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著名的前赤壁赋,为什么写在中元节,想表达怎样的思想?|王安石|苏轼|中元节|前赤壁赋|宋朝

读苏轼《前赤壁赋》,不能错过的背景,宋朝的中元节中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前赤壁赋》节录。
苏轼的《前赤壁赋》是名篇,可谓壮阔浩渺,气势如仙,写了最美丽浩瀚的赤壁秋水明月的景色。其中有很多名句流传后世,“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沧海之一粟”“取之无(尽)禁,用之不竭”都成为后世耳熟能详的成语。
那么很多当代人看见《前赤壁赋》,都沉浸在美妙的江天月色里,却很容易忽略这篇享誉古今的名篇,到底写在什么时候,又是什么状态下成就的这首唯美诗篇。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用现在的翻译就是,1082年的农历七月的十六日,我,苏轼和客人在赤壁下泛舟。此时清风徐徐吹过来,水波平静,举酒杯劝客人,一起吟咏古往今来明月的诗,朗诵着诗经关雎。
但是这里却含着当代人并不知道的苏轼和古代节气节日的背景。
一,壬戌之秋,是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宋神宗34岁,苏轼45岁。一个当皇帝,一个当臣子。
二,七月既望,是指农历七月十六。每月的十五为望日,可以仰头看见最圆的月亮,既往,是十五之后的十六,但往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看到这里你肯定佩服苏轼好雅兴,会挑日子。
三,这就是普通现代人很难串起来的时代背景,七月十六在宋朝是个大日子,大节日,在中元节里。
中元节定名在唐朝,成为官方的节日,是道教的地官生日,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是儒家祭祀祖先的日子,这些都和故去的灵魂有关。
宋朝的中元节则更盛大,中元节会放假三天,而中元节的活动是从七夕之后就开始准备。宋朝盛行佛教,市井经济非常发达,所谓的鬼节就是那个时候流传盛行下来的。相传这天晚上,所有的鬼魂都会出来游荡,人们需要准备各种祭品,也形成烧纸船,放莲灯这样壮观的民俗和风景,但是通常都会在热闹的地方。
像苏轼这样只两三个人去江中看月亮,那是极其少数,有兴致的人会高楼望月,有虔诚心的人会结伴水边放莲花灯,但大抵不会在水中,除了溺水的危险,还有关于中元节各种鬼的传说,也将普通人阻拦。
但是苏轼为什么要选择在中元节的节日当中的夜晚,去赤壁呢?他难道不忌讳这些?还是别有缘故?
苏轼是刻意的,是特地选在这天的。
因为之前有一件重要的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使他无惧于死亡。
那就是两年前的乌台诗案。37岁的苏轼反对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变法,虽然没有作激烈的反对,但是以消极的方式从朝堂退出,到地方上做地方官。王安石雷厉风行的变法,官僚大换血,在变法过程中也损害了一些老百姓的利益,让他更坚定地认为这是一场朝廷权斗,所以在诗文中有所宣泄和反应,甚至是嘲讽。
苏轼朋友弟子满天下,在朝廷改革派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负面舆论的源头。所以苏轼43岁那年,被人从奏折文章诗句中找出了各种反意,上纲上线,认为藐视轻慢侮辱皇帝,被下到诏狱。苏轼也承认了作品是他所写,牢骚肯定有,反意那是绝对无的。但是既然白纸黑字写了,问斩也就是随时的事情。
这一百多天的天牢大狱,苏轼是怎样的心情?我相信他也觉得自己可能必死无疑。
监狱外是两派激烈的口水战,一派主杀,一派主保。好在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上书皇帝,哪里有明君盛世,而杀掉说话的士大夫的道理?
想必皇帝也是烦透了苏轼,在老臣的力保下,免了苏轼的死罪,贬谪到边远的黄州做团练副使,派人监视看管。其实意味着苏轼的政治生涯,基本终结。
在黄州的日子,非常清苦,比如原来的待遇没有了,还有跟过来的家人朋友,这小地方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也没有什么商业可做,最低级公务员的工资,糊口都难,但是我佩服苏轼坚韧的生命力,朋友替他搞到一块荒山野地,他带领着朋友家人过着最农民的生活,开荒种地,解决温饱。
两年过去,苏轼从贫困中略略挣扎出来,又结交了很多当地是朋友。此时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又到了。
这次苏轼过节是有准备的。他肯定先祭祀了自己已经故去的父母。然后总结了死里逃生之后这两年的经历,和朋友一起在中元之夜游览赤壁。他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怕鬼是证明你想保有眼前的平安富贵,但是对于苏轼来讲,他没有了富贵,也没有了官职,他像农民隐士一样耕种在贫瘠的土壤上,无所畏惧。
何况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这次他渡江而沐浴月色,如同赤子,灵魂之说,他愿意相信,鬼魂之说,只能呵呵了。也正好,借着这清风明月,展开怀抱。他如农民,但是不是真的农民,他是有智慧的知识分子和人。
这次游玩对于他是非常轻松的,甚至是在向世人展示他的脱胎换骨。
正是因为仕途无望,反而生出另一种浩瀚的大气和仙意,也是回答了许多当时的人对他的猜测,比如你是否感觉压抑苦闷受到不公平待遇?我想他的敌人也很想看到这些。
但是经过生死大难和最清苦生活磨砺的苏轼,给了另外一份惊为天人的答卷。
其中月色美词,可以见原文。
我来谈的重点就是: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说客人中有吹洞箫的,看见这无边美景,开始吹箫,这个声音有很强感染气,带着让人迷离的哀怨悠缓,仿佛那水里的游龙,又像船上哭泣的孤独的寡妇。
苏轼的驾驭文字的传神也就在这里,中元节的月光下,听到这样舒缓而悲伤的曲调,是不是让人黯然的事?
连苏轼自己都说,这调子太伤了,反而问客人,你为什么要吹这么悲伤的调子?
客人的回答洋洋洒洒,是传统的感世悲秋,从曹孟德曾经豪情千里,曾经将周瑜困在此处,后来英雄如流水,逝者如斯,到感叹自己只是天地间渺小的蝼蚁,觉得生命短暂,伤感流年。
但苏轼是怎么回答的呢?
没有必要悲秋,这里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清风明月,天地无私给了我们,我们该享受,而不是悲哀。
实际客人的问答和苏轼的回应,是人生不同阶段的两种心态,都是苏轼写的,代表的苏轼的心理路程。
如果是贬谪到黄州之前,他绝对赞同客人的浩瀚悲秋,生命总要爆发出能量,获得相应的成就,这也是儒家士子正常的进取之道,也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但是苏轼经历了生死,从最朴素的农民开始着新的生活,看世界已经脱胎换骨,感恩所有的一切,因为曾经在地狱,所以不怕鬼神,因为执着于生存,所以不肯悲秋,因为乐观通透,反而更是天地之间大写的人,一切乐观的承受,此时就是最好,最仙。
他人眼中悲凉带着鬼气的中元节,恰恰成就了苏轼的豪迈超脱。
如果以悲观来看,中元节再美的圆月,有着呜咽的箫声,多少是凄凉和鬼气。但是大江圆月,如果你以正能量来看它,这是初秋丰收的月圆,是最美祭祀那些无私灵魂的背景。
苏轼的坡仙之名,也是因为这如仙的《前赤壁赋》。但是这更是一个接地气的朴素的人,在挫折和磨难之后,执着于生活和生命本身,抗拒挫折和不良情绪,用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才是最坚强最壮丽的人生。
让所有想看他笑话人,见鬼去吧。这才是苏轼选择在中元节游赤壁,写《前赤壁赋》的正面心理意义。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