》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气微,味苦。以外表皮棕黄色、切面色黄者为佳。

生用或酒炒用。

【药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本品苦寒,能清肺胃、肝胆、大肠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长于清肺热,为治肺热咳嗽之要药。

3.痈肿疮毒

4.血热出血:炒炭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5.胎热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泻火、解毒宜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酒炙用,止血宜炒炭用。

又传统将黄芩分为枯芩与子芩,枯芩(片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子芩(条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清大肠之火、泻下焦湿热,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尿赤。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黄 连】 《神农本草经》

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气微,味极苦。以切面鲜黄,味极苦者为佳。

生用或清炒、姜汁炙、酒炙、吴茱萸水炙用。

【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大苦大寒,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尤长于清泄中焦脾胃、大肠湿热,常用治湿热泻痢、呕吐,尤为治泻痢要药。 

2.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清热泻火力强,尤善清心火

3.血热吐衄:善于清热泻火解毒

4.胃热呕吐吞酸、消渴,胃火牙痛:善于清泄胃火

5.痈肿疔疮,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尤善疗疔毒

6.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黄连生用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多用于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姜黄连善清胃和胃止呕,多用治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功善舒肝和胃止呕,多用治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过量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黄连太苦,太寒,故用量少,配甘草调和口味。

【黄 柏】 《神农本草经》

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以皮厚、色鲜黄、味极苦者为佳。

生用或盐水炙、炒炭用。

【药性】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应用】

1.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苦寒沉降,长于清泻下焦湿热。 

2.骨蒸劳热,盗汗,遗精:主入肾经,善泻相火、退骨蒸

3.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用法用量】煎服,3~12g。外用适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炙用,止血多炒炭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鉴别用药】黄芩、黄连、黄柏性味皆苦寒,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治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每相须为用。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肺热咳嗽者多用;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中焦湿热泻痢、痞满呕逆及心火亢盛、高热心烦者多用;黄柏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多用。

【龙 胆】 《神农本草经》

大苦大寒,纯泻无补,以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见长。

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滇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气微,味甚苦。以色黄或色黄棕色者为佳。

生用。

【药性】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应用】

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苦寒,清热燥湿之中,尤善清下焦湿热,常用治下焦湿热所致诸证

2.肝火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苦寒沉降,善泻肝胆实火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秦 皮】 《神农本草经》

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气微,味苦。以外表皮色灰白、味苦者为佳。

生用。

【药性】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应用】

1.湿热泻痢,赤白带下 

2.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苦 参】 《神农本草经》

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气微,味极苦。以切面色黄白、味极苦者为佳。

生用。

【药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应用】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赤白带下,阴肿阴痒

2.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滴虫性阴道炎: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止痒,为治皮肤病之要药,内服外用均可。

3.湿热淋痛,尿闭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者忌用或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白鲜皮】 《神农本草经》

祛风止痒,祛风通痹,常用治皮肤病。

芸香科植物白鲜干燥根皮。

有羊膻气,味微苦。以皮厚、色灰白、羊膻气浓者为佳。

生用。

【药性】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应用】

1.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

2.湿热黄疸尿赤,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粉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0)

相关推荐

  • 【中药解析:清热燥湿3黄子,分工各不同】...

    从我们中医的用方上来看,黄连.黄柏和黄芩,算得上是占据清热燥湿类中药的半壁江山了.它们其中的药性不同,作用和分工也就不同.   1. 黄连 黄连能够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生用可以清心火,去掉大肠湿热 ...

  • 黄芩、黄连、黄柏

    黄芩.黄连.黄柏皆为苦寒之品,都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凡湿热.火毒所致的病证,均可配伍使用.三者均常用治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黄疸.带下,以及湿疹湿疮;火热毒盛所致的痈肿疮毒.红肿热痛.若三者同用,可 ...

  •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

    方中黄连.栀子.通草清热化湿,通利小便:吴茱萸.黄连辛开苦降,清火散郁:陈皮.半夏.茯苓.砂仁.豆蔻健脾祛湿,理气和胃:枳实.木香理气畅中,止痛除满:竹茹清热和胃,降逆止呕:蒲公英清热解毒,抑制幽门螺 ...

  • 每日中药——黄连

    原创2021-06-27 18:30·中药学 黄连来源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黄连 按形状不同,黄连称为味连,三角叶黄连称为雅连,云连还称作云连.味连多聚集成簇,常弯 ...

  •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简单归纳

    雄 黄 <神农本草经> 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微有特异的臭气,味淡.以色红.有光泽者为佳.照水飞法水飞,晾干. 生用,切忌火煅. [药性]辛,温:有毒.归 ...

  • 拔毒化腐生肌药的简单归纳

    红 粉 <外科大成> 红氧化汞(HgO).以水银.火硝.白矾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红色升华物. 气微.以色红.块片不碎.有光泽者为佳. 研细粉用. [药性]辛,热:有大毒.归肺.脾经. [功效] ...

  • 固表止汗药的简单归纳

    麻黄根 <本草经集注>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气微,味微苦.以质硬,外皮色红棕,切面色黄白者为佳. 切厚片,生用. [药性]甘.涩,平.归心.肺经. [功效]固表止汗. ...

  • 敛肺涩肠药的简单归纳

    五味子 <神农本草经>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辽宁.吉林: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 ...

  • 固精缩尿止带药的简单归纳

    山茱萸 <神农本草经>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气微,味酸.涩.微苦.以肉肥厚,色紫红,油润柔软者为佳. 山萸肉生用,或取净山萸肉照酒炖法.酒蒸法制用. [药性]酸.涩,微温. ...

  • 补气药的简单归纳

    人 参 <神农本草经> 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野生者名"山参":栽培者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q ...

  • 补阳药的简单归纳

    鹿 茸 <神农本草经> 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头上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 花鹿茸气微腥,味微咸:马鹿茸气 ...

  • 补阴药的简单归纳

    北沙参 <本草汇言> 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气特异,味微甘.以根条粗细均匀.质地坚实.去净栓皮.色黄白者为佳. 切段,生用. [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 ...

  • 平抑肝阳药的简单归纳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性偏寒凉,具质重潜降之性,主入肝经,有平肝潜阳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证,症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急躁易怒.少寐多梦等.部分平抑肝阳药兼有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又可用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